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43章 雜燴炒餅絲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043章 雜燴炒餅絲

    這會兒的時辰尚夠不上午食, 鋪子裏的竈房也只有新買的調料,沒有其餘任何存貨。

    秦夏給了鄭杏花一把銅錢,讓她去街上看着買些現成的吃食。

    他的本意是讓兄妹倆在這裏坐着歇一會兒, 哪知沒過多久, 邱川就坐不住了。

    “老爺, 主夫, 您安排我倆做點活計吧, 我力氣大,能劈柴、挑水,我小妹會燒火, 會補衣裳, 別的不會的, 我倆也能學。”

    看起來完全是一副擔心自己不做點什麽, 就會被趕出門的樣子。

    秦夏本來還想安撫兩句,卻被虞九闕用眼神制止。

    他的夫郎,好似更能明白這兩個孩子此刻的心情。

    只見小哥兒主動起身道:“既如此,你們兩個跟我來後院吧,眼下倒還真有事情需要你們添把手。”

    秦夏在三人起身後也跟了上去, 想看看虞九闕打算安排兄妹二人做什麽。

    “往後你們就在這裏做事,喊大名反而生疏,我便喚你們小川和小瑤如何?”

    虞九闕說罷, 兩個孩子齊齊點頭。

    “任憑老爺和主夫安排。”

    能保住自己的本名就足夠感激了, 哪怕主家要管他們叫阿貓阿狗都無所謂。

    虞九闕望了一眼立在一旁的秦夏, 莞爾道:“不必這麽稱呼,你們也跟着鄭嫂子一起, 喚我們掌櫃便是。”

    秦夏指了指自己,“我是掌櫃。”

    又指了指虞九闕, “他是小掌櫃。”

    說完朝兩個孩子眨眨眼,“是不是很好記?”

    拜這兩個稱呼所賜,邱川和邱瑤似乎都沒有那麽緊張了。

    虞九闕很快給他們分配好了工作。

    後院有水井,邱川負責打滿一水缸的水,邱瑤則手拿笤帚,清理後罩房的地面。

    得知邱瑤清理的後罩房就是他們兄妹二人接下來的住處後,邱川忍不住回頭看了好幾眼。

    他們一家子原本不是縣城中人,是因為父親去世後家裏的老屋和田地都被親戚搶走,才被迫跟着母親來到城裏讨生活。

    而現在這間夥計住的瓦房,看起來比他們以前在村裏的家還要漂亮。

    怪不得母親臨終前千叮咛萬囑咐,無論多麽難,他們兄妹兩個也要想辦法留在城裏,萬萬不要回村。

    在村裏,他們兩個半大孩子只會被那些宗族親戚啃得骨頭渣子都不剩,哪怕他是家中長子,也沒有足夠的力量護住妹妹。

    老天有眼,眼下他們總算得了一條生路。

    心緒起伏,邱川刷洗木桶的動作愈發賣力了起來,邱瑤也舉着快和自己一樣高的笤帚,唰唰地清掃着地上的塵土。

    只是掃的過程中她很是疑惑——這地面,好像已經挺幹淨了?

    不遠處,秦夏和虞九闕看似在“監工”,實則小聲交談。

    “你是有意讓那兩個孩子忙起來。”

    秦夏說出口的甚至不是個問句,而是肯定句。

    虞九闕輕輕點頭。

    “這種時候不讓他們出點力氣,他們反而會繼續心生疑慮。”

    他雖尚未完全恢複過去的記憶,但已經能确定,自己大概也有與這兩個孩子大差不差的經歷。

    只是當初對他施以援手的人……

    虞九闕微微眯起眼睛,記憶的碎片還沒有拼合完整,但尖銳的邊角在此刻令他的頭腦微微刺痛。

    就在這時,有人牽住了他的手。

    “看起來都是乖巧的孩子,以後假如能夠成長起來,未嘗不能好好培養。”

    虞九闕看向秦夏的側顏。

    他動動嘴唇,沒忍住地說了一句。

    “相公,我從前就覺得……你是不是很喜歡孩子?”

    秦夏:?

    在聽到虞九闕的這句話後,他快速回憶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并不記得自己對“孩子”這個群體有過什麽明顯的偏愛。

    不知道怎麽,卻在夫郎心裏留下這麽一個印象。

    “算不上喜歡,但也不讨厭。”

    他想了想,給出了一個答複,并且細致地補充道:“這都是針對別人家的孩子。”

    言下之意,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那必定是喜歡的。

    不知道這是不是虞九闕想要的答案,但秦夏明顯注意到了小哥兒神色的變化。

    十指扣得更緊了些。

    “是不是,想起徐老郎中的囑咐了?”

