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6章 走一步看三步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顾盼果断伸手和陈东握了一下。

    

    他清楚,陈东给出这样的条件,如果他再不答应,那就太愚蠢了。

    

    大型超市所需要的商品供应量是非常大的。

    

    虽然是第一次,但并不妨碍他算这笔账。

    

    一个月的量,相当于小半个鹏城的供应量,这可比那些批发商强了百倍。

    

    无疑是把白花花的银子摆在他的面前。

    

    不抓住这样的机会,他是傻子吗?

    

    陈东想得要简单得多。

    

    说白了,一切的根源,还在银行承兑汇票。

    

    表面看,陈东提高货价10%吃了大亏,实则不然。

    

    银行承兑汇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信用付款,分3个月,6个月到期后领钱。

    

    有点类似几年后的信用卡,花呗。

    

    只需要付很少的一笔手续费给银行,并利用银行授信的模式,就能完成空手套白狼。

    

    简单算一笔账。

    

    顾老板提供90万的货给陈东,提高10%以后,这批货价值就变成了99万,我们就当他是100万好了。

    

    90年5月份,银行发布的固定年化利率是10.4%。

    

    100万存进银行,半年的时间,光产生的利息就是5万多。

    

    换句话说,陈东只需要付出年化利率6%左右的利息,就能贷款100万元半年时间。

    

    比银行商业贷款还要低!

    

    而现在银行商业贷款年化利率是多少?一年期10.08%。

    

    这还仅仅只是存款带来的好处。

    

    如果是用压下来的货款,买房产开设超市产生裂变效果呢?

    

    除了房产升值带来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超市会形成规模化。

    

    到了那时候,就不是陈东主动加价,而是直接从厂里拿到出厂价,同时,竞争环节中,还能出售商品的展示位。

    

    与其说陈东让利,不如说他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很快,双方开始签署合同文件。

    

    合同的文件挺长,主要是约束付款的方式,并形成法律效力。

    

    双方签完后,再次互相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等所有的事情办完后,陈东从会议室里头走了出来。

    

    超市开业在即,为了以防万一,他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顾老板提供的货物都是国内厂家生产,为了超市显得高大上,开辟一块其他国家的商品,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想到这里。

    

    陈东立刻掏出大哥大,开始联系蒋飞。

    

    毛子国人的钱,说好赚也好赚,说难赚的人,只是没找对方法。

    

    张三,李四是倒爷,运送一样数量的货到毛子国贩卖,利润却相差数倍。

    

    简单来说——

    

    100元rb的货物,卖给莫斯科华夏人的商品楼里面,大约能赚到2倍的利润,除掉开支外,也就剩1倍多一点儿。

    

    这批货如果是倒爷自己去销售,100元rb的商品,能卖出100卢布。

    

    汇率换算下来大约是750元rb,除掉开支外还能剩500元,相当于5倍的利润。

    

    同样是100卢布,再从毛子国买一些望远镜,剃须刀等商品,运回华夏销售。

    

    想想看,这里面的利润又是多少?

    

    而陈东在毛子国进行的以物易物模式,就是把销售的环节直接省略。

    

    除掉必要的费用(关税,打通关节,路费等),一个来回,就能赚取数十倍的利润。

    

    而陈东让蒋飞运来的商品,也是这么个道理。

    

    甚至比直接出售给批发商,赚得还要多。

    

    想着这些的时候,电话已经接通。

    

    “东哥!”

    

    话筒里传来蒋飞的声音。

    

    “飞哥!”

    

    陈东也没墨迹,直奔主题说道。

    

    “这几天找个物流公司,将我们之前截留下来的毛子国商品运到鹏城来,该付的费用,这边会按照批发商给的价格跟龙腾外贸结算。”

    

    “东哥,没这个必要,这都是你的公司。”

    

    蒋飞吃了一惊。

    

    在他的认知中,龙腾外贸就是陈东创建的,何必还要像批发商那样按照原价给他们钱。

    

    陈东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商言商,超市是超市,龙腾外贸是龙腾外贸。

    

    之前他选择毛子国市场来进行商品流通,就思考过其中的利弊。

    

    选择将毛子国的货物以批发价出售。

    

    何尝不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

    

    真要让他们自己卖,又要卖到什么时候去。

    

    另外。

    

    批发商来自全国各地,也就是说,毛子国的商品其实是被全国消化。

    

    可现在不同,陈东让蒋飞等人每批货留了十分之一的货源。

    

    从根本上讲,是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

    

    如果账面不分清楚,那么蒋飞等人的股份,就形同摆设。

    

    这次超市开张,大张旗鼓吸引了媒体。

    

    陈东不仅是为了给父母开超市这么简单。

    

    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响超市品牌。

    

    为将来开连锁超市做铺垫。

    

    超市开业第一天,他就要把所有的商品柜都摆满,自然需要一大批货物。

    

    顾盼那边给出的确切答复就是,能给,但要时间,或许会来不及。

    

    他们生产线的临时调度可以起到效果,但像类似于农户个体经营的产品,不是一时间催促能立刻生产的。

    

    相较之下,办好眼前这个超市,所需要的货还是得从其他渠道多多引进。

    

    陈东:“飞哥,一码归一码。”

    

    “除了运送这批货物外,招人的事情,同样不能马虎。”

    

    蒋飞:“好的东哥!”

    

    电话挂断。

    

    陈东紧接着又找到马国良。

    

    目前他手头上的35亿美元,一部分投入到香江的股市中。

    

    剩下的还要组建离岸公司,继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圈钱。

    

    因此,陈东看上去钱不少,但真正能用在国内的钱比较有限。

    

    “马经理,香江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又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我想,其他国家的商品一定很多吧?”

    

    “你看看能不能联系一些供货商,将其他国家的商品在超市销售?”

    

    “没问题!”

    

    马国良想都没想,立刻答应了下来。

    

    对汇丰银行而言,这的确是小事。

    

    很多供应商的资金流水,都是通过汇丰银行。

    

    “陈生,酒店那边的事?”

    

    马国良趁机提醒。

    

    实体行业的打理也该提上日程了。

    

    地皮,建设,装修,培训,人员,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陈东之前找蒋飞他们谈过此事。

    

    甚至可以说,考验了一把他们。

    

    几个人都表示自己愿意从龙腾外贸中抽身,这让陈东很欣慰。

    

    因为太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他大致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

    

    说陈东没有去考量几人的能力那是假的,他多多少少也在留意谁更适合这份工作。

    

    例如蒋飞,阿龙,阿虎。

    

    而林志远和华子,两人就有些急功近利了。

    

    如果不是两人大意,也不会出现这次危机。

    

    一百万对陈东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然而!

    

    很多事情不能看表面。

    

    如果不能及时止损,谁知道这皮肉的刮伤会不会浸染到血肉里,甚至深入骨髓?

    

    实体经营不比他们外贸交易,需要实打实的管理人才。

    

    陈东最后敲定了人选,打算就按照之前的想法,让阿龙去接手一下酒店的管理。

    

    投资实体经营,陈东也要开始布局了,类似于酒店这类第三方服务业产业,日后会成为一大经济支柱。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