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6章 做好准备了么
    古时的先贤曾经说过,只有独占鳌头的魁首,和屈居末流的倒首,才能被众生所铭记。

    不论是惊叹夸赞,亦或嘲讽嗤笑,他们总归是被人们记下了。

    而其他人纵然不差,纵然极差,但终究不是魁首和倒数魁首,所以除了少数人之外,没有人会过多关注。

    大家所热衷的,从来不是荣光或耻辱本身,而是夺人眼球的趣味性。

    魁首碾压全场,有趣。

    倒首被全场碾压,非常有趣。

    正因如此,古圣与先贤才言道,要么惩恶扬善于苍生,要么罄竹难书于天地,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总是好过泯然众人,到死后一抔黄土,籍籍无名。

    这话本是先贤探讨天机时一句惊世骇俗的定论,也是笑言。

    奈何他们座下的童子资质驽钝,听不懂玄之又玄的天命,却独独记住了这句话。

    上古时代,因为这句话的盛行与风靡,导致了整个苍茫大陆险些动荡,人类遭遇毁灭。

    原本惩恶扬善的美名,和罄竹难书的烂名,想来如何抉择是不需要犹豫的。

    只可惜好人难做,纵使为善者殚精竭虑去舍己为人,落得的名声,也经不住流言风语的侵蚀,仅仅数年过往,一切功德尽数在众口铄金中烟消云散。

    故而明悟的古人,就不再傻呼呼地行善积德,既然善意只会换来众生的吹毛求疵,只会换来众生的索求无度,只会换来众生的理所当然和得寸进尺,甚至最后的最后,他们还会义正言辞地口诛笔伐,将所有的善,单凭三言两语就会营造为恶。

    有一种东西,叫众口铄金。

    当传言被世间人所坚信,那么你就是传言中那样的人。

    其实,想要名声流传的人,不是为了单纯的虚荣心,而是因为名声不论好坏,但凡被人所铭记,就会被上苍所注意。

    上苍没有世人的仁义与道德,所以恶贯满盈的人和积善行德的人,在它的眼里尽皆平等。

    恶人和善人,只要能被上苍注意,就会被垂青。

    相传苍生死去之后,会有冥府地界前来勾魂。

    地界有六道轮回,没能被上苍铭记的人,便只有从六道中轮回成人道之外的其他道。

    而上苍注意到的人,就是被上苍垂青的人,他们可以再次一世为人,甚而有之,可以罔顾轮回,踏入渺渺仙途。

    这才是世人注重名声的缘由。

    圣贤之语没有扩散之前,众生以为善名才能积攒功德,所以恶名会被唾骂。

    除了少数窥破天机的人,懂得用人类狭隘的思想去揣摩上苍是多么愚蠢,因此肆无忌惮,且滥杀无辜。

    而在圣贤之语传出后,人们才明白了善恶之分,不过是人类社会的自我标榜罢了。

    若论罪恶,每个人类都是这片天地的罪人。

    人的衣食住行,无时不刻都在折杀着不计其数的植物和动物。

    人是命,植物和动物就不是了?

    也正因如此,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佛家的信仰瞬间崩塌。

    不杀生的和尚,却穿着麻衣,吃着菜,这不是杀生是什么?

    但这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浪花,不足为道。

    众口铄金让善良变成作恶多端。

    做好事留了名,却还是难敌人心的多疑,百口莫辩。

    心灰意冷的善人越来越多,于是烧杀掳掠的恶人就越来越多。

    本来大家知道名声善恶与轮回无关,但善恶的道德始终占据着人类的内心。

    毕竟,首先人是活在人类社会中央的,其次才是天地之间。

    换言之,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天地之间的一芥子。

    所以我们率先应该遵循的就是人类彼此之间的道德和约束。

    因此圣贤的话,即使流传出去后,被智者点破真意,刚开始也没能让大家变得完全倾倒向罪恶。

    很多人仍旧秉持着心中的道德,宁作良善人,不为罪恶犬。

    但先贤还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任何强大的力量,都可以摧毁卑微的人类,却不能够打败人类。

    能够打败人类的,只有他们自己。

    摧毁之后,只要有萌芽就会生生不息。

    但打败之后就只会在一蹶不振中消失殆尽。

    良善人不能够被上苍无情冷漠的规则所侵蚀,却最终生生败在了同类的手中。

    “你做好事是为了下一世继续为人,所以你帮助我是理所当然,凭什么让我感谢?”

    “你为什么帮他不帮我,你分明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否则吃力不讨的事谁愿意做?”

    “你这么厉害,帮我是应该,难道不是么?”