    虞九闕的耳廓隐晦地紅了紅,但沒有否認。

    他只是遺憾,沒想到自己養好的身子,卻還是不能順利地給秦夏一個孩子。

    秦夏一時不知道該怎麽開解身邊的人。

    實則縱然徐老郎中不多添那句醫囑,他也會想方設法注意着些。

    不然若是将來虞九闕回到宮中,沒過多久肚子卻大了……

    簡直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

    以及,還有最重要的,他并非大雍朝的“秦夏”,對傳宗接代四字完全沒有一分一毫的認同感。

    一想到這個時代低下的醫療條件可能帶來的生育風險,他巴不得永遠和虞九闕過二人世界。

    奈何這些話比“想剪頭發”還大逆不道。

    眼下,只能相對委婉地說出口。

    “那些都不重要,我只要你平安健康。”

    秦夏看着虞九闕的眼睛,十分認真地說道。

    “我們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

    虞九闕輕輕颔首。

    他朝旁邊側了側身,在秦夏的肩頭依偎了一陣,眼簾淺阖。

    無論是不願拿去作毀的“賣身契”,還是這個遲遲到來不來的孩子……

    他很清楚,這都是自己的執念使然。

    多少身康體健的小哥兒,成親數年都無所出,自己着急也無用。

    他着急的,或許也不是孩子的本身,而是與秦夏這個人的“牽絆”。

    ……

    鄭杏花買回來了熱乎乎的羊湯和油餅。

    完全沒注意到自己從後門進來時,兩個掌櫃剛剛在暗處有些慌張地分開。

    因買什麽是她做的主,所以把東西放下時,她主動解釋道:“我想着羊湯驅寒,油餅充饑,比馄饨什麽的更合适。”

    秦夏對此當然沒什麽意見。

    虞九闕也适時叫回了邱川和邱瑤,讓他們洗幹淨手,坐下吃飯。

    羊湯的湯水煮得奶白,裏面漂浮着羊肉、羊雜和蔥花。

    油餅金黃,散發着油香和麥香,每一塊都有巴掌大。

    秦夏以一個廚子的目光掃過,覺得這兩樣東西都絕對不會難吃。

    餓了不知幾頓的兄妹倆在聞到食物香氣的一瞬間,就開始瘋狂分泌口水。

    尤其是邱瑤,她年紀更小,更加不會掩飾。

    小姑娘明顯在等自己哥哥的安排,在此之前,一直在默默低着頭抿嘴唇。

    這些小動作都被幾個大人看在眼裏,眼底都不禁流露出憐惜的光。

    “快坐下吃吧。”

    秦夏這個大掌櫃發了話,邱川這才拉着妹妹道了謝,十分小心地坐在桌旁,還不忘謹慎地問了一句,“掌櫃的,這都是給我們的麽?”

    在家裏時,他們都不會經常吃倒這麽好的飯菜。

    羊肉價貴,油餅費油費面,母親一人拉扯他們兄妹二人,日子清苦,恨不得一碗米煮三頓粥。

    “都是給你們的,只是要記得細嚼慢咽,撐壞了腸胃就得不償失了,你照顧着你小妹,別燙着嘴。”

    擔心留在這裏倒讓兩個孩子拘謹,說完這句話,秦夏就主動和虞九闕離開,臨走前使了個眼色給鄭杏花,讓她留意着。

    鄭杏花的年紀都能當邱家兄妹的娘了,面對這樣的和藹婦人,他們顯然更自在一點。

    尤其是邱瑤,她幾乎不敢跟秦夏說話,也不敢直視虞九闕,可鄭杏花給她掰了兩塊油餅後,她已經敢叫一句鄭嫂嫂了。

    比起小妹,邱川心眼稍微多些,有意跟鄭杏花打聽在這裏做工的情況。

    鄭杏花一一笑答,“你們來了這裏,放心就好了,兩位掌櫃都是少有的大善人,便是我,做了這麽多年工,也是頭回遇到這麽好的東家。”

    聽罷鄭杏花的講述,邱川的心思愈發定下來了。

    飯後,秦夏和虞九闕暫時分開。

    一個履行承諾,帶着兩個小的去處理邱母的後事,一個則和鄭杏花一起留守店中,等他們回來。

    路上邱川跟秦夏講了自家的遭遇,末了道:“娘走的第二天,我們就被房東趕出來了,我們的确欠了租子……說到底房東大伯也不算壞人。沒辦法,只好先把娘送去義莊,但義莊最便宜的棺材也要三兩銀子,我們身上實在沒有那麽多錢。義莊的人說,如果買不起棺材,就只能花幾文錢買一張草席,去亂葬崗挖一個土坑……”

