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64章 第 64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064章 第 64 章

    阿玲想了想, 是啊,從前街坊鄰居生小孩花幾錢銀子買個禮物就很拿得出手了。

    那一次卻花去了上百兩。

    日後這種婚喪嫁娶的事多了去了。

    雖然不是每家都親厚如林家需要送重禮,但是禮物、禮金也不能薄了就是。

    “姑娘,奴婢懂了。奴婢不是笨蛋, 更不是小笨蛋, 姑娘也只比奴婢大半歲。”

    挽翠看着阿玲在沈寄面前小小的放肆, 心頭有絲豔羨。

    她是不敢的,雖然姑娘溫柔和氣。

    可那溫柔和氣裏也有着距離感。

    阿玲是最早跟在姑娘身邊的,情分不同。

    不過,姑娘也是很信任自己的。她從前可從來沒有擔當過管銀子這樣的重任。

    她輕聲開口,“嗯,你是只比姑娘小半歲, 可是姑娘比你穩重多了。”

    沈寄心頭一動, 魏楹從前就說過她比同齡人成熟。相由心生, 看着也像是十五六的人。

    “拿鏡子來。”

    沈寄拿着鏡子照自己,她的輪廓有點深, 加上個子高、眼睛裏透着穩重,看起來是要比阿玲大個兩歲的樣子。

    這樣她日後不會比別人顯老吧?

    不過記得初中有個同學的面相就是這樣。

    初中的時候看起來比她們成熟,大個兩歲的樣子。

    高中時和實際年齡相符, 後來到了大學卻顯得比較面嫩了。

    出了社會更是如此。

    就是因為輪廓稍微深一些的緣故, 小時候顯得成熟些,越到後面越顯嫩。

    她現在應該也是如此。

    沈寄想了想放下心來,還好還好。

    林夫人差不多五十的人了,保養得像是四十出頭的。

    這還是因為林大少爺過世傷心過度,不然還能再年輕幾歲。

    她要是一直按她教的那些法子實施, 應該也差不離的。

    流朱進來禀報,說是魏府有人送東西來了, 還是魏大娘遣人送來的。

    沈寄翻身下榻,接過來打開包袱皮一看,是一個綴着蓮花金邊的精美紅蓋頭。

    上頭還有活靈活現的百鳥朝鳳的圖案,只差一對鳳凰眼睛還沒有繡。

    “哈哈,大娘可真是急我所難。知道我不耐煩坐下來繡這個,就給我送來了。”沈寄樂得眉開眼笑的。

    挽翠驚訝的道:“好高明的繡功,可真好看!”

    沈寄攤開用手輕撫,“大娘的繡功原來從前我只見了個皮毛而已。”

    這樣的手藝教了弟子開繡坊,那生意還不是滾滾而來。

    沈寄如今也是識貨的人。

    林府針線房,林夫人也是挺自傲的,可沒有人能繡得出這樣的蓋頭來。

    挽翠小聲道:“此時看姑娘,才有點十三四歲小姑娘的樣子。”

