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彧所说的“佛寺道观”,许氏在设想一番后,浑浊的老眼精光顿起。
她对神仙散的了解不及沈彧,在没看到售卖神仙散的盈利账本之前,她甚至根本不看好。
所以,她一开始根本没管这件事,如今却想要插手,若是能将售卖神仙散一事从沈彧的手中接管,到时候盈利多少还不是她说了算!
沈彧并非不知道许氏心中的那些小心思,但他一开始为了让许氏助他售卖神仙散,不得不将盈利的账本拿给许氏看,以引发许氏的兴趣。
眼下确实吸引到了,但许氏的贪念也紧随而至。
“大长老,后续售卖神仙散一事,还需你多多牵线把关,本尊承诺,只要你如期办成了此事,会私下分你一成利润。”
沈彧不得不继续哄骗着许氏为他效力。
一成利润?
许氏神色不变,大脑却在疯狂运转计算。
在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字后,许氏的心中颇为满意。
她随即识时务地回复,“教主有令,不敢不从。”
俨然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沈彧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山也不露水。
许氏却还试探着问了一句,“教主,萧灵琅那里,您可要让人处置她?”
红莲教目前在盛京城的人手仅仅够派去执行早已商定好的计划。
对于旁生枝节的事,以事情的大小判定是否需要立即调派人手处置。
沈彧自作主张派人去刺杀向南繁,结果损失惨重,已经让许氏大为痛惜。
而处置一个蠢笨无脑的萧灵琅,许氏目前更加舍不得浪费手底下的一兵一卒。
反正萧灵琅离了皇帝和定国公府的庇护,就是砧板上的鱼肉,留她多蹦跶几天又何妨?
许氏对此还是能忍的。
沈彧呻吟思索了一阵后,不答反问:“大长老,你确定对顺安郡主足够了解吗?坊间的传闻有说她不似从前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沈彧常年在外,以前虽然有秘密来过盛京城,也早就在盛京城里安排了一些探子,但他对盛京城的了解,仍是不及许氏。
昨晚的事,现在已经在盛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沈彧也听了些外面的议论,也就知道有些人在议论“萧灵琅一反常态,是装不下去的表现”这种类似的话。
沈彧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过怀疑,却查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她也就那样,但她背后或许有高人相助,只是终究查不到是谁。”
许氏给出了她的答案。
看人眼光从未出错的许氏,自认为早已看透了萧灵琅。
她认为萧灵琅依然是那个蠢笨如猪的顺安郡主,多半时候依然犯蠢,偶尔的反常行为一定是得人指点。
毕竟定国公府一直有想方设法往萧灵琅的身边送人。
皇帝要养废萧灵琅,定国公府却想要萧灵琅知事明理,学会自保。
两方博弈的结果,显然是皇帝赢了。
沈彧也觉得许氏的话更为合理。
他也猜测过萧灵琅应该是有高人提点,才会偶尔不犯蠢。
“既然如此,那就暂且不要去管她,反正潜入西境的人已经得手,西境兵权尽在掌握,萧灵琅身后的人再厉害,也无力回天。”
沈彧在思索后做了决定。
盛京城目前之所以人手不足,就是红莲教中的精锐都派往南境、西境、北境,这三处边境去秘密抢夺兵权了。
等这三处边境的军权到手,大盛国的边境军权就尽数在握,到时候兴兵逼宫,后顾无忧。
“教主,有密报。”一名属下将一封密报呈给沈彧。
沈彧看过之后,神色莫名复杂。
许氏见状,不由得问道:“教主,发生了何事。”
沈彧将密报递给许氏。
“什么!有人故意给萧灵琅透露了假消息,引导她带着御林军砸了咱们的据点!”
许氏看过密报后,气得连连拍桌。
她就说昨晚上红莲教的好几个秘密据点接连被端,十分诡异,因此都怀疑萧灵琅是不是故意的。
眼下看来,确实是有人盯上了这些据点,才鼓动萧灵琅去闹事。
“蠢货!蠢货!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没一点辨别真假的能力,只知道意气用事,白白给人当了出头鸟,害得我们损失惨重!”
许氏忍不住谩骂起来。
她本就觉得萧灵琅带着御林军闹事挑中的秦楼楚馆颇为蹊跷,怎么就要巧不巧的有半数都是红莲教的据点呢?
原来真的有人在幕后刻意引导!
与许氏不同的是,沈彧关注的却是密报中提及的另一件事。
萧灵琅被公孙诚和万友鹏哄骗着喝下一杯掺了神仙散的酒。
究竟是这二位纨绔公子哥临时起意,还是有人故意怂恿?
那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神仙散能使人致幻上瘾,不可能在明面上流通,但售卖神仙散牟利惊人,难免不被人眼红。
到底是有人想要阻止神仙散的流通,还是想要借机抢夺这桩秘密生意?
盛京城的局势波诡云谲,且水深莫测,沈彧来到盛京城之后,总觉得明里暗里都有人在盯着他,但究竟是何方势力,他也查不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和离前,我给渣夫纳了十八房美妾请大家收藏:和离前,我给渣夫纳了十八房美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关于萧灵琅带御林军去秦楼楚馆闹事的舆论持续发酵,但到了晌午的时候,却被另一件事给盖过了风头。
庆隆郡王府世子公孙诚暴毙了!
昨夜在萧灵琅带着御林军离开后,公孙诚一行人继续饮酒作乐,夜宿未回。
以往这群人夜里玩闹得厉害,睡到日上三竿甚至是下午傍晚都是常态。
所以,没人前去雅间打扰。
是一个公子哥被尿憋醒,迷迷糊糊间起来如厕的时候,看到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的公孙诚。
那人上前查看,发现公孙诚已经没了气息,浑身僵硬且冰凉。
公子哥吓坏了,顿时不住地惊叫,就吵醒了同在雅间里的男男女女。
不知是谁趁乱找来了在附近巡视的南城兵马司的人,当一群官兵赶到现场的时候,在场的人还处于惊慌失措之中。
清场封门,官兵们行动迅速。
在查明死者身份后,官兵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上报。
死的是皇亲国戚,南城兵马司的人没胆子处理,甚至是京兆尹也不敢处理,只得层层上报,最后就惊动了皇帝。
皇帝与庆隆郡王是堂兄弟,血脉亲缘关系还算比较近,平日里对庆隆郡王府也算是圣恩有加。
所以,得知庆隆郡王的嫡长子公孙诚死了,皇帝当即下令彻查。
公孙诚的死,有人悲伤,有人却觉得大快人心。
一个在盛京城里横行霸道的纨绔公子哥死了,不少人在暗地里拍手叫好。
领命彻查的官员将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因此查案无比卖力。
当天就查出了公孙诚的死因——服用过量的神仙散,中毒而亡。
喜欢和离前,我给渣夫纳了十八房美妾请大家收藏:和离前,我给渣夫纳了十八房美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