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9章 军事大佬
    听到李平的话,群臣神色各异。

    两军交战讲究的东西太多了,突厥的情况摆在这里。

    打不过他能跑。

    但是大唐不能追。

    今日之所以会议事,想要找到出其不意的办法,就是因为突厥他不跟你决战。

    若是颉利是个蠢货倒是好说,可问题是人家不是。

    多次交手,突厥早就摸清楚了中原的情况,双方之间都清楚对方的优劣。

    李平总结的意思没问题,但实施起来根本不可能。

    “殿下,那颉利也不是无能之辈,若是寻常激将之法断然不会奏效。”侯君集缓缓开口,声音倒是不大,可话中明里暗里就是在说。

    您哪凉快哪待着吧!

    行军打仗的事情你不懂,别说了。

    不少人听出侯君集话中的意思,却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李平的说法看起来确实有些不靠谱。

    杜如则见识过李平那些奇思妙想,适时开口道:“二殿下若说是有那些征兆牛马牲畜的计策不妨说出来,成与不成当朝重臣都在,再做论断便是。”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先前他们还在奇怪,杜如晦是怎么短短时间就完成了征召牲畜的事情。

    究竟是用了什么奇思妙想的办法。

    哪曾想,这里面竟然还有二殿下的事情。

    这位陛下的义子莫不是真的深藏不露?

    此言一出,侯君集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他先前讽刺李平不懂装懂的话此刻就变得十分可笑。

    人家献过策了,还解决了北征的一个大麻烦。

    李平知道杜如晦的意思,拱手抱拳道:“之前的事情不过是一些想法,全赖您手段高明,在下不敢鞠躬。”

    “二殿下客气了。”杜如晦笑道,“若非所有殿下奇思妙想,老臣便是有千般手段也用不出来,此番莫不是还要忽悠突厥?”

    杜如晦想说的是骗。

    但又觉得那个词语不是太好,硬生生改成了忽悠。

    他算是发现了,李平的主意一贯是空手套白狼,关键是对方还欢欢喜喜地上当,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说句不好听的。

    二殿下的手段便是深谙人心之举。

    你不贪就不会上当。

    甚至你忍得住也会没事。

    比如那雇佣牲畜一事。

    为何那些草原部族明知道有问题还是争先恐后地来参与,不就是觉得他们应该不会出问题么?

    道理很简单。

    哪怕是大唐为了骗人,那最初的几波也定然会支付费用,哪怕是一部分。

    因为大唐不是要几十或者上百头牲畜干活,而是要许多。

    所以早来的大概率会没事。

    谁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个,甚至主动降价。

    因为那样也是有赚头的。

    说到底,还是贪心作祟。

    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会多想么?

    肯定不是,只是面对眼前的利润,他们舍不得放弃而已。

    李平的攻心术,杜如晦也不是第一次领教了。

    他儿子就是首个受骗上当的。

    自家孩子的性格杜如晦怎么会不了解,可是没用。

    那孩子无非是被自己名头压制住,觉得一生努力不可能超越,相反身上任何一点错处都会被拿来和当朝宰相比较。

    杜构不想借助杜如晦的名头,却又怎么都摆脱不了,矛盾的心情下最终自暴自弃。

    可李平偏偏换了个方法激起了杜构的求胜之心。

    那就是走文人都看轻的词曲,小说之路。

    难道说写那些东西真的就没有前途么?

    是的!

    不管你写得多少都是一样的。

    沾染了那些东西就注定对名声有碍。

    可问题是,他杜构是杜如晦的孩子,是和当今天子打天下的战友。

    他的仕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而那些词曲,小说,在众人眼中看起来不过是小道的东西只会是杜构人生旅途上的点缀。

    等到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人们自然有无数方法替他圆回来。

    那些东西都是他才学的见证。

    李平为何一定要让杜构在三国演义上署名。

    杜构能看到第一次,杜如晦却能够看到后面更多层。

    以李平展现出来的能力,杜如晦觉得那不是个巧合,自然也不会吝啬在此刻结下善缘。

    他的身体,自己很清楚。

    有了杜如晦作保,自然无人敢打断李平的话,正好他发挥水平演说。

    “敢问各位大人,若是边疆部队汇聚,做出时刻准备出击的架势。”

    “兵锋直至吐谷浑,高丽,乃至于西域等待,突厥会作何反应?”

    听到这话,众人一怔,李世民的嘴角也微微抽搐。

    你疯了吧?

    大唐想要吃下突厥都不容易,否则哪里还用得着想办法偷偷调兵,直接碾压过去不就好了么?

    这叫办法么?

    这分明是在四处树敌呀!

    满脸疑惑的众人当中,唯有一人突然开口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二殿下是想要用示敌以弱的计策?”

    开口之人姿容俊逸,身形挺拔,不苟言笑,看起来是个话不多的人。

    可是随着他出声,大殿之中的人立刻安静下来,纷纷沉思起来,似乎想要弄懂刚才那几句话的意思。

    李平则是心里一激灵。

    他认出了开口之人。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有机会和这位历史牛人讨论军事策略。

    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李世民忽然开口道:“药师兄的意思是让突厥摸不准我方动向,认为咱们出了昏招,有机会连同北方各族乃至于西域诸部反攻,拿下大唐。”

    听到这话,众人也反应过来。

    可是这个道理没有错呀!

    大唐边军一旦调动起来周边哪有不害怕的?

    谁都以为那是要打突厥的,可实际上呢?

    谁也说不好。

    突厥的情况也不是上下一心,难保其中没有人存着侥幸心理。

    就算是颉利一心备战,也难保不会生出其他心思。

    如同陛下所言。

    大概率会觉得这是个反攻大唐的机会。

    有着两层在,突厥就算是想要像以前一样跑恐怕也很难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突厥是否会上当,又会入局多深。

    就在这时,李靖开口道:“此计成是最好,不成也无甚。”

    听到这话,众人愣了一会,旋即也反应过来。

    李靖说出这话就是在说此战已经有了必胜把握,无非是损失多少罢了。

    瞬时间,刚才还紧张的氛围轻松了起来。

    李平也是暗暗佩服。

    不愧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大佬。

    瞧瞧人家。

    没打就知道赢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