    这些理直气壮,让行善积德成了一个笑话。

    所以上苍威严所不能撼动的道德,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既然心向阳光却被灼烫到体无完肤,倒不如就这样沉沦黑暗,肆无忌惮。

    然后乱世就到了。

    前世今生是一个玄乎的概念,前生与今世而言不过浮云,后世也是如此。

    所以除了一部分人执着于后世会怎样,大部分都只看今生。

    只要自己舒坦了,谁还管下辈子会怎样?

    下辈子的自己,还能是自己么?

    故而混乱才会一触即发,因为有人追寻后世,而有人只沉醉今朝,所以众生互帮互助一起被上苍铭记的概率,是零。

    但众生一起作恶多端,却是可以。

    因此乱世就到了。

    狼烟四起,罪恶肆虐在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战火让生灵涂炭,也让人性歇斯底里。

    最后,恍惚的人们幡然醒悟:原来人类的本性,从来都是人世的罪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要用道德来镇压本性。

    倘若本性放肆,人和野兽有什么区别?

    或许,天地之间茹毛饮血的野兽,就是曾经的人类。

    因为他们放弃了约束,开始为所欲为,所以退化成了神智未开的野兽。

    不少人都清醒了。

    有得就有失,既然人类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灵智,那么就要承受约束。

    野兽无须忌惮道德和约束,因为它们灵智未开。

    遗憾的是,醒悟的人太少,不愿醒来的人太多。

    可以为所欲为,谁愿意清醒?

    以前想要占有一个女人,就要坐牢,现在脱了裤子就能上,这样生活,多么快活?

    谁要约束?

    少数人成了异端,被赶尽杀绝。

    最后一起疯狂的众生,确实一点点退化,一点点消逝。

    就在这个时候,圣贤们却扣开了修道的大门。

    原来上苍注意的人,不一定是名声流传的人,也可以是名声鹊起之人背后的始作俑者。

    两位圣贤,借助童子之口,将平静的大陆搅动风云,让大陆天翻地覆,这样的动静之大,上苍想要视而不见都不可能。

    因此,两位圣贤得到了上苍的垂青,得到了修道的法门,同时也明白了地界,亦或称之为阴司的地方,竟然还凌驾于仙域之上。

    修道流传开来,两位圣贤破空飞升。

    当众生知悉阴司的内情后,才悔恨得捶胸顿足。

    阴司凌驾于仙域之上,区区苍茫大陆的上苍,何德何能去篡改阴司对生灵下一世的投胎宿命?

    何况上苍并不闲,除非是名动大陆的人物,否则再流传千古,也不可能被上苍注意。

    最重要的是,上苍的垂青,从来只会报应到今生今世。

    否则那两位圣贤也不会破空飞升了。

    明白始末的众生,悔恨不已,他们不为作恶多端而后悔,却为自己没有破空飞升而恨。

    悔恨的,仅仅是因为上苍的垂青不是他们,而不是其他。

    当然了,两位圣贤也算做了好事,破空飞升后,给予众生了修道的契机。

    于是,众生谩骂着两位圣贤,却又心口不一地修行起来。

    至此,上古时代终结,苍茫大陆彻底踏入了修炼盛世。

    两位圣贤被奉为修道真祖,而最早那一批的修炼者,也被称之为上古练气士,受到后世的敬仰。

    没有人知道,那些尊敬的人,曾经是多么荒唐的笑话,也没人知道那些人,曾经是多么歇斯底里的禽兽。

    就算知道,也无伤大雅。

    毕竟实力为尊,强大了,做什么都是人之常情。

    凡把玩着漆黑的令牌,俊秀的脸庞,露出了缅怀。

    上古的人,称谓都是单字。

    凡,唯一一个从上古存活至今的古人。

    他的先祖是上古圣贤的座下童子,因为失言传出圣贤之语,导致乱世降临,由于愧疚而郁郁终生。

    而他的父亲,是乱世中醒悟的少数人,被盖棺定论成异端,最后被大火焚烧到尸骨无存。

    而他,凡,则是一个死不瞑目的厉鬼。

    一个要报仇的厉鬼。

    “人类自诩清高,自诩万物之灵,然而多么肮脏,虽然会被笑容埋葬,却从来不会被时间遗忘。”

    凡看过人间太多罪恶,人类总是自作聪明,且冥顽不灵。

    温文尔雅之下的歇斯底里,和他们的祖先如出一辙。

    所以凡觉得,为父报仇,将那些罪人的后代赶尽杀绝这个灭世理由很不错,所以就用了。

    “我要为父报仇,苍茫大陆没有阴司,我就亲手缔造一个出来。”

    凡露出狰狞的兴奋之色,掌中的令牌被捏得粉碎:“苍茫大陆的谦谦君子们,你们做好准备迎接冤魂哀嚎的阴司了么?”

    喜欢苍茫之主请大家收藏:苍茫之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