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037章
在雞架這件事上, 韋朝覺得自己多少有點對不起秦夏。
最早是他怕丢了來自于順的好處,把這批雞架推到了秦夏的面前,這才有了後面的生意。
哪成想于順見秦夏憑此掙了銀錢, 反而開始眼紅, 拿捏起貨源來。
韋朝自知于順是個薄有心機卻貪錢的, 當下沒把話說死, 回來後同秦夏一通氣, 兩人一致決定反将于順一軍。
想買方子?當然可以。
這些菜譜在秦夏眼中本就沒那麽值錢,就像鐵板雞架的方子,原本打算十幾兩就出手, 可于順不仁在先, 就別怪他不義。
兩人因此打算在于順面前演一出戲, 一唱一和地把方子的價格擡上去, 好讓這位于管事狠狠出一回血。
事成後,韋朝也從于順那裏得了塞過來的三兩銀子好處費,秦夏想把從于順那裏“敲”來的銀子再分給韋朝一部分,韋朝堅決不收。
“我要是收了你這份錢,以後怎麽還有臉見你?”
見他話說得重, 秦夏只好作罷。
半路上兩人分別,韋朝還約了旁人晚間在酒肆吃酒,先行離開。
秦夏一個人往芙蓉胡同的方向走去, 看看天色, 離晚間出攤還有半個多時辰, 回去還有空簡單吃頓晚食。
既憑借方子掙了一筆不小的銀錢,他忍不住打量起沿街的鋪子來, 想着給家裏置辦點什麽東西。
正這麽想着,空氣中一股香風撲面, 秦夏皺了皺鼻子,轉過頭,見是一家胭脂鋪子。
他心思一動,擡腿走了過去。
“可有抹臉抹手的乳膏之類,給我拿上一罐。”
秦夏剛進門就被這裏蕪雜的香味熏得打了個噴嚏,他可以在竈房裏大炒特炒各種調料而面不改色,但是換成這裏的層層花香,反而覺得格外嗆人。
胭脂鋪的女掌櫃笑着迎上來,快速看了秦夏一眼道:“郎君可否是給心上人買的?”
秦夏擡手揉了揉鼻尖,“買給家中夫郎。”
上輩子單身了二十幾年,這輩子一睜眼就得了個夫郎,秦夏自覺很多事都想不周全。
譬如他也是最近剛剛留意到,只要吹過冷風,虞九闕的臉頰就會泛紅,手背摸起來也有些不那麽平滑,大抵是經常幹活、碰涼水的緣故。
女掌櫃聽罷,素手一擡,從櫃臺上揀出兩罐脂膏來。
“郎君不妨拿這兩樣,一個塗面,一個護手,保管用過之後膚如凝脂,如玉增光。”
秦夏不谙此道,掌櫃說什麽,他也就聽什麽。
“這兩樣有香味麽?”
女掌櫃笑道:“脂膏自然都是有香味的,這兩罐是桃花香,乃是我這鋪子裏賣得最好的。”
秦夏打開嗅了嗅,卻覺太濃。
“有無稍微淡雅些的。”
女掌櫃挑了挑眉,心道沒想到這漢子還是個懂得夫郎喜好與心意的。
且由于秦夏生了一副好皮囊,她的耐心愈發足起來。
片刻後,她從幾步開外的櫃子前翻出一堆瓶瓶罐罐,一并送到眼前。
“這幾樣都是,您慢慢選。”
秦夏挨個聞過,只覺得到最後鼻子都要不是自己的了,好歹是選出一樣來。
“就這個吧。”
女掌櫃莞爾,“郎君好眼光,這是敝店新到的蘭花香脂膏,只是……比那桃花香的還要貴五十文。”
說罷就吟吟一笑,等着秦夏掏錢。
秦夏自也不會計較貴出來的這點銀子,他清楚虞九闕喜歡蘭花,這一點書中也曾幾次提及。
那是虞九闕執掌司禮監,權勢愈隆後的事。
各路官員削尖了腦袋走他的門路,争相送禮打點,其中便有不少投其所好,自各處搜羅來的名貴蘭花。
據聞當中有一株名為“素冠荷鼎”,千金難換,便是皇宮大內都不曾有過。
朝中清流官員對此嗤之以鼻,認為虞九闕哪裏配得上“花中君子,卻不能否認,虞九闕所到之處,空氣中皆充盈着淡淡的蘭花香。
只是與這股特殊香氣相伴的,往往是冷肅如金鐵的血腥氣,象征着來自九千歲的生殺予奪。
……
書中的字句仿佛褪色卷曲的紙片,一點點被秦夏掃至記憶的角落。
面前的小哥兒剛剛放下銀票,轉而接過精致的小瓷罐。
正揭開蓋子,湊上鼻尖輕嗅。
“是蘭花?”
