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4章 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大唐二皇子智斗突厥使团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有心人的安排下,茶馆酒肆之中的说书人第一时间变成了故事,根据内部消息将整件事情描绘得惟妙惟肖,仿佛当时就在现场。

    “那突厥人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十分猖狂,来了咱们大唐还出言不逊,依仗着身份无礼至极……”

    “幸而关键时刻衡山郡王出手,以巧计应对,既没有失了咱们大唐的风度又让那阿史那王子灰溜溜地铩羽而归。”

    “您要问了,这衡山郡王是何许人也,听我慢慢道来……”

    因为之前的事情,长安百姓对于突厥人的仇恨并不弱,说书人又刻意引导,将往年各国使臣做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推在了突厥使团身上。

    一时间,长安百姓群情激愤。

    待听到二皇子殿下一番布置让突厥人吃了哑巴亏立刻鼓掌叫好。

    活该,敢在我们的土地上耀武扬威,就该给他们教训尝尝。

    不过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我大唐乃是李治邦用这等宵小手段是不是有些不妥。”

    马上就有人反击了。

    “有什么不妥的,这话你去跟边疆劫掠的百姓说。”

    “去跟那些战死的兵卒说。”

    “去跟那些被使团欺压的男女还有他们的家人说。”

    有人又说。

    “突厥人不通礼仪,我朝更应该以文治感化,以牙还牙只能够让仇恨继续蔓延,应该教会他们道理才是正途。”

    当下便有人持不同意见。

    “人家想要抢你家的东西,杀你家的人,玷污你家的女人,你他娘的还去和人家讲道理。”

    “人家的目的就是侵略你,打压你,奴役你,讲道理有什么?”

    “训狗之前也想要将其降服才行。”

    秉持着不同意见的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时间对待突厥的态度成了长安城最热闹的话题。

    诡异的是,朝廷这次并没有禁止百姓议论国事,甚至还在各处府衙派人讲解边疆局面,摆下擂台鼓励学子辩论。

    甘露殿,李世民看着手下人的奏报抚掌大笑:“好,好样的,如此一来民心可用。”

    群臣见李世民龙颜大悦也忍不住恭喜。

    他们也没有想到,此事竟然会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如今看来,长安城内的百姓支持开战的居多,甚至有不少人找到府衙想要投军,捐钱捐物。

    房玄龄笑着说道:“如今突厥使团已经不敢出门了,走到街上想要找茬收拾他们的人不计其数,昨天还有游侠摸到了他们的住处打算做些什么,可惜守卫太严密了,只能够丢进去一包污秽之物,可是让突厥使团难受得够呛。”

    群臣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杜如晦开口道:“如今其他各国的使臣也老实了许多,不像以前那般总是惹麻烦,鸿胪寺那边也轻松许多,看来他们也不是无法沟通,只是装疯卖傻罢了。”

    听到这话,众人神色各异。

    杜如晦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以前各国使臣来到大唐享受着最高等级的待遇可还是不满意,明明鸿胪寺已经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按照他们的习俗来招待。

    可他们还是挑三拣四,这里有问题,那里有毛病,质问是不是不尊重他们,叫嚣着要见皇帝,一开口就是告状,转头就到处惹麻烦。

    欺男霸女之后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

    因着之前的国情不允许,陛下也只能够以怀柔安抚的政策为主,本以为他们能够明白道理,互相尊重,哪知道那群野蛮人变本加厉,还得寸进尺,甚至形成了惯例。

    如今看来,他们哪里是不讲道理,不通礼仪,分明就是看人下菜碟。

    遇上强硬的不也老老实实安分起来了。

    眼见陛下,群臣,百姓都在说李平的好话。

    长孙无忌心中不好的预感越发浓烈起来。

    这么下去可不行呀!

    他知道李平此刻圣眷正浓,想要搬倒他不可能,但也不能让他继续这么风光下去。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出列道:“陛下,衡山郡王此举虽然大有裨益,但继续闹下去难保不会失控,我们的目的并非是争一时之长短,北疆战事才是主要的。”

    闻听此言,众人脸上的笑容也敛去了,露出沉吟之色。

    李世民饶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旋即开口道:“爱卿此言在理,军费之事筹措得如何了?”

    杜如晦道:“二殿下上交了一万五千贯给户部。”

    “嗯?”

    众人眼前一亮。

    李世民也疑惑道:“突厥不是只赔了一万贯么?”

    “回禀陛下!”杜如晦道,“宴会上,不少使团曾赠送礼物给二殿下,那些东西殿下都变卖了,还填上了一部分私房钱,凑足了一万五千贯。”

    “二殿下说,天下匹夫有责何况是他。”

    “有道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承蒙陛下与皇后娘娘看重,他也只能够尽些绵薄之力。”

    “好!”李世民一拍书案,“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把这句话记下来,让皇室宗亲都学一学,想一想,整天享受着百姓供养,平日里一个比一个嗓门大,到了关键时刻都没有声音了。”

    说完,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原定的计划不变,让幽州那边闹出点动静来,做戏就要做全套,别在乎钱粮。”

    群臣高呼圣明,心中却腹诽不已。

    之前您可不是这么说的。

    命令是能省就省,各地军队做做样子就是了,不可轻举妄动,耗费钱粮。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二殿下确实有本事。

    以往接待各国使臣不赔钱就烧高香了。

    赚钱的还真是第一次。

    还有那些贿赂。

    二皇子这一手真是聪明。

    若是他不收肯定会造成各国使臣的不悦,影响关系。

    若是他收了,只怕就会有人弹劾。

    可二皇子一番操作下来,不光无过反而有功。

    或许真的是境界不一样吧。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二殿下非凡人也!

    小朝会结束之后。

    长孙无忌脸色阴沉,不断叨念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能够有如此言论。

    说他李平对于那个位置没有心思。

    谁相信。

    不行,不能继续等下去了。

    必须要想想办法,否则他前半生的努力可能都要付诸东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