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93章 晋阳无大将,敬德当先锋
    唐国公李渊的话,让众人陷入沉吟。

    得关宁一人,胜得百万雄兵……

    这评价极高!

    甚至。

    唐国公隐隐有将关宁比喻成自己的白起、韩信、周亚夫一般。

    可关宁……还只是个孩子!

    “咦……”

    此时。

    李元吉忽然发出了一声难以置信的声音。

    李渊顿时眉头紧皱。

    如今众将领都处在喜悦之中,你在那出什么洋相?

    “元吉,放肆,安敢在这等场合发出怪声?”

    李元吉听到李渊的呵斥,连忙赔礼道:

    “父亲,孩儿不是有意发出的,只是姐夫信中所写,让人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李渊微微一愣,冷冷的说道:

    “有何不妥嘛?”

    李元吉道:

    “信中说,关公子派遣我唐军大将挑战刘武周,可晋阳城除了姐夫……还有大将嘛?”

    对呀!

    晋阳城还哪有大将?

    所有的大将都已经被李渊带出来了!

    唯一能摆上台面的,就只有柴绍一人!

    难道……是柴绍去挑衅的?

    也说不通。

    信里明明写了,是柴绍引兵灭了突厥骑兵!

    那究竟是谁?

    所有人都一副好奇的样子。

    晋阳留守队伍中,若有此等骁将,一定要召到前线,杀敌建功才是!

    “信中有没有说此人是谁?”

    李建成仔细的翻阅着信件。

    然后。

    他缓缓开口。

    “此人,名叫尉迟恭,字敬德,原先是马邑城一个铁匠铺的铁匠,打铁为生!”

    众人:“??”

    马邑的人,成了唐军的大将,出身是寒微的铁匠。

    怎么越说越离谱?

    李元吉瘪瘪嘴,道:

    “大哥,你是不是看错了,我李家世代公侯,一个铁匠,怎么配做我李家的将领?”

    李世明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处来,训斥道:

    “元吉,你说的什么话?我唐军遴选将领,靠的是真本事,而不是出身。”

    “以前一样,以后也一样!”

    “我晋阳李家,是与百姓共天下,非与公侯士大夫共天下!”

    李元吉的话本来已经激怒了出身寒微的将领。

    不过李世民一番训斥,又让他们如坚冰一般的胸膛,再次热血沸腾起来。

    要为二公子这样的人卖命!

    李元吉倒也聪明。

    立刻意识到自己言辞不妥,赶紧赔礼道:

    “父亲,诸位将军,是元吉说错话啦,我年纪小,你们不要与我一般见识。”

    众将领都寒暄笑着说无妨无妨。

    可内心深处,已被烙下伤疤。

    如果李元吉的父亲不是唐国公李渊。

    他们保证李元吉绝对不能站着走出这个房间!

    李渊赶忙转移话题。

    他捋了捋胡须,倒抽一口冷气,好奇的问道:

    “一个铁匠,名不见经传,柴绍是如何发掘并将他招揽至军中的?”

    如果是投军过去的,要靠军功积累,一步步走上将领的位置。

    可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没走正常程序!

    那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

    经人举荐!

    隋唐时期,除了科举制度之外,举荐制度也极为常见。

    李建成正视李渊,瞳孔瞬间放大。

    “父亲,这个人,不是柴绍招揽的,而是关宁关公子招揽入我唐军阵营。”

    “据说,当时尉迟恭还在马邑城打铁!”

    “关公子为了能让他归顺,不惜和柴绍深入危城之地。”

    “而且,还杀了一个人!”

    为了让尉迟恭归顺不惜以杀人为代价!

    证明关宁招揽他的心如铜墙铁壁般坚韧。

    但是又产生了其他问题。

    “关公子……是如何知道此人才能了得?”

    李建成将信前前后后翻了个遍,然后猛地摇头:

    “这个……信上没说!”

    李渊有些失落。

    最关键的信息没写!

    他心里暗暗低语:

    “关公子真是越来越让老夫喜欢,也越来越让老夫看不懂,他若是我的儿子……该多好!”

    李渊殷切的期待。

    这时。

    有人提议道:

    “唐公,如今我军进军长安,正需要将领,何不将尉迟敬德调来前线呢?”

    李渊也有此想法。

    他一拍桌子,道:

    “你说得对。”

    “如今晋阳战事已经结束,刘武周退兵而去,何时再来侵犯不得而知。”

    “既然如此,不能让这个名叫尉迟恭的将领闲着。”

    “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建成,你即刻给柴绍传命,令他让尉迟敬德这几日便来老夫这报道。”

    文字描述不如视觉冲击。

    李渊倒想看一看,这个尉迟敬德,是不是像信中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

    李建成迟疑片刻。

    然后。

    脸色难看的说道:

    “父亲……这个尉迟敬德,怕是调不过来!”

    “此言何意?”

    李渊有些嗔怒。

    他是唐国公,唐军的最高军事指挥。

    尉迟敬德既然是唐军的将领,焉有不听指挥的道理?他敢违抗军令?

    李建成回应道:

    “柴绍在信中已经言明。”

    “尉迟敬德虽然是唐军的将领,但,是经过关宁关公子举荐授意的。”

    “尉迟敬德也不止一次表明过态度。”

    “他说自己万事都要问过关公子。”

    “如果关公子不同意,莫说军令,就是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会从命!”

    李渊不知道是该沮丧还是高兴。

    尉迟恭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可自己的权利,貌似有被关宁冒犯到!

    咽了口口水,李渊终于看向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

    “世民,你与关公子交好,这件事……不如你去帮为父说一说?尉迟敬德若来,对我军帮助甚大!”

    李世民眉毛微微一挑。

    有些难言的说道:

    “父亲,我与关宁虽然是好朋友,但他的决定儿臣不能左右,我只能尽力!”

    李渊点头:

    “尽力就好,尽力就好,我相信,关公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会同意的。”

    众人在欢声笑语中离去。

    李世民也向李渊告辞。

    刚出门,却发现有一个人在门前的墙角等候着。

    “二公子!”

    那人貌不惊人,个头矮小,对着李世民抱拳。

    “你是……”

    李世民并不认识他。

    “关府大管家刘文安差我来的。”

    李世民顿时了然。

    原来是自己的心腹刘文安,这家伙,怎么这个时候派人来?

    “有事?”

    那人说道:

    “刘管家说,请二公子静待,关宁关公子,给二公子准备了惊喜,这几日便会到达!”

    惊喜?

    李世民顿时露出满眼的期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