    沈寄笑笑不說話,她也不是時時都少年老成的嘛。

    這下好了,她只需要繡個眼睛就好。

    不過,畫龍點睛最關鍵,這鳳凰眼睛也一樣了。

    她拿出紙來,先比着蓋頭認認真真的描了繡樣,然後在其他布上實驗再三,這才在蓋頭上動針線。

    她屋子裏擺了一小盆冰,這是林夫人特地吩咐的。

    這會兒挽翠和阿玲見她認真刺繡都不敢随意發出聲響,就只聽得那冰融化時的噼啪之聲。

    據說,除了此處,這冰塊只有林侍郎、林夫人,柳氏還有林二房裏才有。

    小諄兒是小孩子受不住,其他連二姨娘那裏都沒有呢。

    所以,背地裏幾個姨娘對沈寄也心懷不滿。

    只是不敢在林侍郎林夫人面前提及,可背地裏她們的下人卻為這個和去冰窖取冰的沈寄的人發生了兩次龃龉。

    沈寄本着息事寧人的态度沒有提起,還是被林夫人知曉,直接将幾位姨娘的下人發賣了。

    沈寄苦笑,她是成了林夫人發作姨娘的筏子了。

    那些人由是更加恨她。

    可是住在這裏,立場還是得堅定的。

    她是林夫人的幹女兒,受惠良多。好在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個多月了。

    好容易繡完了,沈寄揉揉發酸的手腕。

    嗯,還不錯,全神貫注算是超水平發揮了!不太看得出高下之分。

    原來自己刺繡也還是挺有潛力的。

    “原來姑娘的繡活兒也這麽好啊,我們都不好意思代您繡嫁衣了。還是流朱她們幾個做鞋子輕省些。想來大人也不會挑剔。”挽翠輕道。

    “沒事兒、沒事兒,過得去就成。”

    “您這蓋頭一下子就把檔次拉高了,嫁衣我們哪裏敢有絲毫的馬虎啊?”

    凝碧端了碗冰碗子進來,“姑娘,方媽媽剛做得的。趁着冰沒化,您趕緊用吧,也好去去暑氣。”

    取回來的冰,方媽媽要了一小碗去鎮在水井裏。

    給沈寄做冰碗子的時候就放了一點。

    “嗯。”沈寄接過來,就感覺觸手生涼,很是舒服。

    她以前在鄉下,沒想過還有這些消暑的食物。

    不過現在見了,比現代的冰激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各色水果,還有些用杏仁煮過的放涼了的羊奶,再配上冰吃着別提多爽。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瞧,不是會做點雙皮奶就可以出頭的。

    “井裏一早用桶吊了個大西瓜下去,你們去撈上來。這樣涼性的東西幹爹、幹娘重保養不吃,給大嫂和二哥處送些去就好。剩下的就衆人分了吧。”沈寄揮揮手道。

    挽翠等人都喜上眉梢。

    姑娘的東西很大方,別處的下人可沒有這麽些好東西吃。

    而且她們的西瓜是姑娘自己花錢在外頭買的,也不用聽林府下人那些酸話。

    眼瞅着西瓜分切完。

    顧媽媽道:“你們都去吃,姑娘這裏有我呢。”

    今日是挽翠和凝碧等人當值,聞言雖然蠢蠢欲動,但挽翠也只是打發了凝碧出去。

    “哪裏好勞煩媽媽,我等凝碧進來換我就是了。”

    顧媽媽點點頭,轉而對正大快朵頤的沈寄道:“姑娘,您年紀小,小日子也不太準。這些生冷東西,還是少吃些的好。就是挽翠你們,也是一樣的。”

    道理沈寄也不是不懂。

    可是這天一熱,就想吃這冰的、涼的。

    嘴裏應道:“嗯,少吃少吃,我們知道了。”

    沒兩日到了七夕,沈寄很想出門逛去。

    可是她現在是待嫁之身,林夫人不讓她出去走動。

    沈寄很是有些郁悶,所為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是見識了。

    聽徐五前幾日來做客說,她和賀小姐等人相約今日一同乞巧。

    “可惜妹妹親事定下了,不然就邀你同去。”

    沈寄笑笑,就算她親事沒有定下,除了徐五旁人也不會想到邀她。

    就是想到了也會猶豫着放棄。

    之前到賀府一趟,雖然當時那些小姑娘對她不再那麽敵視,但是事後除了賀小姐往這裏送過些東西答謝她當日息事寧人,就再沒旁人了。

    她們只是不再敵視她,但要接納還是來日方長。

    徐五已經跳高跳了半個月了,她說暫時沒發現奇效。

    但是她飯量增加了是實在的。現在每天精神挺好,體力也充沛。

    “到時候來喝你的喜酒,我興許就長高一頭了。”