秦夏點了點頭,虞九闕捧着瓷罐,笑容明豔。
“怎麽突然想起買這個?”
他不是那等喜好打扮,在這些事上講究的哥兒,只覺得清爽、幹淨便足矣,是以從未關注過什麽胭脂、香膏之流。
經秦夏一提醒他才意識到,最近的臉頰和手背不像以前摸起來那麽平滑。
自己都沒發現的問題,枕邊人又是如何知曉的?
這問題不能細想,一想就難免臉熱。
“東西不貴,以後記得用,一日多用幾次也無妨,這裏面添了藥材,也可免于生凍瘡。”
秦夏說罷,示意虞九闕先試一試。
打開瓷罐,指尖挑出脂膏在掌心揉化,輕輕按在面中與手背,繼而慢慢塗勻,淺淡的蘭花香很快于空氣中漾開。
秦夏恍惚間意識到,自己并非厭惡花香,只是單要看這花香來自于何處。
小哥兒抹過脂膏的臉頰看起來白白軟軟,秦夏忍不住傾身向前,輕輕吻了一下。
虞九闕順勢轉過身,雙手搭在秦夏的肩頭,青天白日,兩人卻在纏綿的香氣籠罩下,耳鬓厮磨了好半晌。
直到——
“咣當!”
院裏傳來一聲響,兩人迅速分開,明明是在自家堂屋裏,也不知是在慌亂個什麽,秦夏看着虞九闕背過身揉臉的樣子,忍不住一笑。
“我出去瞧瞧。”
從屋子裏出去後方知是鄭杏花在往板車上裝東西時,不小心撞掉了兩樣東西,見秦夏出來,她趕緊解釋。
掉地上的東西都是木頭做的,摔不壞,秦夏讓她不用在意,轉而彎腰把木盒摞回原處,期間聽鄭杏花說起,剛剛是被一只竄過去的野貓吓了一跳。
“野貓?”
秦夏意外地看了一圈院內,沒看到什麽貓的蹤跡。
鄭杏花指了指一側院牆。
“瞧着好似是往那上面跑了。”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在秦家院子裏見過野貓了,且也幫着東家夫夫往後院添過幾次喂貓的食碗和水碗。
秦家竈房和柴房堆滿各類食材,哪怕是冬日也免不得有耗子出沒,鄭杏花知道東家是心善,同時也覺得多喂些野貓沒錯,它們聚集在附近,看見耗子就會捉。
秦夏沒當回事,本以為就是個小小的插曲。
怎料當晚出攤回來,秦夏和虞九闕就收到了野貓的“回禮”。
虞九闕隔着幾步遠,攔住一心想向前湊熱鬧的大福,語調中帶着點緊張。
“相公,真是死老鼠嗎?”
