原来是梁泽终于抵达了神都城,坐了大半日的骡车,自己的心肝脾肺都快被颠出来了,此刻终于是迎来了解脱。梁泽和车夫结了尾金,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向城门方向走去。
神都城的城墙由青灰色的砖块加上石灰糯米浆砌成,高度估摸着有十来米,雄厚方正,墙面上分布着一些野草,正是时光流逝的痕迹。宽大的宣平门像是一只巨兽张开的嘴巴,汇聚着大章汇流而来的物资和人员,也见证了无数的野心和梦想不断滋生破灭。
梁泽虽然是见惯了高楼大厦的现代人,但是初见这巍峨雄壮的大章第一雄城,还是不由得有一点小小的震撼,这是一种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的气势。
在城门前面,有一队披甲的士兵在站岗把守,挨个检查入城之人是否携带违禁武器和他们的官凭录引。等待入城的人马分成了几队,老实接受检查。
梁泽心中暗暗有些庆幸:“没想到神都居然戒严,对出入城门者的检查的检查还挺认真。幸好之前在林厚帮助下解决了自己的身份问题,顶着流民的身份连入城都会有些困难,更不用提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梁泽还在那里感叹天子脚下就是不一样,入城都要盘查一番,确保城内的安全,不像其他地方管理那么松懈。却听到几个被拦下来的行脚商在那里抱怨:
“神都城的官老爷最近不知发了什么疯,突然就严管出入城,已经好些年没有这样了。”
“嗨,说是最近突勒人的细作来到中原兴奋作浪,所以为了大家的安全,要严加防范。”
“哪有什么细作能在神都这样的地方掀起风浪。还不是最近有一些北地的难民流浪到了神都附近,官老爷怕他们进城影响神都的市容,所以要在城门处设卡拦截。”
听了他们的对话,梁泽心中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千言万语,化作一句“rnm”。
调整好心情,梁泽排队准备入城,很快就轮到他检查登记。
“姓名,籍贯。”
“梁泽,汝州焦郡山阳县人。”
“听你口音不太像啊?”
“在下祖籍云州平城郡怀仁县。后来家中遭逢变故流离失所,得友人相助,入籍了山阳县。”
说完,梁泽拿出了山阳县县衙给自己开的路引给小吏看。小吏见到有官府开出的证明,又例行公事地问了几句,便直接放梁泽入城了。
梁泽入城之后,没走太远,就看到了坊市前的布告栏围着一圈人,他走上前去看个热闹。
“奉圣上恩旨,拟在十日后开书院入门试,凡二十岁下通过课试者,可由神都各大书院和官学择优录取。”小吏大声宣读政策。
围观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热闹的像是菜市场一样。
“今年的入学大考终于要举行了。”
“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取得一个好成绩呢。”
“像我等这样的寒门子弟只有抓住这个机会,才有可能加入三大书院进修儒学,到时候入品易如反掌,可谓是一步登天呀。”
“张兄,一起去报名呀,早点去不用排队。”
……
不远处,梁泽盯着布告,看热闹还看到了有用的信息,心中也在不停思索:
“根据原身的记忆,在此方世界学习三教经典、诗词歌赋可从中获得超凡力量。大章王朝文明程度约相当于唐宋时期,但是却只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此方世界大儒的著作,我原来熟知的那些唐诗宋词、绚丽文章,这个世界并未出现。所幸自己还记得不少名篇,可以做一位文抄公,在这个世界应该可以大展拳脚。”
大章的官学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建立了庞大的官学体系。中央直属的学校就有谓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前三者类似于大学,后三者类似于专科。六学直属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如今的国子祭酒孟嶂乃是儒门一品立德境的鸿儒,也是大章的定海神针之一。
此外,还有门下省统辖的崇文馆、东宫统辖的弘文馆。地方按照行政区划分别设置州、郡学。中央及各级地方还建有崇玄院和菩提院,分别负责教授道学和佛学。
“大章为了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自身首先要掌握足够的力量。因此,朝廷不仅培养了大批的武者,也很重视儒释道三家人才的选拔。现在虽然是儒释道三家争辉,但因为儒家能够培养治世之臣,且兼容并蓄,吸纳了法家、墨家等其他流派,早已隐隐盖过了佛道两家。
“之前荡邪司的林厚建议我来神都后,参加这次的入学大考,最好能进入一家顶级的书院。他的建议确实很中肯。神都三大书院的底蕴深厚,老师和学生也普遍受人尊崇,那里确实是实现理想的上好舞台。”
事不宜迟,梁泽这就准备去报名参加这次的考试。
报名的地方就设在神都京兆府府衙之外,并不难找。梁泽跟着看过布告之后赶来报名的人流,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不过他来的还是有点晚,报名的学子已经排起了长队。
梁泽见状也感到无奈,只能是来到了队伍慢慢排,希望能快一些轮到自己。
排在自己前面的是一位憨态可掬的小胖子。小胖子看起来是一个自来熟的风格,先是和排在他前头的人打招呼,前面的人态度比较冷淡,随便敷衍了他几句,便不想再搭理他。
不过小胖子也没灰心,马上又转过头来,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和排在自己后边的梁泽热情地说起话来。
“嘿,这位兄台,没想到报名的人居然这么多呀。看来今年的竞争只会比往年更加激烈。”
小胖子一开口,居然带着一些平城郡的口音,难道是自己的同乡吗?梁泽有些好奇,试探着问到:“兄台,你在云州平城郡那边生活过吗?”
小胖子脸上有些惊讶:“在下就是云州人士,听兄台的口音,莫非也是云州人?”
梁泽回答道:“在下在平城郡怀仁县出生长大,不过不久前入了汝州焦郡山阳县的籍。”
小胖子一听梁泽算是自己的老乡,更加热情:“在下李应,是天镇县人,和兄台也算是邻县的老乡啊,没想到这么巧,能在这千里之外相见。”
梁泽也自我介绍道:“在下梁泽。因为上年冬天的兵灾,成了流民,孤身流浪到了山阳县,又机缘巧合入了那里的户籍。”
小胖子李应闻言,脸上也露出了止不住的哀伤:“狗日的突勒人。我的家人也没能从平城那边逃出来。”
二人有了共同话题,聊的更加深入。梁泽了解到李应家原本在天镇县也算是殷实的富户,不过他的家人也都死在了突勒人的屠杀之下,而李应因为去年早早来到了神都城这边求学,反而是幸运地逃过了一截,但还是不幸成为了和自己一样的孤家寡人。
李应说完,挤出了几分勉强的笑容,对梁泽说:“哎,我已经看开了,生死有命,我的父母如果还活着肯定也会希望我能振作起来。梁兄愿意入籍到山阳县,估计也是放下了以前的事情吧。”
梁泽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
两人交谈之间,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过去了,眼看就要轮到李应报名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尖嘴猴腮的家伙突然插队到了李应前面。
李应见状,拉扯了那家伙一下,想要开口提醒他不要插队。
没想到,这人的反应却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