    林夫人口中徐五是不長心眼光長年紀的。

    沈寄覺得她性子頗有幾分像史湘雲,很是豪爽大方。可是卻不是真的不長心眼,還是蠻有心計的。

    這些時日都沒有見到柳氏,因為沈寄在待嫁,她自覺是不詳之身怕別人忌諱便沒有再來走動。

    只是一心一意的對諄兒好。

    林夫人看她心誠,對她也比之前好了些。

    柳氏身邊的人都是她安排的,為的就是不讓二姨娘和柳氏再有什麽瓜葛。

    因此,也就放心她帶着人去看諄兒。

    這一天,沈寄正在給魏楹做襪子。

    如果她真的不動手,都交給丫鬟和針線房的人幫忙,魏楹是一定會不停的在她耳邊念叨的。

    便只好他的東西她親手做上一套。

    不過不拘時間,不必趕着八月初四那天回禮,什麽時候做好了什麽時候給他就是了。

    好久都沒見面了,還真是有些想念。

    待嫁女兒心,真是有些難耐。沈寄想着、想着更覺得陽光漏進來把臉曬發燙。

    正想着流朱進來禀報,“姑娘,孫媽媽來了。”

    孫媽媽是林夫人身邊最得力的人,怎麽往這邊來了?

    出什麽事了?應該,不是小事吧。

    顧媽媽道:“姑娘,老奴出去迎一下。”

    “好。”

    孫媽媽進來對沈寄行了個禮,沈寄請她坐下。

    挽翠端着茶盞進來,如今有四個小丫頭輪換着供使喚,她也很久沒有做過這事了。

    顧媽媽把茶接了過來,“孫姐姐,喝茶。”

    “姑娘別客氣,顧妹妹也別多禮。老奴就是受夫人差遣來說幾句話。是這樣的,前幾日孫少爺不是病了麽,夫人找人來瞧了,說是被屬牛的人沖了。因此就要讓府裏屬牛的都避一下。所以差老奴走一趟,看姑娘這裏有沒有屬牛的。”

    這事何須孫媽媽親自來?是林夫人怕自己多心吧。她現在怎麽也算是寄人籬下,客居林府。

    “挽翠,你去問問,咱們都有誰是屬牛的。”

    沈寄說完,想了想對孫媽媽道:“我記得,大嫂好像就是屬牛的。”

    “可不是,大奶奶也正收拾東西呢。府裏屬牛的都要避出去,就暫且住到西山別苑去。姑娘這邊的人也一并過去安置就是。”

    沈寄點點頭,這事怕不是那麽簡單吧。

    說屬牛的沖了諄兒,就可以直指柳氏了。

    那日後諄兒再有什麽事豈不是也可以說是柳氏克的。難道林夫人想不到這點?

    查問了一番,沈寄這裏有兩個屬牛的。

    一個是阿玲,還有一個是竈上方家的。

    沈寄讓她們收拾一下,回頭一起避到西山別苑去。

    又讓挽翠另給她們一人拿了五兩碎銀子。

    跟着林家仆人住到別苑去,還是手頭有些銀子好些。

    不過這兩人都是挺會來事的那號人。

    阿玲擅長交際,早在半山寺就能跟林夫人身邊的人打成一堆刺探消息。

    方家的能這麽快脫穎而出管竈上的事,心頭也是有算計的,倒不用為她們操太多心。

    到了林府,她也沒再讓阿玲去刺探消息,一直約束自己的人在這個小院呆着。

    怕的就是卷入林府的妻妾争鬥嫡庶争産裏去。

    因此也只在這個上頭叮囑了她們兩句。

    她們兩人領了銀子給沈寄磕了個頭,下去做準備。

    管賬的事就暫時交到流朱手上。

    阿玲去做了個交接,一到十的數字以及加減法還是很簡單的,很快便教會了流朱記流水賬。

    孫媽媽略坐了坐已經回去了,沈寄也一道往林夫人的院子裏去。

    她還有十多日就要行文定之禮。

    那些課都停了,每日裏就在自己的院子裏呆着,連林夫人那裏都很少去。

    就是之前去看過病中的諄兒而已。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