    沒有子女會樂意讓母親得那樣一個歸宿。

    邱川說這些的時候沒有落淚,小小的少年在經歷這麽大的變故後,好像已經習慣在小妹面前戴上堅強的面具。

    從始至終,只有邱瑤在低聲啜泣。

    聽得秦夏連連嘆氣。

    義莊在城郊,秦夏還沒有來過這地方。

    不得不說,遠遠看過去,就覺得陰氣直冒。

    但來都來了,秦夏決定好人做到底。

    不僅掏銀子買了一口好些的棺材,還又額外買了一大兜香燭、黃紙和元寶。

    邱川差點又要和小妹給秦夏磕頭,這回總算被秦夏及時扶住。

    “我說過,我不喜歡別人對我下跪。”

    邱川抹了一把眼淚,重重點頭。

    義莊的人拿錢辦事,很是利落,很快派了人将邱母的棺材擡去城郊的墳地安葬。

    邱家兄妹燒了紙,磕了頭,記住位置後才一步三回頭地跟着秦夏離開。

    結束後回到食肆,已經快接近黃昏了。

    下午虞九闕和鄭杏花一起去街上給兄妹倆買了被褥,還各自回家找了幾套舊衣裳。

    “我回家找了兩套你的舊衣給小川,鄭嫂子回家拿了她小姑子的兩套給小瑤。現下天氣暖了,也穿不上棉衣了,等今年入冬再給他們做新的也不遲。”

    餘下的他們就不多餘插手了。

    管了吃住,給了工錢,往後這兩兄妹只要肯努力,日子肯定不會差。

    回家的路上,秦夏只覺得自己餓到前心貼後背。

    雖然早食吃了不少,可頭着晌午就去了義莊,忙了幾個時辰,五髒廟早就空了。

    縱然是他,這會兒也懶得回家再張羅什麽複雜的吃食,在街上左看右看,鼻子被一股香氣吸引。

    目光追着走過去,秦夏發現那是一大張剛出爐的油餅。

    肚子隐晦地叫了一聲,好似在敦促着他去買下那一張油餅。

    事實上秦夏也這麽做了。

    他過去的時候,熱騰騰的油餅剛被人買走四分之一。

    他上前比劃,“不用切了,這一張我全要了。”

    油餅裹在油紙包裏,捆了草繩,沉甸甸的。

    因為他的大手筆,晚來的人只能繼續等下一張烙熟。

    接下來秦夏又在路邊的菜攤買了一棵個頭不小的包菜和幾根胡蘿蔔,以及一吊新鮮的豬肉。

    他打算趁今天做一個早就想吃的快手菜——雜燴炒餅絲。

    提着菜肉回到芙蓉胡同,還沒等掏出鑰匙,就已經聽到了大鵝在門後發出的響動。

    對門的葛秀紅剛好開門出來,和他倆打了個照面。

    看到大福的鵝腦袋,葛秀紅提醒兩人道:“下午你家大鵝一直叫,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你家門口轉悠了,總歸小心點沒錯。”

    沒想到會聽到這麽一句話,秦夏和虞九闕對視一眼,客氣地謝過葛秀紅的好意。

    阖上大門,兩人默契地看向大福。

    “大福确實很少叫個不停,難不成今日真有生人上門了?”

    虞九闕摸着鵝腦袋,喃喃道。

    雖說養鵝的本意就是看家,可芙蓉胡同這邊一向風平浪靜,連小偷小摸都沒怎麽聽聞過。

    秦夏認真打量一圈院子。

    “無論如何,就算是有人,對方肯定也沒進來。”

    不然以大福的戰鬥力,地上不會這麽幹淨。

    後院的母雞尚在,家裏也無其它被翻過的痕跡。

    “那說不準只是碰巧有人站在咱家門口聊閑天了。”

    虞九闕也覺得不會那麽大膽的賊人,他的手順着長長的鵝頸,一路絲滑地摸到大鵝的翅膀。

    “嘎嘎!”

    大福展開雙翅,神氣地左右走了兩圈,也不知道在得意什麽。

    竈房內,秦夏挽起袖子開始備菜。

    洗幹淨的包菜上滾落下晶瑩剔透的水珠,很快就在秦夏的刀下變成均勻的菜絲,命運相同的還有幾根胡蘿蔔。

    “相公,這些豆芽夠不夠?”

