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8章 大兴土木
    薛景荣带着大车队返回潮阳的时候,险些以为林建邦正在准备造反呢。

    可以说整个潮阳县全都在大兴土木,旧城门已经不见了,新的城门还没建起来。

    还没有走进,整个县城就全部映入眼前。进入县城之后,更是寸步难行,沙土、石板、木材,大量堆积在各个街道的路边。

    城中倒是热闹非凡,比之前围堵老爷讨债的时候要热闹百倍。

    但是没有闲人,敲敲打打,和沙瓦泥,哪怕是个老妇人,都会在旁边递个东西,捡个石块。

    只是不见顽童,连十来岁的少年也不曾见到一人。

    看见有车队进城了,有人调头就往县衙的方向跑去报信。

    薛景荣被认出来是县令大人家的,所有人热情的跟他打招呼,随即越来越多的人,自发的清出道路让他通过。

    意料之中,像他家老爷这样良善的人,就应该受到这样的敬重礼待。

    林建邦还真是高兴啊,薛景荣是个靠谱的。

    不仅拉回来十车粮种,三车粗布,还拉回来两车桑苗和一些蚕种,最重要的是他带回来不少农具。除此之外还有拉车的十五头黄牛,以及三户人家。

    这三户人家正是林建邦需要的,一家是烧瓷窑的,一家是篾匠,还有一家是个穷秀才带着富家小姐私奔的。

    烧瓷窑和篾匠这两家都是因为得罪了当地的乡绅,被薛景荣设法救下,薛景荣为了救这两家上下打点花了不少钱,便跟他们商量来潮阳三年,做工还债。

    而那个私奔的,是因为躲在了薛景荣的马车下面,被薛景荣忽悠来的。

    其实走到潮州地界他们就后悔了,但是为时已晚,他们没有勇气独自返回,所以不得不跟着薛景荣一路到此。

    三户人家加在一起一共三十六个人,光是烧瓷窑的家里老老小小就有二十一口,篾匠家里也有老人。

    县衙是住不下了,林建邦让衙役们领回去各家塞一塞。

    然后又去找来一批流民工,划出两块地,一南一北,一个靠近红土丘陵,一个靠近竹林,给瓷窑和篾匠两家盖房子。

    至于私奔的那对比较好说,直接住到学堂那边。

    所有的工程都在同时进行,最先完工的就是学堂。

    现在学堂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杜白带着六子直接住到了那边,元明清也被林建邦安排到那边教书去了。

    教授的东西也没有多复杂,就是千字文,一个字一个字的讲。

    都是大教室,一间教室能容纳一百五十个人,按照现代学校的规模布置的黑板,林建邦找林晨研究出来的粉笔,讲台两边放了两个扩音的大缸。

    杜白、元明清一人一个教室,全县范围内,谁都可以去听。一人只需要交一根一尺粗的树木就能去学堂听一天的课程,无论男女老少。

    每天早上辰时初也就是八点钟开课,教室的座位抢不到,也可以在外面听,只不过没有书本可以看。

    书本是按照座位来发放的,只能在学堂用,下课之后要收回的。

    不用担心会损坏,这些古人比现代人更加珍惜书本,至于能学会多少,全看自己课后下多少苦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林建邦还腾不出功夫去发展教育,只能先从扫盲开始。

    现在多了一个穷秀才,一个月发点粮食和钱两,又能再开一个扫盲班了。

    粮种到了,还有二十头大黄牛和农具,这些东西正是百姓急需的。

    但却不能直接发放下去,还是那句话,林建邦是来做父母官的,不是来做圣母的。

    所有东西只可以借,但是不能直接给,借也是要有利息的。

    要么用粮还,要么用工还。

    那么多流民工还不够用的吗?

    当然不够,辛苦了这么久,也得给自己谋点好处。

    鳄鱼皮和象牙还在林希的空间里堆着呢,来人啊,建个皮制加工厂,另外低价回收蛇皮兽皮。

    不会做不要紧,男的负责粗加工,女的有六个貌美如花的大丫鬟和两个嬷嬷亲手带着做。其实也没有多难,就是皂靴和双肩包、腰带,还有女士小荷包。

    然后再建个食品加工厂,守着大海边上,还愁没有海鲜嘛!

    海鲜不好运输,没有关系,潮阳最不缺的就是太阳,晒干了就好运输了。

    低价回收各种鱼虾蟹,还有扇贝和生蚝,如果里面有珍珠那是另外的价钱。

    鱼肉做成鱼松,剩下的都晒成干。林建邦还教百姓们夜捕鱿鱼。

    两只渔船同时出海,两船中间绑上绳索,绳索上挂着小灯笼。

    没有经过世间险恶的大鱿鱼嚣张的要命,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渔网上生扑,然后就被林建邦变成了鱿鱼干。

    这么多年,海里的产物头一回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钱,老百姓有些疯魔了,只要会水的,哪怕不敢游远,也全都聚到海边去捡海。

    林建邦一看这是要涸泽而渔啊,不能任由他们这么嚯嚯了。

    于是回到游艇上找了林瑞的小机器人,看了好几遍海洋世界,来几个流民工,这回要岁数大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请大家收藏: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几个岁数大的老人颤颤巍巍的给林建邦行礼,林建邦笑呵呵的让人把新撬回来的生蚝和扇贝带了过来。

    来吧,老哥几个,你们帮本官研究研究这玩意能不能养殖。

    就这样,原来流民居住的草棚,被换成了一个一个的养殖池子。周边用石板和竹子加固,防止海水冲刷。

    底部是就地取材的泥沙和岩石,灌上海水,把生蚝和扇贝都扔进去。

    老人们没事就坐在海边研究,慢慢就总结下来一套生蚝和扇贝的生长规律,然后逐渐改良养殖池子,很快养殖池里的数量就增加了不少。

    知道生蚝和扇贝是可以再生资源了以后,林建邦又找薛景荣喝了一顿酒。

    薛景荣第二天就化身许文强,带着十五辆马车的货物走了。

    人手不够,林建邦一盘辣爆鱿鱼,平安就带着亲卫给许文强押车去了。

    因为十五辆马车里装了五车海产品,三车皮制品,另外的七车都是瓷器。

    是的,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林建邦就把瓷窑建起来了。潮州什么最出名?牛肉丸?不是,闻名世界的是瓷器。

    潮州可是有中国瓷都之称的美誉,双旌山下,在现代的时候可是赫赫有名的百窑村。

    潮州瓷土与景德镇瓷土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耐高温,薛景荣找回来烧瓷窑的就是来自景德镇。

    手艺是祖传的,但传的不算太彻底,学的不到位,失败了好几炉。

    就在林建邦有些失望的时候,僚人下山了。来人是老君长的重孙子,名字叫稽摄,来给林建邦送兽皮,他们在山里打了一头山豹子,特意躏好送给林建邦。

    僚人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人家会蓝靛染布,会治陶铸铜,最神奇的是他们这个民族对绘画很有一套,他们画的山水花草很有意境。

    稽摄随手捡了一个失败的瓷器,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烧窑,然后很快就跑到林建邦旁边告诉他火烧的太旺了。

    林建邦也知道潮州瓷器是中温瓷,一种用的久了会褪色的瓷器。

    但就是掌握不好真正的火候,谁承想稽摄可以,他只需要往窑前一站,就知道什么时候加火,什么时候撤火。

    林建邦一看,厉害啊,高手在民间啊!

    僚人是时候下山了,来帮他烧瓷器吧!于是林建邦又划了一块地,再建一个窑厂。

    《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请大家收藏:什么!王妃她全家都是穿来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