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6章 来了找茬的
    不到两个小时,乔桂英出来招呼顾福升。

    “月饼做好了,你这就给九叔送去吧!后天就过节了,赶早别赶晚!”

    顾福升答应一声,扑撸扑撸身上的灰,提着篮子就往九叔家走。

    九叔回来歇了个晌,这会儿刚起来。

    看顾福升这么快来送月饼有些意外。

    “这么快?!这娘俩干活真是麻利!”

    顾福升笑。

    “桂英说后个就过节了,赶早别赶晚!”

    说着打开给九叔看,二十多块儿白面月饼,十多块儿冰皮月饼。

    九婶接过去。

    “这娘俩这手咋恁巧,做的这好看!”

    九叔笑。

    “不光这外面好看,那五仁馅才香甜呢!”

    其实不用九叔说,九婶也闻到了,不光九婶闻到了,他家最小的孙子虎头也闻到了,在旁边吸溜着口水都快馋哭了。

    “九叔,桂英放的馅多,多做出来好几块儿,给孩子分两块尝尝吧!”

    九叔虽然有原则,但是隔辈亲也疼孙子。

    示意九婶。

    “你给装上吧,我一会儿就赶车到镇上一趟,分两份,十个白面的,六个冰皮的,剩下的给孩子切了吧!

    回头你扒点核桃榛子啥的,给桂英送去,这她们都搭补不少了!”

    九婶乐呵呵的答应,领着小孙子出去了。

    顾福升也不耽搁了,回家继续收拾后园子,过了节就开始秋收了。

    三春叠不过一秋忙,到时候啥好人都得扒层皮。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大亮,院门外就传来李小蒜急火火的的声音。

    “二哥,二哥!”

    顾福升刚起来,听到声音,披了一件衣服就出来了。

    “这是咋的了,狗咬你腚了!”

    顾福升看李小蒜虽然着急,却满脸兴奋,就知道不是啥坏事儿,开口就逗他。

    李小蒜这会儿可没空跟他扯皮,站在门口嚷嚷。

    “公社上来人了,九叔让你们快去,把打稻机抬着!”

    他这么一嚷嚷,李大锤,顾福林都出来了,狗剩,大壮,包括陆绎陆丰。

    要说现在这人是真有力气,绳子一绑,杠子一抬,李大锤,狗剩,顾福林,大壮,抬起打稻机就走。

    顾福升跟在后面,问李小蒜。

    “咋回事啊?!这一大早的公社咋就来人了!”

    李小蒜嘿嘿乐。

    “公社领导听到九叔报的产量坐不住了呗!不过我看的真真的,有人是过来找茬的,以为咱们虚报呢!咱逃荒就是吃了谎报粮食产量的亏,咋能还那么干!!”

    前两年,就为了戴那朵大红花,那些人别说千斤,万斤也敢往上报,都不知道咋想的?!多坑人!”

    顾福升点头,可不是,啥事儿都得实事求是。

    大队部门前大柳树下。

    “哎呀!老杨同志,咱们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什么你现在说还赶趟,这要是到地里可就不是这话了…!”

    说话的是公社上的马主任,长的白白净净,有些微胖,背着手,皱着眉,说话很是不客气。

    九叔吧嗒着旱烟,刚要开口,邵书记已经开口。

    “咱们今天就是来看看,老杨同志说的也是预估的产量,一切等到了地里再说!”

    邵书记身材魁梧,年纪四十左右,但是头发已经花白了,脸上的皮肤粗糙,还有些微黑,一点不像公社上的领导,倒像经常下地的糙汉子。

    而且他的左袖子下半截是空荡荡的。

    看到李大锤他们扛着打稻机过去,招呼所有人。

    “走吧,咱们过去看看,一会儿就见分晓了!”

    所有人跟在后面,呼呼啦啦往地里走。

    早在两天前,地边已经平整好了一块场地,顾福升他们已经把打稻机放下,固定好了。

    这会儿远远的跑来一伙人,正是河对岸胜利大队的书记于学礼,高会计和大队长张学武。

    这会儿向阳大队也来了很多人,包括赵家人。

    “你们大队发生了这么大事儿,你怎么不提前跟我通个气!”

    于学礼走过赵永身边沉着脸问。

    走近了, 看到公社上的那些领导马上换上笑脸。

    “邵书记,马主任,你们怎么一大早就下来指导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

    平时最待见他的 马主任瞄了他一眼没吱声,于学礼心里咯噔一下。

    邵书记笑着道。

    “老于和学武同志来了,咱们正好一起下地看看!”

    说着率先走到地里,拿了一个稻穗掂了掂,用粗糙的手指拈开饱满的稻粒,看着圆润的米粒连连点头。

    旁边的技术员也是一脸惊喜,按耐不住激动的喊着。

    “邵书记,邵书记,成了,今年的实验田成功了,我看着不比豫北那边的实验田差!”

    邵书记也连连点头,但嘴上还是道。

    “测量!脱粒!咱们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是!邵书记说得对!”

    技术员拿出打地绳子,李兴达他们赶紧过去帮忙。

    为了更明确产量,技术员选了一块长的并不太好的地方,对杨开富道。

    “杨队长,就这一块儿吧!”

    杨开富点头,一招手,几个民兵猫腰割了起来,一分地,三十个稻梱子,一猫腰就完事了。

    有人割有人运,顾福升,李大锤他们这边脱粒。

    技术员和邵书记又被打稻机吸引了,围着转了一圈又一圈。

    又是十多分钟,稻梱子也脱完粒了,那边装袋过秤,这边邵书记激动的问九叔。

    “老杨同志,你们这个东西是哪来的?!”

    九叔笑着指着顾福升和狗剩。

    “这是我们大队的两个社员,在省城报纸上看过,回来就找我说想试试,我就给开了介绍信,还真让他们鼓捣成了!”

    邵书记看向顾福升和狗剩。

    “你们是怎么想到做这个的?!”

    顾福升没开口,他想让狗剩回答,可是狗剩这会儿正懵着。

    顾福升在心里骂了一句,完蛋玩意儿,憨笑着开口。

    “我是木匠,我姐夫是铁匠,这孩子是我俩徒弟,看到啥新鲜玩意儿都想琢磨琢磨!”

    嘴上说着,手上趁人不注意,捅了狗剩一下。

    狗剩一下子反应过来。

    “俺就觉得这玩意跟水车差不多,外国人能做这玩意儿咱们凭啥不能做!”

    直不愣腾的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乐了。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