    之前他們在家裏自己發了些豆芽,黃豆芽和綠豆芽都有,就在柴房的土缸裏。

    虞九闕剛剛去薅了滿滿一大把,秦夏打量一眼,覺得差不多。

    “下面的根最好去掉,再幫我剝一頭蒜?”

    小哥兒點點頭,很快專心致志地做起事來。

    這是兩人都最喜歡的時刻。

    之前出攤賣吃食其實一點都不輕松,現在為了将要開張的食肆忙前忙後,同樣沒有太多閑暇。

    畢竟投資一間食肆的風險比開一個小食攤要大得多。

    最近他們的早食常常吃得簡單又快速,活像在打仗,相對而言晚食就悠閑多了。

    他們有時間慢吞吞地洗菜、擇菜,以及閑聊。

    “小川雖然年紀小,可看着沉穩,當個跑堂夥計是沒問題的,不過相公打算怎麽安排小瑤?”

    小姑娘明顯更年幼,也更寡言。

    虞九闕主動提及今天那對兄妹,秦夏切菜的“墩墩”聲短暫停了一下。

    “先讓她在後院打雜,幫忙傳菜,再過一段時間,你可以試試教她認字和算賬。”

    如果邱瑤是個可塑之才,未來秦夏必不會虧待她。

    三言兩語間,事情就這麽定了下來。

    秦夏也将蔬菜與油餅都切好了。

    “是要用菜炒餅?”

    虞九闕把洗好的豆芽與剝好的蒜瓣放到竈臺上,這才注意到秦夏準備的堆成小山的餅絲。

    秦夏給他講了炒餅的菜譜,虞九闕聽完後,遲疑一下道:“我能試試麽?”

    秦夏本能地“嗯?”了一聲,就聽自己的夫郎道:“偶爾我也該學做幾道菜,讓你歇一歇。”

    在竈臺前掄大勺絕對是個體力活。

    現在天氣還是涼爽的,尚且沒什麽,等到了炎炎夏日……

    這必然不是個好差事。

    作為一個廚子的夫郎,自己總不能只會剝蒜頭。

    面對小哥兒躍躍欲試的眼神,秦夏沒什麽拒絕的理由。

    “炒餅确實适合新手來學,練練手也無妨。”

    他果斷把鍋前的位置讓給虞九闕。

    “我怎麽說,你就怎麽做,我來幫你燒火。”

    這還是虞九闕第一次“掌勺”。

    之前他雖然也幫秦夏打過下手,但都是在菜下鍋之後看着火候,必要時翻上幾下避免粘鍋。

    其中只有一次他負責放了調料,結果明明感覺撒了足夠多的鹽,出來的菜卻一點也不夠鹹,最後還是秦夏重新回了鍋。

    從那之後虞九闕就對自己的廚藝不怎麽有信心。

    但有一說一,只有多多上手,方可熟能生巧。

    “記得,炒菜的順序一定是不容易熟的先下鍋,容易熟的後下鍋。”

    秦夏往竈火裏添了兩根幹柴,示意虞九闕等鍋熱了再倒油。

    後者看了一圈案板上的配菜。

    “所以這道菜是先放肉、再放菜,最後放餅絲?”

    秦夏滿意地點頭。

    所以聰明人就是學什麽都快。

    鐵鍋很快變得炙熱,虞九闕倒油的表情稱得上鄭重。

    在所有廚房新手的眼裏,油鍋顯然都是個可怕的東西。

    接下來的流程就順暢很多。

    這道菜如秦夏所言,實在沒什麽難點。

    先用蔥蒜爆鍋,這一步要動作夠快,不然容易炒糊。

    蔥花和蒜瓣确實有些泛焦,但問題不大。

    随即放入肉絲炒至變色,再加入蔬菜絲和豆芽翻炒。

    伴随着蔬菜的變色、變軟,就是加調料的時候。

    醬油和鹽,還有一點點提味的糖,這個事全靠手感,但新手完全可以用笨辦法——夾一筷子出來嘗嘗。

    等到蔬菜被炒出湯水,餅絲也該加入其中了。

    因為無論是菜還是餅的份量都不少,虞九闕用力翻動着鍋裏的各色食材,努力把它們攪拌均勻。

    不得不說,這麽做出來的炒餅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欲。

    油餅本來就是熟的,不需要在鍋裏停留太久的時間。

    在秦夏宣布這道菜可以出鍋後,虞九闕擡手蹭了一下鼻尖上的薄汗。

    手邊擺上了他的大碗和一只碟子,将餅絲盛入,變成滿當當的兩堆。

    在虞九闕把炒餅端去堂屋後,秦夏又快速打了個湯,不然單吃炒餅怕是會有點噎。

    湯是蘑菇湯,他特地往裏倒了一點胡椒粉,最後撒了一把蔥花碎。

    做起來很快,沒過多久,兩人就已經面對面坐在了飯桌兩側。

    “好香。”

