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9章 深觉有愧
    日中时分。

    马车外,碧空如洗,阳光正好。

    明媚而不刺眼,甚是温和。

    马车里,武则天仍是正襟危坐。

    只是,收起了方才凝视李正一的眼神,转而微闭双眼,手里紧握着一串念珠,一副吃斋念佛的神情……

    嘴皮轻轻地上下翻动着,虽听不清在说什么,想来是在念经文吧。

    过了约莫一分钟。

    武则天睁开眼,对李正一说道:

    “寻儿,朕今日故意作此安排,是要带你,去拜祭你父亲!”

    “拜祭父亲?”

    李正一愣怔住了。

    片刻后。

    他明白了。

    今日,武则天亲自前来祭酒府上,且只带了上官婉儿一人,主要是因为,带李正一去拜祭李弘这件事,现在还不能声张……

    毕竟,武则天答应了李正一,暂时不将皇长孙的身份昭告天下。

    所以,若是要去拜祭李弘,自是必须悄悄行去,不能大张旗鼓。

    再看此时的武则天,脸上弥漫着隐隐的难过,沉沉一叹,说道:

    “寻儿,你父亲他自小体弱多病,命途多舛,去得很早……在朕的印象里,你父亲还一直就是你这般年纪。只是一转眼,二十多年如白驹过隙,弘儿给朕留下的皇孙,都已经长这么大了……朕心甚慰啊!”

    李正一坐直了身子,安慰道:

    “皇祖母莫要伤怀……父亲若泉下有知,必不希望您如此难过。”

    听罢,武则天又微闭双眼,开始转动念珠,嘴里小声自言自语道:

    “想来,弘儿是怨朕的吧……”

    李弘,怨武则天?

    这是武则天亲口说出的话。

    难道,武则天承认了?

    今日,是来摊牌的?

    其实,关于武则天和长子李弘之间的故事,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

    公元675年四月,太子李弘随武则天、李治,赴洛阳行宫小住。

    结果,不到一个月,年仅二十三岁的李弘,便猝然离世,死于洛阳行宫的合璧宫绮云殿。

    李弘虽体弱多病……

    但毕竟年轻,不至于如此短寿。

    故而,很多史学家推测,李弘之死,与武则天有脱不了的干系。

    虽然不敢妄言,说历史留下的只言片语一定是正确的,但也是有几分可信度的,未必都是空穴来风。

    李正一自知。

    他自己,并非原主。

    所以,他很难感同身受。

    就算原主的父亲李弘,是被武则天……下毒鸩杀,李正一也终究只是站在一个后世人的角度,像看历史书里的古人一般,平静待之。

    然而。

    平静,不代表心如止水。

    更不意味着,内心毫无波澜。

    皇室,确实太冰冷。

    李正一不想成为其中一员。

    同时,他也很不理解。

    为什么有些人,为了手中的权力,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其他一切。

    而且,至今为止,他都没有完全看懂,武则天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对他这个皇长孙,到底是持什么态度。

    尽管武则天明确说过,想要认下李正一,要昭告天下,大赦万民。

    可……李正一总觉得,古代帝王,没有哪个是简单的人物。

    武则天亦是如此。

    她此举,若不是为了弥补对李弘的亏欠,那便定是另有目的。

    想到此处,也不知是哪一根筋没搭对,李正一竟开口问道:

    “皇祖母,父亲他是病逝的吗?”

    其实,刚一问完。

    李正一就特想,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怎么吃饱了没事干,问这么敏感的问题,堪称典型的没事找事。

    嫌自己命长……

    而武则天,脸上却没有太多波澜,只是平静地睁开眼,缓缓问道:

    “寻儿,难道……你也和那些人一样,认为是朕杀害了你父亲?”

    那些人?

    武则天所指的,估计是十几年前,骆宾王流传千古的那篇文章《代徐敬业讨武瞾檄》里所写的,武则天这皇位,乃是杀子夺位……

    当然,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这些,都是谋反之人,对武则天篡权夺位之事的基本论调。

    李正一暂时还不敢去碰触帝王的逆鳞,毕竟,他现在还不想死。

    所以,他屏气凝神,小心回道:

    “回皇祖母,孙儿不敢,也不会如此想,只是,很好奇,您方才为何会叹,说父亲他……会怨您?”

    武则天看着李正一,又是一记沉沉的叹息后,不急不缓地说道:

    “你父亲他,是朕的长子,也是朕最心疼的一个儿子,我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儿子下杀手,但是……弘儿当年,确实因我而死!”

    李正一没有听明白。

    什么叫因武则天而死?

    过了几秒。

    武则天接着说道:

    “当年,弘儿替他的两个姐姐求情,确实让我们母子之间闹了不愉快,所以,我才提议到洛阳行宫小住,也好一路上,缓和与弘儿之间的矛盾,谁知,刚到了洛阳没多久,弘儿就染上风寒,引发旧疾……”

    “旧疾?”

    李正一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他知道,李唐家族都有一个祖传的病症,就是当时的风疾。

    风疾,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或高血压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抽搐、痉挛、肢体颤抖、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等。

    李世民、李治,都曾深受其苦。

    突然,李正一脑袋里闪过一个不好的念头,既然他也是皇家人,那么,这祖传的病症,会不会也蕴含在原主体内……

    等某一天,就爆发出来?

    不过,眼下倒是顾不上这些,且走且看吧,不急在一时。

    “是!从你曾祖爷爷打下江山开始,除了传下皇位,还有就是这风疾,也代代相传了下来,你皇爷爷就曾深受其苦,而你父亲,亦是如此,在洛阳行宫时,风疾发作,卧床数日,最终御医们都束手无策。”

    说此话时,武则天的眼里,好像写满了回忆,那般动容不像假的。

    “风疾确实不好医治……可皇祖母,这些和您有什么关系呢?”

    李正一小声追问道。

    马车仍不紧不慢地前行着。

    时不时有微风拂过,掀起帘子。

    武则天看了一眼马车外的远山和近水,稍微顿了顿,沉声说道:

    “若非朕突然提出要去洛阳行宫,弘儿就不会连着两月,都在跋山涉水,以至于风寒勾起旧疾,不过数日就撒手人寰……”

    说到这儿,武则天看向李正一,眼里充满着慈爱,接着说道:

    “还有,若非那时,我们母子之间因萧氏之女,生了些嫌隙,弘儿也不会把遇到你母亲的事情,悄悄隐瞒下来。寻儿你,也不至于匿迹草泽二十余年,所以,朕深觉对弘儿有愧!”

    喜欢大唐从见武皇开始请大家收藏:大唐从见武皇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