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9章.卧虎藏龙!可盖过孔圣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显得不疾不徐。

    他们气质沉稳。

    看着众人如狼似虎的样子,他们默默的在后面等待着,不发一言,面带微笑。

    “那两个人是谁?”

    关宁远远的看着,问道。

    张举之摇了摇头,回答道:

    “不认识,恩师,此二人从未见过,应是和这些书生一样,是来看恩师发布新书的。”

    关宁点点头。

    但从两个人的面相和处事风格来看,要比这些读书人成熟。

    “玄龄兄,关公子可比你我的年纪小多了,我们却要来求他,可感觉丢面子?”

    杜如晦笑着打趣道。

    房玄龄摇了摇头。

    “真正的成功者,都需要放下里面,等着有了实力才能有脸面,岂不闻死要面子活受罪?”

    两个人相视一笑。

    终于。

    近乎过去一个时辰的时间。

    长桌上摆放的那些《新唐字典》都被占据,有一本空出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才走上去。

    他们徐徐的翻开书页。

    一进去,就是本书的简介和主要编纂者。

    当看到关宁和他三个学生的名字,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体微微一震。

    “四个人,就能完成收录13000字的字书,而且只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人敬佩。”

    杜如晦赞叹道。

    可是继续往下翻页,他就有些看不懂。

    因为上面都是他看不懂的汉语拼音。

    房玄龄对着张举之摆了摆手,张举之赶紧迎上去,热情洋溢的问道:

    “二位先生,可有疑惑?”

    房玄龄笑道:

    “想问一下,这些奇奇怪怪、像文字而又不是文字的东西,就是你们说的汉语拼音?”

    张举之点点头。

    “何解?”

    杜如晦紧接着问道。

    张举之便将汉语拼音的读音、拼写方法,以及如何用汉语拼音查询汉字的技巧阐述了一遍。

    两个人听完,惊为天人!

    “这……这……这……”

    杜如晦已经开始结巴。

    当明白了汉语拼音的真正奥妙,他们才领略到《新唐字典》的沉重。

    “汉语拼音,是何人所创,此法……亘古未有!”

    张举之的眼睛看向关宁,轻声说道:

    “乃是家师所创!”

    房玄龄不明所以:

    “如此绝妙的方法,就这么不要钱的告诉了我们,不怕被我们窃取成果?”

    张举之坦然一笑:

    “恩师教导,此非国家机密!”

    “更何况,恩师创造汉语拼音,编纂《新唐字典》,就是为了让天下所有人都识字。”

    “所以,我们不仅不怕先生窃取成果,反而先生越是宣传,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房玄龄、杜如晦:“……”

    桃李芬芳,名满天下……也不过如此!

    房玄龄慨叹道:

    “关公子深明大义,难怪被天下读书人称为当代文坛之首,光凭此《新唐字典》的功德,就足以盖过孔圣人。”

    张举之又摇头。

    “恩师还说,他编纂这本字典,从来就不是为了跟谁比较,二位先生不要过于夸赞。”

    此刻。

    房玄龄和杜如晦远远的望着这位陌生的年轻人。

    他们觉得。

    关宁的眼中有一道光。

    这道光,可颠覆世俗!

    读书人看过《新唐字典》无不赞叹,没有人敢提出质疑。

    到了黄昏时分,仍有不少人络绎不绝的赶来观看《新唐字典》。

    柴绍知关宁发布新书,竟命令守城的士兵挑灯,为观书的百姓提供便捷。

    这场新书发布,足足开了半个月!

    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前去观看。

    影响力迅速蔓延。

    而。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晋阳居住了半个月。

    清早。

    两个人起床,坐在酒楼里面吃早饭。

    房玄龄嘴里咀嚼着包子,含糊不清的问道:

    “克明,你我已观察关公子半个月,你觉得关公子此人,如何?”

    杜如晦道:

    “有帝王之才,却无帝王雄心。”

    短短几个字,已概括全部。

    天下百姓千千万,可能做皇帝的,只有那一个人而已!

    房玄龄点点头:

    “我也觉得是,关公子的人品道德没的说,做事严谨,又深谋远虑。”

    “这样的人,会是未来的国家柱石!”

    “唯一不好的是,此子有些纨绔,而且玩心很大,未来怕是要误事!”

    杜如晦为关宁开解道:

    “玩心大,就代表与世无争,这样的人,反而能活的长久!”

    房玄龄立刻就明白了杜如晦的言外之意。

    自古有雄心者,要么站在了皑皑白骨上,成为了世人景仰的存在,要么成为了白骨中的红粉骷髅。

    关公子这样的人。

    懂得奉献,又懂得享受。

    看的开明!

    “《新唐字典》……这几个字,别有寓意!”

    杜如晦接过房玄龄的话:

    “玄龄兄,唐国公已攻占长安,未来定会夺取天下,这个‘新唐’岂不是新朝的意思?”

    房玄龄哈哈一笑:

    “原来克明早就看明白了,我想关公子正是此意,他连新朝的国号都给想好了!”

    两个人吃过早饭,便起身。

    他们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是时候,该去拜访关公子了!”

    说完。

    齐齐走出了酒楼。

    晋阳愈发寒冷。

    两个人走在街上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照在皮肤上,有股温暖感觉。

    很快,二人便到达关府!

    关公子近些日子大展神威。

    赫赫威名早已传遍天下!

    而两个人只是埋头读书,论名声,完全不及关公子。

    此刻来拜访。

    有些唐突,又有些趋炎附势的嫌疑。

    站在关府门前。

    一个家丁便迎了出来:

    “二位先生为何立于关府门前?”

    “烦劳小哥通禀一声,就说读书人房玄龄、杜如晦特来拜见关公子,请求一见!”

    家丁挠头道:

    “二位先生是来拜见我家公子的?”

    房玄龄和杜如晦点了点头。

    家丁轻声说道:

    “那还是请二位先生改日再来,我家公子一早就出门了,不在家!”

    “不在家?敢问关公子去了哪里?”

    两个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关宁。

    他们已经等不了!

    家丁轻声说道:

    “公子去了大棚。”

    “大棚?那是什么?”

    “二位先生连大棚都不知?那是我家公子创造出来,可在冬日种植农作物的棚子!”

    两个人越听越懵。

    冬日……

    那能种植农作物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