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2章 工作餐
    陆霁清任命的翻起了账簿,手上的速度飞快,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见永宁了。

    

    姜永宁吃饱了却没有放下筷子,而是等底下的官员纷纷放下筷子后,这才放下筷子。

    

    吃完了工作餐,下人们鱼贯而入,将餐食全都收走了,然后会议继续。

    

    上午讨论的是南阳郡的情况,从京城赶来的官员如今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下午主要是姜永宁问起如今朝堂上的一些事情,以及边关的一些事。

    

    姜永宁走后,朝堂基本没怎么变化,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由内阁商议后决定。

    

    近段时间,主要的事情就是赈灾好在从年初到现在,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应对起来也算是从速。

    

    主要的事情就几件。

    

    第一件事,突厥人投降了,不过在投降之前,意图挑拨大乾和大梁之间的关系。

    

    好在晋王世子性子稳重并没有受到挑唆,甚至主动与大梁沟通,大梁倒是也没有,就此趁机发难,双方目前在合作意识上还是很强的。

    

    不久之后,大梁会派使臣前来大乾商量着一同对抗突厥后续的事情。

    

    同时大辽也打算派人过来。

    

    姜永宁让礼部提前准备,拿出最好的规格招待大梁,不可让大梁使臣觉得被轻视了。

    

    第二件事,各地方的灾情缓解了不少,从各地购买的粮食也在陆续的送到灾区,同时堤坝也完工了,初步查验过,应当可以抵御住想洪水泛滥。

    

    姜永宁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只要洪灾不泛滥,等到旱灾稳定下来,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最后一件事,姜洺钰在出宫的时候遇刺,好在有惊无险,并没有大碍,刺客也抓到了,正是江湖上有名的神偷公孙衍。

    

    姜永宁肉眼可见的紧张了起来,“皇上可有伤到?”

    

    唐御史道:“乾天护卫得当,巡防营及时赶到,陛下只是受到了一点惊吓,太医看过了并没有大碍,臣等出来之前陛下已经没事了。”

    

    姜永宁这才松了一口气,好端端的怎么会被刺杀呢,而且公孙衍的名字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神偷……

    

    姜永宁招来了雁回,“乾一之前说,林北辞在追一个叫公孙衍的神偷,莫非就是他?”

    

    “应该是。”

    

    事关林北辞,姜永宁不打算在这么多人面前提起,商量了几件小事,姜永宁就让他们退下了。

    

    只留下了唐御史,蔡槐和晋王。

    

    众人意味深长的看向了蔡槐,唐御史和晋王也就罢了,一个是御史台首官,一个是军中的战神,可是蔡槐凭什么?

    

    蔡槐并没有多喜悦,直觉告诉他长公主让他留下来多半是为了陛下遇刺的事情。

    

    果然。

    

    “蔡槐,公孙衍现在在什么地方,这个案子是你查的吗?”

    

    蔡槐摇头,老实的回答,“这个案子不是刑部调查的,不过臣私底下有了解,臣觉得公孙衍不是为了行刺陛下去的,倒像是逃命正好撞见了陛下,被抓到的时候他受了不小的伤,应该没有本事在那么多护卫的保护下行刺陛下。”

    

    蔡槐只了解到了这么多,公孙衍本来是应该被压到大理寺,但是也不知道他跟陛下说了什么,陛下便让人将他囚禁在宫中的刑房,还不让人用刑,甚至还让太医好生照料他。

    

    “唐御史知道公孙衍跟陛下说了什么吗?”

    

    姜永宁的心里隐隐有火气,这么大的事情,洺钰竟然一点都不告诉自己,乾天也没有说,定然是得到了吩咐。

    

    行刺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也瞒着她。

    

    唐御史对此事知道的也不多,不过他看出了长公主生气了,想了想才回答,“没人知道他和陛下说了什么,不过陛下态度坚决不像是在耍脾气。”

    

    唐御史竟然也不知道。

    

    姜永宁的脸色又黑了几分,她慢悠悠的看向晋王。

    

    晋王头摇的如拨浪鼓一般,“臣可一直都在南阳郡,对京城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呀。”

    

    信他就有鬼了,连边关的事情他都知道,陛下遇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过是都瞒着她罢了。

    

    “也罢,等回京再说吧。”

    

    她的声音清脆低沉,却蕴含着滔天的怒气。

    

    蔡槐和晋王有些惊恐的看着他,就连唐御史都忍不住为皇帝担忧。

    

    “陛下也是不想让长公主担忧才不让人告知公主,这段日子陛下比以往长进了不少。”

    

    姜永宁莞尔一笑,“唐御史多虑了,陛下是天子,本宫难不成还能打他?”

    

    不一定!

    

    小时候的姜永宁,可是能够将比她大几岁的堂兄弟按在地上摩擦的角色,先帝重病的那段时间,长公主监国可没少收拾小皇帝。

    

    也就是这一两年,长公主才不怎么动手。

    

    姜永宁压下了火气,笑眯眯的对着唐御史道:“唐御史,突厥人所用的武器竟然来自于南阳郡的铁矿,这说明我大乾境内早就有官员私通外敌,王素不过是马前卒,背地里指使的很有可能是林北辞。”

    

    唐御史不信,“怎么可能是林侯爷?”

    

    蔡槐也皱起眉头,朝中谁不知道林侯爷与长公主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又为朝廷驻守边关多年,立下赫赫战功。

    

    这样的人若是通敌,后果可是……

    

    唐御史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勉强找回了声音,“长公主这么说可有什么证据?”

    

    “一切都只是怀疑,若是王素肯开口,就算是有证据了。”

    

    蔡槐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了,“长公主,将此人交给臣,臣一定能够问出来。”

    

    “王素是个危难之际能够抛下妻子儿女的人,为了活下去他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严刑逼供他可能什么都不会说,甚至可能会萌生自尽的念头。”

    

    蔡槐低下头。

    

    姜永宁又道:“南阳郡私自开采铁矿,他本就是死罪难逃,一旦和敌国勾结的罪名成立,王家满门怕是都要被株连。”

    

    提到王家,就不得不提到王家的势力。

    

    无论是朝中又或者是军中都有王家的人,王家在世家之中也是排名靠前的。

    

    没有确凿的证据,王素不能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