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8章 凉拌猪耳朵
    第二天一早,乔桂英起来的时候,顾福升他们已经起鱼回来了,两个地笼又起了二十多条鱼,还是有大有小,大的居然有两条四五斤的草鱼。

    乔桂英选了一条三四斤的花鲢炖上了,吕老太太爱吃猪耳朵,乔桂英又拌了一个凉拌耳丝,蒜泥猪头肉猪肝,昨天晚上剩的猪杂萝卜。

    菜都端上来的时候,吕老太太都有些恍惚。

    这几年过年都没吃上这么好的菜。

    她多少年没吃过猪耳朵了。

    顾福升给吕老太太夹了,一筷子猪耳朵丝,嘿嘿笑。

    “娘,这野猪虽然是陆绎陆丰打的,可是陆绎陆丰是我捡回来的!”

    “所以说啊,你这能吃上猪耳朵,还是借了你儿子我的光!”

    吕老太太都被顾福升这不要脸的话气笑了,用筷子点搭着顾福升,想骂点啥终究没骂出口。

    夹起来猪耳朵细细品尝起来,那模样像在品尝什么山珍海味。

    顾福升心里突然有些发酸,他有点庆幸昨天晚上的决定。

    前世他老娘也爱吃猪耳朵,可小时候家里穷,物资也匮乏,等他能买很多猪耳朵的时候,他妈已经不在了。

    这一世,在吕老太太身上也是一种弥补。

    乔桂英是最了解顾福升的人,也最了解他心里所想,又给吕老太太夹了两块猪拱拱,这东西口感独特,还不腻。

    几个孩子可能昨天酱骨头太香了,今天早上对猪头肉兴致缺缺。

    倒是那条花鲢鱼很受欢迎。

    尤其是顾晓兰,花鲢鱼够大,没有太多小刺,野生的冷水鱼,后背的死肉都鲜嫩无比。

    吃完饭,顾福升领着陆绎陆丰上房场了。

    囤完粮了,要准备盖房子的事儿了。

    乔桂英收拾完碗筷,又收拾给顾福林和顾惠兰两家要拿的东西。

    猪头肉是不能拿了,一家一段肠子,半个猪肝,半个猪肺。

    刚收拾完,刘芳说着话进院了。

    “桂英,在屋没?!”

    乔桂英赶紧迎出去,把刘芳让进屋。

    “刘芳嫂子快坐。”

    乔桂英把人按到炕沿上坐下,又给倒水。

    刘芳看着吕老太太在这,笑着道。

    “这桂英是今天早上做好吃的了,给您接过来了?!”

    “您这老太太可真是有福!!”

    吕老太太心里舒服,笑着点头,手里的活计不停,谁不愿意听好听的!

    乔桂英端水过来,问刘芳。

    “李队长他们的脚怎么样了?!”

    刘芳一拍大腿。

    “说起这事儿我还得谢谢你,你拿那獾子油是真好使,今天早上他们的脚就全消肿了!”

    “尤其是小蒜,昨天晚上吃了小半个肘子,今天早上生龙活虎的,非要下地干活。”

    乔桂英听的憋不住乐,但还是道。

    “消肿了也最好在养两天,好利索在下地干活,要不再受点冻就容易反复,以后就麻烦了!”

    听乔桂英这么说,刘芳着急了,她来的时候,她家李兴达也呆不住了,要下地干活,她得回去拦着点。

    想着把拎着的小筐放到桌子上,把筐里一盘猪头肉和一个带着小肘子的猪蹄,放到桌子上。

    乔桂英吓一跳,这礼有点重了,昨天倒说了,猪头呼好了,要送过来点,她可没当真,现在这肉多金贵啊!

    李小蒜为了吃口猪头肉,大老爷们都馋哭了,就可想而知。

    想着,推辞着就要给装回去,刘芳按住她的手。

    “桂英,你别撕吧,这是我们三家的一点心意,别说分肉的时候占了你们便宜!”

    “就是你给拿的那些獾子油,还不值这一盘肉!?”

    “他们几个人少遭罪不说,要是真在炕上养个十天半个月的,得耽误多少活,那我家老李得急死!”

    乔桂英看刘芳这么说,也没法撕吧了。

    端着肉往出走,嘴里道。

    “你这么说我就收下,那我给你们拿点猪肝,猪肠,肺子,你也别撕吧!”

    说着手脚麻利的,装了一段肠子,一页猪肝,一页猪肺,让她们回去自己分。

    刘芳想拦着,可到底没撕吧过乔桂英,乔桂英装好了,直接把人推出了门。

    刘芳无奈,又惦记家里,只好回走了。

    乔桂英进屋,直接把刘芳拿来的猪头肉分成两份,放到给顾福林和顾惠兰拿肉的篮子里。

    想了想把那个带着小肘子的猪蹄子也放到篮子里,对着吕老太太道。

    “红梅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吧,这个猪蹄子放雪里应该能放住,留着到时候放点黄豆,正好能给她下奶!”

    吕老太太点头。

    “这事儿我老婆子就不跟你客气了,难得你想的这么周到!”

    吕老太太下地。

    “我回去了,晓凤那馋丫头不知道馋啥样呢?!”

    乔桂英抿唇笑,吕老太太很疼孙女,也把孩子教的挺好,顾晓凤虽然嘴馋,却有规矩,把篮子递给吕老太太,送她出门。

    回来继续在炕上做鞋。

    乔学毅做完三十道算术题,出去放风上房场找顾福升他们去了。

    又给顾晓兰母女留下了,难得的独处时间。

    顾晓兰皱眉问乔桂英。

    “妈,你这鞋得做到啥时候去啊?!”

    落户快一个月了,她妈手里的针线就没停过,她看着都犯愁。

    乔桂英乐。

    “没时候!!”

    “做了棉衣做单衣,做了棉鞋做单鞋!”

    “拆了洗!洗了拆,没完没了!”

    “要不我跟你说那年代文里,闲的东扯西扯的人都是扯淡!”

    “你姥她们那代人,农忙时下地,农闲时,侍候菜园子,上山采野菜,做衣服做鞋!”

    “炕上炕下多少活,谁有功夫,扯那没用的犊子。”

    乔桂英这番话可把顾晓兰笑完了,躺在炕上笑得肚子疼。

    她老妈太有才了。

    吕老太太挎着篮子回去,顾福林和大壮也在砍树枝子,劈柈子。

    老规矩,正月十五之前,不动斧锯,所以大多人家都会在过年之前,存够足够的柴火。

    柴多也等同于财多。

    顾福林一直惦记着,可也不好去看,看吕老太太回来了,赶紧跟着进屋。

    夏红梅在炕上做针线,顾晓凤在扫地。

    吕老太太把自家那份和那个猪肘子拿出来,招呼顾晓凤。

    “你去把筐里的东西给你大姑送去!”

    “回来把猪肝和猪肺切了,晚上炒酸菜!”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