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1章 康巧云
    吕老太太赶紧招呼沈老太太。

    “老妹子,今儿大喜日子,咱们不说这些了,先吃饭,一会儿菜就凉了!”

    沈老太太点头。

    “老姐姐,你养了一个胸怀豁达的好儿子,你有福啊!”

    吕老太太就爱听这话,继续让菜。

    吃完饭,沈玉良和顾福升他们出去研究路上的事儿,屋里头吕老太太和沈老太太,还有乔桂英。

    顾晓兰端上来一壶茶水,沈老太太叫她。

    “孩子,过来!”

    顾晓兰看看自家老妈,乔桂英点头她才走过去。

    沈老太太拉住她的手,一对水头极好的玉镯子,滑到了顾晓兰的手腕上。

    顾晓兰吓了一跳,吕老太太上前阻拦。

    “老妹子,这可使不得!”

    吕老太太虽然是个乡下老太太,可也知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这东西也太贵重了,乔桂英也走过去阻拦。

    沈老太太压住了两个人的手。

    低声道。

    “我的东西也没有谁能给的了,让孩子收着吧!”

    这一句话让吕老太太和乔桂英手都顿住了。

    她们落户两三年了,好多事情都知道的差不多,当年沈老太太带着沈玉良到这盖房子落户。

    虽然尽量低调,还是遭人惦记了,那王翠家就没一个好东西,她那个妈卢婆子外号芦花鸡,早先干啥的无从知晓,但看做派就知道不是啥好人。

    沈玉良去年得了胃病,身体一直不好,王家已经是明着惦记沈家的东西了。

    吕老太太松开了手,心里叹气。

    有东西有啥用,闺女儿没了,干儿子病了,儿媳妇家又是一群狼。

    “老妹子放心,咱们走的近,东西你不想给出去,啥黄鼠狼子都别想叼走!”

    顾晓兰心里憋不住乐,她奶形容的真形象。

    送走了沈老太太和沈玉良。

    陆绎陆丰照常天天跑狐顶子山,如今又加了一个谭金默,用乔桂英的话。

    这三个小子胆子晒干了都有窝瓜大,胆子大收获也大,可整回来不少好东西,前两天还整回来一根五品叶的人参,没舍得卖,非要留给顾福升泡酒。

    转眼就到了陆绎开学的日子,乔桂英把准备好的东西送过去。

    陆丰这两天有些蔫巴,他和陆绎从小就没分开过,乔桂英安慰的拍了拍他,把东西放到炕上。

    这小屋让俩孩子住的很干净。

    乔学毅从后面钻出来,抱着陆丰安慰。

    “陆丰哥!你别怕哈!陆绎哥走了我过来和你做伴!”

    一句话把陆丰逗乐了,抱着他揉搓,乔学毅痒的受不了,哈哈乐!

    顾福升和乔桂英帮着陆绎收拾东西。

    现在的行李箱都是用木头做的,顾福升特意给安了四个木头轱辘,平整的地方也能拉着走。

    乔桂英把新准备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衬衣,衬衫,薄棉,大棉,还有一套中山装和一件羊绒大衣。

    中山装是郑峰邮过来的布料做的,羊绒大衣是用空间里大衣改的,顾晓兰给改的色。

    乔桂英拿起那件薄棉。

    “这薄棉袄是用那野蚕套丝做的,还有那个坎肩,里头是鹅绒鸭绒,穿着轻巧,上课的时候穿正好!”

    乔桂英一样一样叮嘱,陆绎默默听着,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洗漱用品放到搪瓷盆里,乔桂英没用网兜,而是给做了一个布袋子,被子也是郑峰邮过来的,军用被子,打成豆腐块急行包,一背就行。

    陆绎觉得自己就能走,顾福升说想亲眼看着他走进大学校门,一定要送一趟。

    顾福升没说假话,他真就想亲眼看看后世封神的哈工大。

    别说他想,顾晓兰也想,可是…也只能想想。

    陆绎,杨国庆,杨建设是一天走的,半个向阳大队的人,把他们送过桥,一个大队出了三个大学生,公社上邵书记都派人来道喜。

    向阳大队很是风光了一回。

    顾福升再回来已经是七天后。

    借由头又拿出不少空间里的东西。

    九月,十月,山上五花山,地里稻谷黄,秋收冬藏,冬去春来。

    又是一年春好处,山上的杏花梨花开的一团一团的。

    顾晓兰和她的小伙伴们继续,采野菜和火头军的日子。

    这两年虽然收成不错,可也只是饿不着而已,很多家春天还是以野菜为主。

    不过她们的队伍壮大了不少。

    除了李银杏,顾晓凤,姚二凤,谭金秋,还多了一个楚明月。

    楚明月家也是逃荒过来的,在胜利大队落户,家里就她和爷爷。

    说是逃荒过来的,但是顾晓兰觉得怎么看都不像是种地的,不说那老头,就说楚明月。

    皮肤白皙,文文静静,一看就是娇养,倒不是说她娇气。

    相反她很好相处,也很能吃苦。

    她们在学校是同一个年级,顾晓兰觉得她们是一样的存在,那些学习内容对她们来说太简单了。

    但是顾晓兰可以肯定,她绝对不是穿越的。

    头两年开荒的都变成了熟地,各家的半大小子也都长大了,大队里的劳力够用,像她们这么大的小姑娘,凡是家里劳力够用的,就不用她们下地了。

    不过除了顾晓兰,其他几人都是要给队里打猪草,一天两个工分。

    打猪草,上学,回家做饭洗衣服,顾晓兰觉得这一个个的是真能干。

    顾晓兰看着谭金秋扛起一大背筐野菜,还夹起一捆干柴,挑起大拇指。

    “二丫姐,你是这个!”

    顾晓兰说完,挎着自己的大筐继续吭哧吭哧的跟在后面。

    “二丫,你这柴是给你娘和妹妹捡的吧!?”

    顾晓凤是个大咧咧性格,想到啥问啥。

    谭大黑跑了的那个媳妇儿,叫康巧云的,过完年的时候找了来,还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小闺女儿,说是后跟那个男人死了,没活路了,就又找了回来。

    谭家的几个老人意思是,既然人回来了,要不就留下来,从小夫妻,还有一儿一女,虽然犯错了,就原谅她一回。

    谭老太太也松口了,可谭大黑却始终不同意。

    最后大队上给安排了一个地窨子先住下了,又借给了她们两个月口粮。

    谭金默和谭金秋,今儿他给挑担水,明天那个给捡担柴,日子也还过得去。

    就是大队里有些嘴臭的,说话难听。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穿越六零,荒年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六零,荒年日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