秦夏用木棍翻動了一下月光下的“黑球”,心情一言難盡。
“确實是,而且不止一只。”
也不知道他們喂的哪只貍奴這麽知恩圖報,居然留下三只老鼠。
一只完整的,兩只吃得只剩尾巴。
他一描述,虞九闕只覺得雞皮疙瘩都要冒出來了。
而從現代來的秦夏深知老鼠身上有多少病菌,當即決定拿到後院挖個坑埋了。
意外的是,從這天開始,秦家的院子裏就常出現這類東西。
有時候是老鼠,有時候是半截魚尾巴,一個魚腦殼之類。
送東西的野貓來去無蹤,比秦夏上輩子小區裏的那些絕育過的小流浪警惕多了,搞得小兩口也不明白究竟是一只貓的傑作,還是有別的貓也在有樣學樣。
只好送一次就埋一次,搞得後院都是一小塊一小塊挖出來的新土。
等開春後在上面撒上菜種,說不定會長得格外茁壯。
虞九闕還惦記着年前那只疑似揣崽的三花貓。
“也不知它有沒有順利把小貓生下。”
如果有緣分,他還挺想見一見小貓崽,合适的話,能抱兩只在家裏養就更好了。
在對小貓崽和新鋪面的期待中,日子一晃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
依照齊南縣的傳統,今晚入夜後街上會有燈會,想也知道板橋街的熱鬧會更勝平常。
秦夏起了個早,預備在夜市攤子上添一樣炸元宵,再用買來的牛乳熬一批奶茶賣,最後狠狠賺上一筆,為此他和虞九闕今天中午便不去六寶街了。
想及明夜攤位就要還給賣炙肉的攤主,秦夏驀地有點饞他做的豬肉。
念頭一起就壓不住,他果斷推開竈房的門,将在後院拾掇雞窩的虞九闕喊回,笑着問道:“想不想吃脆皮五花肉?”
片刻後,虞九闕在聽過秦夏的描述後果斷咽下口水,揣上銅錢出門買肉。
秦夏繼續用豬油拌着大盆裏的黑芝麻餡,家裏之前煉得豬油有些不夠用,正好去肉攤上時再買一塊板油。
“有人在家嗎?”
虞九闕前腳剛走沒多久,後腳就有人叩響院門。
“嘎!嘎!”
大福率先從後院的方向沖過來,秦夏任由他在腿邊大叫,同時揚聲問道:“在家,請問是哪位?”
“秦老板,是我,興奕銘。”
“興掌櫃?”
院門打開,露出秦夏滿是意外之色的臉。
一時不察,恪盡職守的看門鵝大福就一口叼住了興奕銘小厮的褲腳。
“哎呦!”
小厮被它的力道一扯,險些摔倒。
秦夏趕緊斥道:“大福,松口!這是咱們家的客人!”
大福能聽得懂“客人”兩個字,縱然一遍不懂,多說兩邊它就會乖乖松口。
小厮終于恢複了行動,擦了一把額頭冷汗。
他還是頭一回見縣城裏有人養鵝看家的,鵝還這麽兇!
興奕銘是第一次上秦家門,但之前卻是在攤子上見過尚且還是毛茸茸小鵝的大福,這會兒驚訝地發現,原來當初的小鵝已經長得這麽大了。
“這就是當初圓圓逗過的那只鵝?”
“正是那一只,因為當初買來就是病雛,好不容易才養活的,我和阿九就給它起名大福,平日裏看個家。”
秦夏把大門推開,請興奕銘入內。
“興掌櫃今日怎麽有空過來?”
他曾提過自己家住芙蓉胡同,對于興奕銘能尋來一事,不覺得奇怪。
興奕銘好奇地打量着秦家的小院,然後鼻子一動,果斷一眼看向竈房。
“我好似聞到了芝麻味兒,可是在做明日過節吃的元宵?”
秦夏莞爾。
“不愧是您,鼻子是真靈。”
別的地方都是賣煮元宵,秦夏卻要另辟蹊徑賣炸的。
再次感慨過秦夏的頭腦,表示明晚定然會帶着妻女去捧場後,興奕銘才說起今日登門拜訪的目的。
“一來是今早府上莊子的莊頭送來些新鮮河蝦,還是活的,我留了一些給府上廚子料理,餘下的想着給你嘗個鮮,二來……咳,昨日老趙來尋我,說起板橋街的鋪面,恐怕是出了點差池。”
……
興奕銘只是順路經過,把事情說清楚,河蝦和一兜子幹菌子放下後就離開了,甚至沒進屋喝口茶。
不久後虞九闕買肉歸來,就聽聞了這一絕不愉快的消息——原本打算回鄉養老的茶寮掌櫃決定續租,趙掌櫃退回了他們事先支付的定錢,且承諾若是接下來他手下還有合适的鋪面,頭一年的租子可讓利一成。
但無論怎麽講,事實就一個:板橋街的鋪面租不成了,他們需另尋他處。
虞九闕深感無奈。
“這趙掌櫃收定錢的時候說得好好的,如今反悔得卻是快。”
他們可是事後又特地去跑了一趟,交上了定錢。
就是為了提防之後這鋪面有什麽變動,畢竟好鋪面難尋。
反而現在錢攢夠了,數着日子過到現在,人家一句“上家續租”就将他們打發了。
秦夏同樣覺得心裏堵得慌,“若非中人是興掌櫃,這件事定是要去理論一番的。”
虞九闕搖搖頭,去竈房把豬肉放好,同時也注意到了地上多出來的兩樣東西。
“這是?”
