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41章.雨露均沾,自然少不了老哥
    大军徐徐出发。

    因为关宁出面,避免了出征之前见血。

    玄甲军的刀,终究没砍向那些哗众取宠的读书人。

    他再一次用自己的方式,为唐国公李渊解开难题!

    李渊对着城头鞠躬。

    他欠关宁的,实在太多!

    晋阳祈雨、晋阳宫兵变、接纳医治李元霸,再加上今日以诗词歌赋,力压读书人。

    每一件事都难如登天,但是关宁做到了!

    冥冥之中。

    自己的私生子。

    成为他李渊平定天下的最大推力!

    李渊缓缓走进马车,跟着大军出发。

    穿着盔甲的李世民坦然一笑,对着城墙之上的关宁挥了挥手,融入玄甲军之中。

    战场之上,生死难测。

    这一走。

    不知道何时回晋阳,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回到晋阳!

    离别总是伤感的。

    关宁感伤片刻。

    他回去要抓紧修炼少年们,而后让少年们跟在老哥身边,保护老哥的安全。

    “关公子!”

    柴绍放下鼓槌,远远的站立,眼神中带着敬畏。

    “柴先生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虽然心生向往。

    但柴绍的目光令人毛骨悚然。

    “公子大才!”

    “刚刚那首词,绝对流传千古。”

    “一首诗词力压晋阳的读书人,一首诗词为李唐大军开路,何其威风?”

    关宁微微一笑:

    “小事,不值一提!”

    关宁并不居功。

    词不是他写的。

    抄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

    可不能过于高调。

    “不仅文采飞扬,还十分谦虚。”

    “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关公子是晋阳读书人……不,晋阳不够,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我特么最讨厌读书……关宁心中暗自腹诽。

    城墙上,值守的士兵也对关宁敬畏有价。

    今日之后。

    全天下都会流传一首词,名叫《晋阳城外送李氏唐军》。

    关宁也会跟着一炮而红。

    可关宁不想。

    树大招风。

    他只想做一个寻常的普通人。

    至于名扬天下、万古流芳……这事还是要留给老哥。

    他能借助老哥的荣光便是了!

    “柴先生,你今日一反常态,一直夸赞我,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求我?”

    柴绍顿时挂不住脸,反驳道:

    “没有事相求……我就不能夸赞关公子?”

    “关公子有所不知!”

    “你刚刚念诗的时候,似乎有圣光附体,天地之间的法则底蕴都缠绕于你。”

    你厉害!

    论起溜须拍马彩虹屁,后世的那些舔狗简直烂透了。

    “没有事相求是吧,那我的任务也算完成,这就告辞了。”

    关宁扭身就要走下城头。

    “关公子,稍待片刻,在下确实有事相求。”

    有事就直说,遮遮掩掩的……像个娘们!

    关宁心情高兴,道:

    “说吧,柴先生既然是柴绍将军的部下,也有守城的责任,小生愿意出力。”

    “关公子仗义!在下是想……”

    “等等!”

    柴绍的话说到一半,被关宁打断。

    “在柴先生开口之前,我有一事,拜托柴先生先帮我去办。”

    柴绍拍拍胸脯:

    “关公子只管吩咐,柴某照办!”

    关宁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折叠的整齐。

    “这里有一封信,你让人快马加鞭交给我哥。”

    大军行军速度不快,至少没有单骑快。

    而出发的时间不久,现在去追,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追得上。

    柴绍接过信,示意一个值守的士兵去办。

    “好了,这回可以说了,不过,要不要换了地方说?我在这站了快两个时辰……腿麻了!”

    柴绍:“……”……

    李唐大军,铺满了官道。

    来往行人主动避让,望而生畏。

    大军正中央。

    李渊的车架夹杂其中。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位唐国公府的公子如众星拱月般跟在马车周围。

    “世民啊,关公子胸怀天下,是你的朋友,你却遮遮掩掩迟迟不肯介绍给为父认识。”

    李渊的口吻中带着责怪。

    李世民苦涩道:

    “父亲,这事怪不得儿臣。”

    “非必要之时,关宁很少抛头露面,他不喜欢被人打扰,也不喜欢官场生活。”

    “他为儿臣解决万难,儿臣作为他的朋友,自然也要照顾他的感受。”

    李渊捋须而笑。

    关宁和世民的关系,语言难以形容。

    如今元霸在关宁府上。

    关府和唐国公府,隐隐之间已经有了羁绊。

    “旷世之才,怎能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市井之辈呢?这辱没了关公子的才华!”

    李渊不会只甘心让关宁隐居于民间。

    现在征讨天下。

    李渊也不想将关宁拉入乱世之中。

    等到未来天下平定,自己成为了天下之主。

    那个时候。

    将关宁拉入朝中,哪怕是个闲职,偶尔问问计也好。

    李元吉不屑一顾。

    会写诗有什么了不起?

    刚刚那种场面,不用写诗也能解决。

    “父亲,二哥都说了关宁不喜欢官场,您又何必留恋他呢?”

    “他现在是父亲的子民。”

    “若有需要他施以援手的地方,父亲只管征兆。”

    “他若敢不从,儿子便将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以武力相逼,李元吉向来喜欢如此。

    “愚蠢!”

    李渊没有正眼看自己的三儿子,怒骂一声。

    “难道儿臣做错了吗?”李元吉表示不服。

    “我让你做事动脑子!别睁眼闭眼打打杀杀,跟个莽夫一样……老夫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狗东西?”

    李元吉心情郁闷。

    我怎么了?

    至少我算个正常人!

    你再看看四弟李元霸,正常吗?

    “父亲偏心!”

    李渊说道:

    “为父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何时偏心过?”

    “在这几个儿子中,父亲骂我最多,却很少骂大哥二哥。”

    “还有元霸,他发病的时候,将唐国公府搅的天翻地覆,也不见父亲责骂。”

    还能这么攀比?

    李渊无语!

    “我会向父亲证明,我比二哥强!”

    “你怎么证明?”

    差距明显。

    李世民近乎碾压李元吉。

    李元吉愤愤不平道:

    “我已与二哥约好了,等到大军第一次驻扎,各挑选五十名士兵进行演练。”

    “看看到底谁练出来的兵,战力更强!”

    “儿子有信心取胜!”

    李渊面容苦涩,叹气道:

    “元吉,听为父一句劝,你二哥就在这,跟你二哥说,咱们认错,不比了!”

    “凭什么不比?”

    李元吉每天都在想着这件事,绝不轻言放弃。

    “你会自取其辱的!”

    李渊不怕拆台儿子。

    等到李元吉输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更难受。

    “父亲凭什么认定我会输?二哥尽可派出自己最精锐的玄甲军,咱们好好碰碰!”

    李元吉说完,纵马奔到前军去了。

    李渊默然。

    不知道该不该为李元吉求个情。

    大军继续进发。

    一单骑从后方疾驰而来,快速来到李世民身侧。

    “二公子!”

    “何事?”

    李世民看向来人,问道。

    “柴将军托我给二公子送一封信,说这封信是关公子给二公子的,请二公子亲启!”

    “宁弟写的信?”

    李世民接过信,打开。

    上面。

    是关宁早已准备好,送给李世民的诗。

    他要做到雨露均沾。

    既然送了一首诗给唐国公和三军将士。

    又怎么能少了自己的老哥?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那七言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世民嘴唇轻启,跟着阅读。

    读完之后,心绪昂扬。

    “宁弟有心了!”

    李世民抬头,望向天空。

    目光绵长而高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