    虞九闕面對美味的食物時,總會有無比誠實的反應。

    這一點配上他面前高聳的“炒餅山”,在此令秦夏想到了一些前世偶爾刷到的吃播。

    他不确定那些主播裏有幾個是真實的“大胃王”,但虞九闕一定是真的。

    而且自從之前停了難喝的湯藥,他的胃口又變得更好了。

    這個點吃完晚食後,睡前往往還要來點小零食。

    秦夏給他備了不少小點心、芝麻丸一類的,加的糖都很少,能墊墊肚子,好消化,也不至于撐到。

    幾筷子炒餅絲,一大口蘑菇湯。

    炒餅裏的蔬菜還保留着恰到好處的爽脆,這一點在秦夏的指導下,縱然是虞九闕這個初學者也沒有失手。

    唯一的缺憾就是肉絲有一點老。

    炒餅的口感更是虞九闕從前沒有嘗過的。

    這是一道菜,也是一道主食。

    油餅變了個模樣混進炒菜裏,多了菜湯的浸潤後反而像是在吃一種新的東西。

    在秦夏的餘光下,虞九闕果然沒吃幾口,就開始專注地連着挑揀起炒餅絲和肉絲吃。

    秦夏笑了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習慣。

    小孩子都一樣,愛吃肉和主食,不愛吃青菜。

    當然總體來說,無論他還是虞九闕,都已經是不會挑食的成年人了。

    盤子和大海碗最後都幹幹淨淨,連一塊蔥花都不剩。

    桌下的大福也早就吃完了給它準備的蔬菜絲,溜出去自己找樂子。

    後院傳來母雞的咯咯叫,八成是遭了它的“禍害”。

    按照規矩,做飯的人不刷碗,秦夏主動接過碗筷,示意虞九闕先去後院管教一下嚣張的大鵝。

    哪知兩人還真誤會了大福。

    “我過去以後發現大福離雞窩還很遠,上去一看,原來是母雞又下了蛋。”

    虞九闕說話間亮出掌心裏的一枚蛋。

    這兩只買來的母雞很是争氣,最近天氣變暖後,幾乎每天都會下蛋,從不缺席。

    兩只母雞,一天兩個蛋,每天拿來當早食正好。

    “咱們還□□雛麽?我問了鄭嫂子,說現下已經能買到了。”

    秦夏手握絲瓜瓤刷碗,搖了搖頭。

    “不買了,等食肆開起來,你我怕是也沒工夫看顧。”

    何況食肆那邊必定也要大量采買雞蛋,就算在家裏養,其實也省不下多少錢,何必為了幾個銅板耗費心力。

    但兩人商量一通,都一致認為春雛雖可以不養,但趁着開張前的這幾日,還是要盡快将提前育好的菜苗在後院種起來。

    而後依舊是數日的忙碌。

    木匠鋪子交付了剩餘的桌椅,櫃臺上養了一缸小小的金魚,雅間的門外懸上便于貴客呼叫店小二的金色銅鈴……

    以及幾叢翠竹和造型尚可的假山移栽到事先選定好的位置,下面的地面還鋪了一層從河邊摸來的鵝卵石。

    食肆被各種細節充實起來,逐漸變成秦夏指着圖紙同虞九闕描繪過的樣子。

    它乍看之下與縣城的大多數食肆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可若細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個角落都傾注了心血。

    後院的常駐客除了邱家兄妹,還多了一只剛斷奶沒多久的狼青犬。

    狗販信誓旦旦地保證這只狗子日後會長成威風凜凜的模樣,保管能咬破幾個小毛賊的屁股,但現下眼前的幼犬還只會四腳朝天的睡覺,能咬破的大概只有成年人的褲腳。

    轉眼已是二月二,龍擡頭。

    宜開市、動土,陽氣生發,鬥指正東。

    秦家後院濕潤的泥土下正立着一排排剛移栽不久,随風輕蕩的稚嫩菜苗。

    而鶴林街的一隅,一串足夠響亮的鞭炮聲過後,秦記食肆正式開張。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