他瞧着其中一個應當是魚簍,難不成剛剛有人上門送魚了。
“那不是魚,是河蝦,興掌櫃送來的,連帶旁邊的幹菌子也是,我尋思多半是興掌櫃也覺得過意不去,所以拿了東西代替趙掌櫃當做賠禮。”
所以這件事只能這麽算了,秦夏安慰自己,租房子租鋪面這種事,本就少有一帆風順的,好事多磨,指不定錯過了這個,下一個能遇見更好的。
給自己進行了一番心靈按摩後,他打起精神,給虞九闕看了一眼尚在活蹦亂跳的活蝦。
“這時節的蝦子都在河泥裏鑽洞躲着了,能湊出這麽多可不常見,還有這些菌子,擱在幹貨店裏也能賣上一兩銀的。”
“這麽貴?”
虞九闕對菌子所知不多,只覺得打眼一看都是其貌不揚的,瞧不出什麽稀奇。
秦夏笑道:“興掌櫃懂吃,也知我是識貨的,所以才送了這些來,換了旁人,他怕是還不舍得。”
他方才已經簡單看過,都是齊南縣這邊山裏秋季常見的菌子,譬如松蘑、雞油菌、牛肝菌,還有一大把曬幹了的平菇,收拾得幹淨,不見土灰、石子,肉質也肥厚,遠勝在外面鋪子裏能買到的品質。
自家有農莊當真是好,上輩子秦夏開的私房菜館,也有長期合作的有機農莊。
可在大雍就不同了,等開食肆賺了錢,他完全可以去城郊買上一片地,種糧食種菜,還能養雞養豬。
“蝦放久了便不新鮮,死了後肉就散了,咱們索性午間趁早白灼了吃掉。那些菌子裏,我挑一些加上過年灌的香腸做個焖飯,還有五花肉做了湊一桌,就當是過節。”
“嘤嘤!”
正說着話,大福從竈房外跑了過來,圍着虞九闕的腿開始撒嬌。
虞九闕後知後覺,彎腰摸着它笑道:“咱倆說得熱鬧,結果把它給忘了。”
趕緊挑出一把蝦子喂大福,眼看它一口一個,吃得歡暢。
河蝦做起來最快,在此之前要先等菌子泡發,再将豬肉炖後腌上。
秦夏将挑出來的幾朵松茸和牛肝菌放進水裏,松蘑留着下回炖雞,平菇炒菜更佳。
新買回來的豬板油下鍋煉出一汪汪的葷油,秦夏舀了一勺倒進黑芝麻餡兒,繼續興奕銘來之前沒幹完的活計。
虞九闕也加入進來,挽起袖口,用木鏟子幫着順時針攪拌均勻。
見差不多了,秦夏喊了停,順手用筷子夾了一塊還熱着的豬油渣給虞九闕當零嘴。
秦夏每次煉葷油時都會煉出一大碗豬油渣,剛出鍋時直接撒上鹽,吃起來噴香,放久了變軟,炖菘菜的時候抓上一把放進去,便是冬日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
嘴上叼了一塊豬油渣,秦夏三兩口嚼碎咽下去,從一旁的櫃子裏提溜出一口袋糯米粉。
現代常見的“湯圓”是皮包餡做出來的,秦夏要做的卻是傳統的“搖元宵”。
“先把黑芝麻餡團成球,像這樣……”
秦夏教虞九闕怎麽團元宵的餡料,很快面前的案板和蓋簾上就堆滿了黑芝麻球。
緊接着将黑芝麻球過一遍水,放進全是糯米粉的盆裏,用力搖動。
這樣搖出來的元宵形狀沒有包的湯圓那麽圓潤歸整,但是秦夏更喜歡元宵的口感,相比之下不會吃起來軟塌塌的,也更适合下鍋油炸。
搖酸了兩個人的兩雙手,總算是做出來百來個元宵。
