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33章 归京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虽不曾从白帝城出发,乘坐着铁甲舰顺流而下的秦风,却是感受到太白写下这首诗的意境。

    “这次南巡整体上是圆满的,虽不曾亲自体会寻常百姓们的生活,但也能对大庆上下知晓一二。”

    “整体上,比本王预料中的还是要好一些的。”

    虽说有好的地方,有坏的地方。

    但整体上都混上温饱了。

    这也得益于天下太平,以及庆皇当年诛杀了诸多的贪官污吏,才致使南方吏治还算清明,至少不至于去压迫百姓。

    “大庆的南方能有今日,都是父皇跟大哥治理的成果。”

    秦风整体还是满意的。

    毕竟南方整体安稳太平的环境下,百姓们就算住的都是茅草屋,但至少还是能活下去的。

    比动荡了不知道多久的北方好太多了。

    事实上。

    当年北方以及中原的百姓,能过上南方人的生活,北方百姓怕就是很满足了。

    只是辽王给的。

    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北方百姓觉得这辈子,情愿为了辽王殿下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然而南方百姓明显无法如此。

    这场南巡,也让秦风大大增强了对南方的统治,也便于未来朝廷对于南方的治理。

    如此一来。

    才能真正做到天下一盘棋。

    “父皇跟大哥,留下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治理的虽然相当严格,但也符合乱世用重典。”

    秦风坐在铁甲舰船上,次日上午便已再度回到了京都。

    此时的京都城,一如既往的繁荣,江面上堵船堵的严重,但市舶司却给秦风开辟出了一条道路,能让秦风的座舰驶向京都的水门。

    秦风依稀记得当年坐船来京都的模样。

    “本王第一次来时,虽然也堵船,但也都是城内堵,江面上并没有堵出这般模样。”

    毛鸿一脸憨笑。

    “都是王爷这些年治理的好。”

    秦风笑而不语。

    对此,秦风还是有些得意的。

    “如今京都的地方已经不够百姓居住了,就连城北也出现了足以容纳数十万人的城市,现在两岸交通全靠运输,所有人都在等着长江大桥修建好了,这样通行的更加方便。”

    毛鸿说着这一切。

    秦风点了点头。

    南巡的这一段时间,黄河大桥已经修建成了,成为了大庆北方极度壮观的桥梁。

    甚至有不少士子,不惜奔波千里,也要瞧一瞧黄河大桥究竟是何等宏伟的模样。

    至于淮河大桥,如今也建设了一半,预计到年底就能彻底完工。

    修建的速度很快,有了钢筋水泥,修建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辽地的技术累计,已经相当雄厚。

    “等到来年,京都长江大桥便要正式修建了。”

    秦风笑着说着。

    座舰也顺着京都的水门,进入到了京都的外城中。

    上一次坐船入京都,走的是秦淮河。

    而这一次。

    则直达玄武湖。

    这也让京都的百姓怨言颇多,觉得连给他们一个迎接辽王殿下归来的机会都不愿。

    玄武湖那里是禁军管控的区域,百姓们都进不去。

    不过这也免了许多麻烦。

    京都人太多太拥挤,若是为了迎接自己归来,京都的官吏兵马不知道得付出怎样的辛苦,才能维系住安稳的秩序。

    故此。

    还是低调一些好。

    而秦风刚从玄武湖下船,便瞧见一堆红袍子、蓝袍子、绿袍子的官员们列得整整齐齐的,都守在了玄武湖边。

    秦风刚出现在船头,百官们便全都叩拜下去,齐声高呼。

    “恭迎辽王殿下归来!”

    “恭迎殿下归来!”

    “恭迎殿下归来!”

    百官们高呼着,声音明显比平日里上朝的声音都大,而且显得很激动。

    这让秦风很意外。

    “怎么?本王离开京都这也没几个月,你们就这么想本王?”

    再回京都,瞧见这群官员们治理的大庆也没有什么乱子,秦风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甚至有心思跟这群人开玩笑。

    工部的吴中率先走出。

    “那何等是想啊,臣等是日盼夜盼,总算盼到王爷归来了!”

    秦风不免笑了声。

    简单与百官们说了几句话,这才乘车向皇城而去。

    百官们瞧见秦风的身影回到了皇城,这才都松了口气,心放到了肚子。

    “王爷回来了,监国的陛下应该会归还权力吧。”

    “肯定会归还的,如今整个天下民心都是向着王爷的。”

    “其实也不是陛下不好,就是跟着陛下总被死死的盯着,稍微打个盹儿都不成,还是跟着王爷好些。”

    这话一出,一群官员们相互对视一眼,都嘿嘿嘿心照不宣的笑了出来。

    王爷虽说也严厉。

    但没严到陛下那个份上,甚至他们上厕所都得让人跟着。

    秦风虽在南巡,京都的事儿多多少少也是知晓的。

    倒也清楚这群人的难处。

    如今这朝堂上的政务,已比庆皇执政时多了一倍多,如今庆皇又监督国事儿,事无大小巨细,都想知晓。

    可偏偏的。

    如今上了年纪的庆皇,眼睛有些花了,虽说有老花镜,但看久了字终究还是不舒服。

    故此这群官员们办事儿时,总会被庆皇召见询问。

    做一件事儿,自然也要多了一些额外的流程,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累惨了的百官们,也就盼望着辽王能早点归来,一切回归正常,能少点工作量。

    此刻的庆皇也站在北安门的城头上眺望。

    “老六今天是中午到?还是下午到?”

    秦樉热得在一边扇着扇子,京都虽然比武昌府好点,可这还没有出伏天,还是热!

    特别秦樉虽说瘦了些,但还是个两百斤的大胖子,那就更热了。

    此时被这太阳一照,恨不得将舌头都吐出来来散热了。

    “父皇,老六这离开了没几个月,况且究竟啥时候到也没个准信,咱也没必要大清早就在这守着吧,要不先找个地方午睡会儿。”

    庆皇一脚就将秦樉连人带椅子踹翻在地。

    “睡睡睡!就知道睡!”

    就在秦樉被太阳晒得滚烫的城砖烫得嗷嗷叫,连呼熟了熟了的时候,有锦衣卫飞快奔上了城头。

    “王爷回来了!”

    “回来了!”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