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45章.关宁VS诸葛亮
    唐军连续行军三日,驻扎在西河。

    李渊对于起兵之事,极为谨慎。

    故。

    他用人,也都是自己的子嗣血脉优先。

    再然后才是心腹大将。

    毕竟。

    李渊生性多疑。

    在未到达长安之前,不放心将卧榻之侧让给他人守护。

    世子李建成领左军,三子李元吉领右军。

    最为信任、实力最强的二儿子李世民独掌中军!

    大帐内。

    李渊坐在高位。

    堂下是几位公子领衔,包括晋阳宫宫监裴寂、晋阳县令刘文静在内的文臣武将。

    李渊呵呵笑道:

    “到了西河之后,我采纳世民的建议,扶危济困。”

    “百姓对唐军的热情很高。”

    “沿途,已经有无数人来投,我唐军的力量,又壮大了几千人啊!”

    行军途中。

    一行人讨论最多的,就是对沿途百姓的态度。

    李建成和李元吉提出。

    唐军乃仁义之师。

    此次起义兵,是为了讨伐暴隋,对百姓自该秋毫无犯。

    李渊认为两个儿子言之有理。

    当即下了军令。

    行军途中,所有将领、士兵不得惊扰百姓,不得抢夺财物,不得奸淫民女。

    而李世民却另有高论。

    首先,他肯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想法。

    但他认为,沿途该安抚百姓,收服民心,不断壮大唐军的力量。

    李渊同样也采纳这个建议。

    如今光在西河地区。

    加入唐军的新势力已经快达到三千人。

    收效巨大!

    李元吉冷冷一笑,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屑。

    “父亲,二哥的办法,确实能招揽更多的人加入唐军队伍,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李渊提倡众臣畅所欲言。

    只要有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有道理的,李渊就会采纳!

    “弊端在何处?”

    李渊心中有些阴霾。

    元吉似乎处处都在跟世民作对。

    如今是起兵的关键时期,力求团结。

    兄弟不和,大军如何才能所向披靡?

    李元吉沉吟道:

    “父亲将这些新聚拢的队伍称之为新军,新军何意,就是一群新兵蛋子!”

    “说的不好听,乌合之众而已!”

    “而我们从晋阳带出来的队伍,都是经过训练的百战精兵。”

    “这些新军如何能融入到精锐部队中?”

    “他们又该怎样训练?训练多久才能投入战斗?”

    “父亲,我们要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士兵。”

    “而不是为求吃一口饱饭,而慌乱投军的难民百姓,这些新军,全无战力!”

    掷地有声。

    李元吉从未说话如此硬气。

    堂下的群臣互相对视一眼。

    三公子虽然有针对二公子的嫌疑。

    但。

    言之有理。

    大军行进,首要的是粮食。

    这群新军加入进来。

    甭管能不能战斗。

    三千人的口粮火头营和掌粮官便要计算进去。

    这些人中不乏刺头。

    想要让他们与晋阳带出来的精兵一样,没有一年左右的训练,达不到成效。

    “需派遣一人,专门负责训练新军,要迅速提升新军的战斗能力才是!”

    李渊轻声说道。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采纳世民的意见。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缩头。

    这个差事是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

    李渊扫视一眼,便知晓众人的态度,一时之间,头皮发麻。

    难道世民的建议真的错了?

    “父亲,不如将新军交给儿臣操练,儿臣保证三月内,交给父亲一支能征惯战的新生力量。”

    “你?”

    李渊想了想,旋即猛地摇头。

    虽然李建成是自己的世子,可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和临场应变能力更加出色。

    如今。

    他不仅是三军主将,还掌管中军,负责李渊的安全防卫工作。

    再往李世民肩膀上压担子,李渊都有些过意不去。

    “此事为父不同意,世民啊,你的那些老部下也需要操练,新军不能再分散你的精力。”

    “再说,操练新军,本就是费时费力之事!”

    “你是三军主将,该运筹帷幄。”

    “训练新军这种事,我还是交给别人吧。”

    众人也都跟着附和。

    尤其是刘文静。

    刘文静在晋阳之时,就与李世民交好,是晋阳起兵的功臣。

    二公子李世民现在每日只睡两个时辰。

    将新军再接过来,恐怕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为给李世民解围,刘文静故意看向李建成。

    “不知世子有何看法?”

    李建成一愣。

    他没想到,刘文静竟然会将矛头指向他。

    “这个……”

    李建成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想到理由。

    “父亲,儿臣掌管左军,负责侧翼安全,且左军多为步兵主力,难以管理,儿臣实在是分身乏术。”

    不想干就不想干……李渊直接翻白眼!

    这些儿子中。

    遇事不打退堂鼓且逆流而上的,只有李世民。

    “父亲,你就别为难大哥和三弟了。”

    “儿臣最近新得一练兵秘法,效果极佳,可短时间内将新军训练成型。”

    “我便想用这秘法训练新军!”

    李世民所说,是关宁交给他的特种兵训练方法。

    训练秘法?

    李渊和众文臣武将听完,大惊。

    练兵之法沿袭古制。

    这么多年沉淀下来,已经有较为系统的训练方式。

    根本没有新颖和秘法之说。

    可二公子信誓旦旦,不像是在骗人!

    “世民啊,这练兵秘法,你从何而来?”

    李世民直接回答道:

    “是出晋阳城前,关宁关公子传授儿臣,并给儿臣写了劳逸结合的训练方式。”

    关宁?

    晋阳城城头,一首诗词力压晋阳文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风头无两!

    如今,这小子竟然又对用兵献策!

    倘若这秘法真的有用,李渊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将关宁收入麾下,避免明珠蒙尘。

    李元吉哈哈大笑起来。

    “二哥,关宁是为我唐国公府立下几次大的功劳。”

    “但你是不是过于相信他了?”

    “用兵之事并非儿戏!”

    “战场上稍有不慎,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将士丢掉性命。”

    “那关宁,他打过仗嘛?领过兵嘛?上过战场嘛?”

    “没打过仗、没领过兵、没上过战场,对军政之事全无所知。”

    “二哥就敢将他给的方法用于训练将士们?简直是荒唐至极!”

    众人都存在着同样的怀疑。

    李世民不疾不徐,直接用一句话,噎的李元吉喘不过气:

    “那我敢问三弟,诸葛亮出隆中之前,打过仗嘛?领过兵嘛?上过战场嘛?”

    众人愕然!

    这是将关宁,比成半人半鬼的诸葛孔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