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章 借粮
    她又拿出一个蚊帐,房顶四边钉了四个钉子,直接挂了上去,都弄好后,又拿出在王金宝屋里拿出的被单,撕开后挂在了窗户上,虽然有些粗糙,但很有私密性。

    完美!

    给自己竖个大拇指,看来掏空王家可真是个好主意,什么都能利用上。

    看着小屋里布置的满满当当,心里很满足,这就是未来两年的家了,想到从王家拿的小炉子,连忙从空间里搬出来,又拿出家里带过来的小铁锅,冬天用着刚刚好,还方便。

    白依依正在欣赏屋里的一切,门口听到动静的江暖暖走了进来。

    “哇,依依,这么一会儿功夫,你就都收拾好了?这些东西你都是从哪弄来的?”

    听到有人叫自己,白依依回头看去,是江暖暖,她有些骄傲道:“怎么样?弄得不错吧?”

    江暖暖叹为观止,给白依依竖起大拇指,“你可太厉害了,想得还周到,简直棒极了。”

    江暖暖单收拾屋子就弄到现在,还觉得哪哪都是土,差点没把自己弄崩溃。

    “嗯,你可以去村东头的牛大爷家换,他那还有,质量好还实用,价格也公道,当然我们都是以物换物。”

    说着,还朝江暖暖眨了眨眼睛,给了个,你懂得的眼神。

    江暖暖连忙感激的点头,她懂,这年头,谁敢私下里买卖,明面上都是以物换物。

    “我感觉你好像就是农村人,不是,我不是那意思,我就是觉得你这么快就扎根农村,实在太厉害了,这么会儿功夫,你把所有东西都弄齐了?”

    好家伙,这女人把水缸和铁锅都弄来了,铁锅?难道白依依不和老知青一起吃?

    “依依,你这是打算自己开火吗?”

    “嗯,我这人胃不好,和大家可能吃不到一起去,所以打算自己做着吃。”

    白依依想得很简单,她不想和其他人一起,一是她不喜欢占别人便宜,二是也不喜欢别人占她便宜,当然她也吃不惯知青院的饭,毕竟现在大家吃的都是粗粮,又清汤寡水的,根本吃不饱。

    江暖暖点点头,表示了解,那自己呢?是和老知青一起还是也自己单独吃?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吃饭问题,而是今天晚上睡觉的问题,也没再继续聊下去,风风火火的走了,她得赶紧去趟牛木匠家。

    等人走了以后,白依依也没闲着,拿着水桶就出门了,这一天下来,身上又脏又臭,现在要是不洗澡,晚上根本睡不了觉。

    她单手拎着打满的一桶水往屋里走,就看到两个男人站在她屋门口伸着脑袋往里看。

    “你们在干嘛?女同志的屋子随便看吗?”白依依冷着脸,不客气的呵斥。

    走近一看,更让人生气,就看到刘瑞兰和李珊珊在她的屋里看看这摸摸那。

    白依依这下子怒了,不经过她同意随便就进自己的屋子,这群人是想干嘛?

    “咣当”一声放下水桶,一个箭步迈进屋子,一手拎着一个人的脖领子,嗖的一下,甩出了门外。

    “哎呦,白依依,你干嘛?”李珊珊小脸带着怒气,仿佛她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

    “我干嘛?你俩干嘛?经过我允许了吗?就进我的屋子?怎么?想尝尝茶缸的厉害?”

    这几个人真是给脸不要脸,自己是太好说话了?

    李珊珊的脸一阵青白,想起火车上白依依那蛮牛一般的力气,心下有些慌张。

    刘瑞兰虽然人有些小气,又爱记仇,可会看眼色,刚刚她就不想进来,被李珊珊磨了两句,没忍住也跟了进来,现在好了,自己被骂了不说,还被威胁了一通。

    虽然尴尬还是忍不住解释,“白依依,我们不是故意的,就是看到你屋里的东西都是在那买的,要不然,晚上也没办法睡觉,你看”

    刘瑞兰总觉得白依依一双多情的桃花眼里黝黑的有些吓人,尤其是直直盯着你的时候,心里慌的很。

    白依依看她态度还算不错,也没瞒着,“这些都是从村东头牛木匠那换的,你们可以直接去,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四人连忙道谢,飞快的离开知青院,好似后面狗撵他们一样。

    呸,谁是狗?

    白依依把水拎到屋里,把屋子里里外外擦了一遍,幸好吃了大力丸,不然这些活计,就她这小身板还能不能动都不好说。

    白依依打水来回好几趟,才把水缸灌满,虽然吃了强身健体大力丸,又跑了好几趟,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疲惫不堪,可一想到一会儿还要开会连忙拿出剩下的糕点垫了垫肚子,然后把身体擦洗了一下。

    晚上五点,白依依几人一同去往大队部,大队部就在知青院的东面,拐个弯就到了。

    大队部里村长苏有福和大队长赵来顺正聊着新来知青的事情。

    “老赵,这次新来的知青都咋样?不知道能不能干了咱们地里的活计,要是再来个像像倪知青那样的,可咋办?”村长愁眉苦脸到。

    “咋整?凉拌,你说说这些娃子们都想些什么?啥活不会,说几句动不动就掉眼泪,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得,这年年都往咱这送知青,今年还送两批,啥时候是个头啊!”

    赵来顺也搭了个眉毛,忿忿不平。

    会计坐在一边不说话,拿着账本看了不停,苏明三十来岁,是这三人中年纪最小的,平时都习惯了这两人的抱怨,连眉毛都没抬一下,淡定的不得了。

    “铛铛铛。”这时敲门声响起,打断了两人的抱怨声。

    “进来。”六人鱼贯而来,“你们到会计那办理手续,每个人十斤玉米面,十斤高粱米面,省着点吃能吃一个月,这些暂时记账上,等秋后分了粮食要还。

    另外从后天开始上工,现在是农忙时间,上工早,每天六点上工,晚上七点下工,中间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农忙时不许请假。

    不是农忙的时候,早上七点上工,晚上五点半下工,中间休息一个半小时。

    在乡下,要想吃饱饭,就得努力挣工分,要是粮食不够吃,也可以拿钱买粮。

    到年底工分不够,拿钱补不说,第二年粮食也不够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