自家中午吃一頓,再裝一些送去韋家和柳家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等下午鄭杏花來幫忙時再做,秦夏估計自己備的餡料大約能再做五百個左右。
一份五個,個頭不算小,約一百份,打算一份賣十文錢。
放在平時這麽一份幾口就能吃完的小食,賣十文絕對是貴了,可節慶日子裏價錢總是不一樣的。
和秦夏一起把元宵倒入笸籮,撒上幾圈糯米粉放粘,虞九闕覺得臉頰有些癢,下意識地擡手蹭了蹭,手剛落下就聽聞秦夏一聲輕笑。
他猛地意識到什麽,就近湊到一盆清水上一看,果然臉上多了一條糯米粉的白道子。
彼此一細看,更發現連眼睫毛上都落了白。
“我去拿條布巾過來擦擦,不然弄進眼睛裏就不好了。”
虞九闕快速在圍裙上蹭了蹭手,半晌後拿了打濕的布巾來。
他自己已經在屋裏對着銅鏡擦幹淨了臉,這會兒微微踮腳,替秦夏擦拭。
“相公,閉眼。”
秦夏依言照辦,感受着發燙的布巾蹭過眼睑,再睜眼時,卻瞅見小哥兒的耳廓有一片粉嫩。
秦夏:?
擦個臉而已,怎麽還給自己擦害臊了。
只有虞九闕知道,是因為自己剛剛看秦夏阖眸的模樣看入了神。
半個時辰過去,菌子也泡得差不多。
放在案板上切成細丁,和香腸丁一起下鍋炒香,再加入一大碗生米。
煸炒上色後轉移到砂鍋,倒入熱水焖煮,沒多久,便能聞到鍋縫裏透出的菌子特有的鮮香。
将小竈的爐膛內抽出幾根柴火,控制在小火的程度,虞九闕便起身去處理河蝦。
河蝦個頭不大,下鍋前需拿出耐心,剪掉蝦頭尖刺和蝦須。
大福一直在旁邊搗亂,虞九闕剪一把,它就要吃一個,只怕再這麽下去人吃的就不夠了,秦夏狠心把它趕到竈房外,關上了門。
大福嘗試進門沒成功,氣得在外面嘎嘎大叫。
秦夏揉了揉耳朵,要說養鵝有什麽不好,那就是大鵝叫起來是真的吵。
暫時不管大福,回到竈邊,下一道菜預備做脆皮五花肉。
這道菜用鐵網架在火上烤會更正宗,礙于時間緣故,秦夏打算做個“簡易版”。
已經炖爛的五花肉腌制入味,呈現出漂亮的醬色,将肉皮一側的醬汁擦幹,薄刷一層醋,這是“脆皮”的關鍵,過後直接用油開煎。
随着油溫升高,肉皮鼓出小泡,說明差不多可以吃了。
用筷子插入肉裏撈上來,稍稍放涼後會變得更脆,切塊時案板上因此落滿碎渣。
撒上自家秘制的幹料,投喂虞九闕一塊,自己吃一塊,一口下去的滿足難以用語言形容,算是徹底不用惦記夜市上賣的炙肉了。
收尾的一道菜則是白灼河蝦。
水裏加鹽,和姜絲一起燒開後放入蝦子煮半炷香,即可撈出。
蝦子泛着粉嫩,紅如瑪瑙,堆滿瓷盤。
飯菜的香味飄向左鄰右舍的院落上空,好在今天過節,家家戶戶吃得都不錯,暫且沒有哪家小娃因為嘴饞挨揍。
當最後一只盛滿焖飯的砂鍋被放在飯桌一側時,秦家的上元節“家宴”,終于可以開席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