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章 想想就有趣
    吃过早饭,长孙皇后在翠儿的搀扶下回到了客房休息。

    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和李平的对话。

    在询问过了李承乾之后,她又问了其他几个孩子的事情。

    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李恪能力出众,却也因此野心膨胀,不甘居于人下。

    李泰才华横溢,可性格偏软,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李治倒是因为年纪还小没有什么说法,只是她总觉得李平说起的时候面色有些古怪。

    思来想去,似乎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若是生在平常人家倒也不算是什么,可帝王之家却难免会出问题。

    野心膨胀到最后不就是造反?

    容易受别人影响不就是那些不安的家伙最好的选择?

    “娘娘,二皇子在民间时间长了,许是听了些流言,以讹传讹,当不得真的,您听听也就算了。”翠儿小心翼地地劝慰道。

    刚才在厨房她都快吓死了。

    楚王殿下是真敢说呀!

    话里话外把陛下和几位皇子说的一无是处。

    可仔细想想好像又有些道理的样子。

    翠儿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念头可不能有啊!

    “不,这孩子说的虽是猜测居多,可未必没有道理。”长孙皇后凤眸中满是威严肃穆。

    李平的话很奇怪,切入点都是些亦真亦假的小事,然后由小见大,有规律可寻。

    就如之前推断出今年冬天可能是大唐对突厥用兵的绝佳机会。

    甚至可以说是先知先觉。

    她知道朝堂上下其实一直都做了准备,只等着一个机会出手。

    可以想象,一旦突厥那边寒冬的消息出来,大唐必然会出兵。

    但仓促之间和准备充足的结果截然不同。

    李平的推断可以说是为这场战争奠定下了胜利的基础。

    此刻足可以证明李平那套推论方法是有道理的,他说几名皇子身上的问题也可能是真的。

    其他几个孩子暂时看不出什么,李承乾的问题她心知肚明,却不知道如何解决更是找不到原因。

    被李平一说反倒是豁然开朗起来。

    “回宫之后彻查诸位皇子身边的情况,尤其是太子殿下,顺便查一下太子上课时候的具体情况,做得隐秘些。”

    “遵命。”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

    她原意是想多在这里一段时间,好好看看失散多年的孩子,毕竟以她的身份也不能够随时出宫。

    可如今听说了太子的事情她又坐不住了,手心手背都是肉。

    想了想,最终还是离开。

    对于长孙皇后的此行,李平倒是无所谓的态度,不光把剩下的枇杷膏装上,还特意写了几个养生的方子。

    毕竟是原主的亲娘,来了就好好照顾,走了也没有什么不舍。

    他还有赚钱大计要忙活。

    长孙皇后离开李平的院子,挥手叫来禁军低声吩咐几句。

    她极少动用手中的权力办私事,这次也算是任性了一回。

    ……

    皇宫中,随着一声退潮,百官鱼贯而出。

    回到紫宸殿的李世民揉了揉眉心,信心满满的同时也感觉到一阵疲累。

    这个位置确实不好坐。

    今日朝会的议题是突厥那边,文武大臣分为两派,主战主和皆有。

    他个人是主战派的,权衡利弊之下,今年冬天是个好机会,他不想继续等下去,而且拖得越久情况变数也太多。

    可是他又不得不面对主和派,或者说保守派提出的那些问题。

    归根结底两个字,钱粮。

    打仗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说到底就是拼谁的家底厚。

    大唐的家底厚么?

    比之前好多了,可还不够,朝廷上下到处都缺钱。

    这一战即便打赢了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时不我待,这一战一定要打,日子依旧习惯了渭水之盟怕是没有一战雪耻的心气了。”

    李世民目光锐利,是战是和他从没有过迟疑和犹豫,他缺少的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就在这时,有太监通报,卢国公求见。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召见。

    待他看到卢国公的时候又是一愣。

    老货今日怎么如此正经。

    “陛下,臣有事起奏。”

    程咬金公事公办地将奏章呈上来,公事公办的模样看得李世民牙疼。

    这是整什么幺蛾子?

    随手翻开奏章,李世民起初并不在意。

    程咬金肯定不会写这玩意,指不定是那个师爷写的,那帮文人的总是喜欢洋洋洒洒写一堆没用的,要说的事情可能占不到篇幅的十分之一。

    然而只是扫了几眼,李世民陡然一愣。

    奏章上的字迹青涩甚至有些难看。

    “谁写的这是?”

    “老臣长子代笔。”

    李世民闻言更加奇怪,老家伙到底要干什么?

    可随着他看清楚里面的内容,整个人猛地站起身来,一双虎目圆睁,沉声道。

    “此时当真?”

    程咬金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老臣也不知道,就是有这么个想法,陛下亲自派人打探去吧。”

    “你的想法?”李世民半个字都不相信。

    “陛下这话说得,老臣怎么不能聪明一回了?”

    “你也知道自己不聪明,此人见微知著,解决了朕的心腹大事,朕要好好奖赏,见一见这位大才。”

    李世民的心情分外愉悦。

    理由这不就来了么?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如果是假的也没关系,出兵的理由也有了。

    大唐和突厥这一战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程咬金倍感头疼,他也知道说这些事情是他想出来的不会有人信。

    可也不能把二皇子供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咬死了没有人出谋划策。

    “行了,你不愿意说朕也不逼你。”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懒得计较这件事情,急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议事。

    反正人才跑不了。

    这份奏章的内容可谓是言之有物,面面俱到,除开分析突厥今年可能会遭遇严冬之外。

    剩下的关于战前准备,战后处理等诸多地方都是老成谋国之言,虽说粗略了些,却切中要害。

    可见此人不是个夸夸其谈的书生,而是实干派。

    这样的人一定要得到。

    程咬金看着李世民来回翻阅奏章爱不释手的样子忽然很想笑。

    不出所料,尽在掌握之中。

    他甚至有点想看李世民知道真相的样子。

    那场面一定很有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