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0章 皇室种种勾当,与我何干?
    夜风吹过。

    烛火明晃。

    杜少府书房的窗,伴和着院里的树枝摇摆声,伶伶作响。

    李正一沉沉地叹了口气。

    他很懵。

    没想到,一路查探下来,竟得到这么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

    这一刻。

    李正一坐在书案前。

    微闭双眼,凝神静思。

    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昨夜审问薛曜时,薛曜嘴里的那句话:

    “不,不,我不能说,绝对不能说,说了是要被诛九族的!”

    诛九族。

    这个词很重。

    重到一般人不敢用。

    其实,李正一昨夜听到薛曜这句话的时候,就开始有所怀疑了。

    只是,当时武则天就在门外。

    所以,他必须要阻止杜知邻,当面去追问薛曜,以免事态扩大,到最后,万一局面难以控制,就麻烦了。

    想到这儿,李正一缓缓问道:

    “杜少府,晚生有一事想问,当年,王勃叔写了《檄英王鸡文》之后,除了自己被贬斥,是不是也让沛王受了连带,遭了斥责?”

    沛王,就是李贤。

    “是的。当时先帝震怒,沛王也深受其苦,被先帝斥责不务正业、兄弟阋墙,听说还被先帝掌了掴……可沛王心知肚明,当年这篇文章,并非子安提出要写,而是英王先提出来,子安执笔而已!”

    杜少府说得有些激动了。

    听语气,杜少府应该也从王勃留下的那两句话里,看出了李贤或者李治,才是真正的背后指使。

    “如此,那便是了……”

    此时的李正一,冷静下来。

    开始分析。

    若背后主谋是李贤。

    其实,也不无可能。

    也就是说,李贤有这个动机。

    当年,沛王李贤因为王勃写下的《檄英王鸡文》一文,而大遭先帝斥责,不管这篇文章,最先是谁提议写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实实在在地,伤害了李贤的切身利益……

    此乃其一。

    其二,便是李贤完全有理由怀疑,这篇斗鸡赋,是英王李显和王勃联手所唱的一出戏,至于目的,可能是想要打压李贤的士气,给他扣上一顶“兄弟阋墙”的帽子,让他失去先帝的信任……

    不管具体因为什么,李贤确实被王勃连累过,他有动机,不假。

    以李贤不算宽广的胸襟,秋后算账这种事,也是很有可能的……

    再转念一想。

    若说是先帝李治,也有道理。

    很多人说,李治是个明面上胆小怯弱,但内里腹黑果断的一个人。

    那么,李治见王勃写出这种含有“兄弟相斗”之意的诗赋,虽觉其诗才很高,但更多的,还是愤怒:

    如此“挑拨离间”的诗文,传扬开去,岂不有损皇家颜面?

    毕竟,李治生于皇家,长于皇家,深知皇子们兄弟相争、自相残杀的恶果,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

    所以,待事态平息,李治再悄悄派薛曜前去虢州,设个圈套,解决了王勃这个挑事者,好像……也有可能?

    但,总感觉底气不足。

    有哪里不对劲。

    先帝李治,就算不惜才,也不至于为一介书生的无心之失,而大动杀机,关键是,所用的陷害嫁祸手段,还如此让人不齿……

    嗯,不至于。

    李治不至于这么无聊。

    李正一在心里默默念叨着。

    想来想去。

    还是觉得,李贤在幕后,指使薛曜暗害王勃,以报当年之仇,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至此。

    李正一长舒一口气。

    可并未有轻松之感,反而觉得,空气里,多了一丝微妙的尴尬。

    一想到,不管是李贤,还是李治,都是他身体原主的亲戚,李正一就不敢直视杜少府的眼睛……

    “正一,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杜少府在耳边轻声问道。

    “额……没什么。”

    李正一的眼神,有几分躲闪。

    稍微平复了一下。

    他蓦地想明白了。

    现在的他,已非彼时的他。

    再说了,就算李正一身上流的是大唐皇室的血,那也是干净纯粹的、没有沾染过一丝一毫污秽的血!

    皇室种种勾当,与他和干?

    更何况,如今李正一身体里,装着的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做好了一番心理建设。

    李正一抬起头,看向杜少府,正欲把自己的分析,详细告知于他。

    突然,门外传来两声敲门声。

    “谁?”

    杜少府高声问道。

    “阿耶,是孩儿!”

    原来,是杜知邻来了。

    李正一起身,开了门。

    “孩儿拜见阿耶!见过正一兄……方才,听闻正一兄来寻阿耶,故而特地前来一见,还望正一兄为愚弟解惑!”

    杜知邻拱手行礼后,说道。

    “解惑不敢当……知邻兄有何疑问,尽管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说罢,李正一轻轻地关上门,和杜知邻一道入座。

    “愚弟不明白,昨夜……我本想趁热打铁,问薛曜背后指使之人,为何正一兄要拦住我,不让我问?”

    杜知邻一脸疑惑,认真地问道。

    “既然知邻兄问到了,我便直言相告,原因有二。其一,薛曜的精神状况不佳,若再审下去,恐怕会前功尽弃……”

    李正一眉头微蹙,顿了一下。

    “那其二呢?”

    杜知邻追问道。

    “其二,便是昨夜,陛下一直在门外,有些事情,不能当场戳穿,否则后果也不明朗,至少不会太好!”

    李正一眼神里,有着思索。

    “正一兄,何事不能当场戳穿?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杜知邻脱口而问。

    他的表情尽量淡定,这样显得不失礼数,可从他话语里的着急程度,就能听出,他对自己亲爹的关切程度,很深。

    这一点,很正常。

    杜知邻与李正一同年出生。

    也就是,杜知邻活了二十一岁,才知道自己的亲爹竟是诗文中的王勃,这份讶异,从昨日他得知真相之时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热度,只增不减。

    “我确实猜出了一些。”

    李正一点点头,应道。

    接下来的一盏茶时间,他把自己的分析和猜测,毫无保留地,全然告知于杜少府和杜知邻。

    毕竟,他们两个,还有姚元溆,是王勃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三个人,自然是有权利知道的。

    而且,这两个背后指使的嫌疑人,也已经故去多年,所以,李正一完全不用担心,杜知邻会拿起大刀,手刃仇人,为他爹报仇。

    再说了,杜知邻就像是王勃翻版,一身的书生意气,手无缚鸡之力,且他的性子,也不像是鲁莽行事之人。

    倒也让人放心。

    喜欢大唐从见武皇开始请大家收藏:大唐从见武皇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