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9章 第 489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89章 第 489 章

    然後下人的屋子騰給做工的人住。

    這樣不至于幾十個人一個屋子, 也不用再另搭棚子。

    目前,自家的人包括下人都還能吃個八分飽。

    這個,親疏必須要體現。

    不能讓自己家裏的下人跟那些被收容的人一個待遇,不然也容易寒了他們的心。

    挽翠來敲門, “奶奶, 徐家大公子來了。”

    沈寄坐起來, “赟赟?”

    “對,就是他。”

    “他來做什麽?”

    “說是奉父命出城搬糧食。眼見回去不易,想跟奶奶借點人手。”

    徐赟今年十四歲,倒也是能派上用場的年歲了。

    至于他到何處搬糧食,想必是徐茂在這附近經營了十二年,也屯了些錢糧。

    這會兒便有用處了。

    十四歲的半大孩子就這麽派出來, 他也是真舍得。

    顯見得是無人可用了。

    看來此時的京城實在是亂得不行。

    沈寄披衣起床, “讓他進來, 把小芝麻、小包子也叫來。”

    小芝麻和小包子先到,“娘, 出什麽事了?”

    “坐吧,是徐赟來跟咱們借人。他要趁夜運糧進京。”

    說話間,徐赟進來了。

    他找了處僻靜的小門敲了半日才有人理會。

    報了家門又有人在門上挖出的洞裏看他好半晌, 然後才開門讓他進來。

    “嬸嬸——”徐赟的聲音有些喑啞, 典型的變聲期的聲音。

    “小芝麻,給赟赟倒杯水。你快坐下,吃了麽?”

    “還沒。”徐赟接過水對小芝麻道聲謝,咕咚咕咚的喝了。

    小包子聽說他沒吃飯,趕緊吩咐廚房下面。

    他們姐弟倆這會兒對徐赟都佩服得緊。

    “說說, 外頭的局勢如何?”

    “流民越來越多,又沒辦法清查戶籍。只好全部關在城門外, 然後施粥。我估摸城牆根下得有兩三萬人了。聽說路上好些婦孺、老人都餓死了,有些人家易子而食。城裏的糧食也不夠了。這趟我其實是帶路的,我爹派了京兆尹府的窦大人帶了兵馬來。糧食是我娘歷年屯下的,原本是準備運到災區抛售的。可是如今京城缺糧,我爹讓我帶人起出來,以解燃眉之急。眼瞅着路上流民那麽多,我和窦大人商量怕路上有失被一搶而空,所以想再跟嬸嬸借些人手,進了城門我就讓他們回來。”

    已經到這麽緊急的情況了麽?

    如果那兩三萬人真的是寧王的人,這可是真糟糕。

    回頭搞不好城門都被他們攻破了。

    或者攻不破城門,他們轉而攻擊京外的大戶。

    溫泉莊子易守難攻,如今胡管事在帶着人削河邊的竹子大量做箭。

    莊子裏加起來兩百號青壯都在練習射箭。

    要攻,那些人應該選軟柿子捏。

    但是,如果魏家有糧食的消息走漏了可就不一定了。

    “你起了多少糧食出來?”

    “二十四車,兩萬斤。皇上給我爹下了死命令,京城裏不能斷糧。對了,我前兩日見到魏叔叔。他累瘦了,但精神還好。聽他說,朝廷已經派了人馬設關卡,不許流民再朝京城湧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又從境況稍好的省份調糧到災區,聽說赈災的糧車半道都被搶了。魏叔叔這些日子大多住在值房,和皇上、淩相商量大事。還有小魏叔叔他也挺好,五城兵馬司和京兆尹府如今在合作穩定京城治安。他能力不錯,很受上峰器重。”

    沈寄聽得直冒冷汗,之前朝廷的存糧大多供應邊關的軍糧了。

    如今天災加人禍的,這個糧食缺口怕是夠嗆!

    那些大戶肯定如同她一樣屯了不少糧食。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只借了人,沒有給糧。

    正如徐赟所說,她所有的糧食對于京城的人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給出去了,傳出這裏有糧,回頭流民也好,寧王的人也罷,第一個就要來攻打溫泉莊子。

    而且,她放在糧庫裏的糧也沒有充裕到可以給人的地步。

    這個日子還不知多久能過去呢。

    地窖的糧食除了沈寄,也就經手的洪總管、二狗子還有幾個心腹知道。

    那是真正保命的糧食。

    她這裏畢竟也收容了三百多人。

    “行,我借給你人。”

    下人端來了面,小芝麻道:“赟哥哥,面來了。趁熱吃吧!同你一起來的人,廚房也都送去了。”

    徐赟笑着接過,呼啦啦的就把一碗面吃完了。

    雖然禮儀還不錯,可那速度可真是夠快的。

    可見最近也沒有吃飽過。

    “嗯,嬸嬸,小芝麻、小包子我走了。回頭大難過後咱們再見。”

    燭光下,徐赟的眸子熠熠生輝,有了幾分經受過磨練的小男子漢的風采。

    小芝麻、小包子站起來道:“我們送你出去。”

    徐赟又給沈寄行了一禮然後出去。

    等兩姐弟回來,沈寄聽到小芝麻對小包子道:“我們還只能躲在爹娘身後,可赟哥哥都在替徐叔叔分憂了。這麽危險他還敢帶人出城運糧回去。”

    小包子道:“還不知道能不能順利進城門呢。”

    那些流民肯定是想搶糧的,畢竟每日的施粥是越來越清了。

    沈寄讓他們回去睡,“等消息吧,等咱們的人回來就知道了。”

    沈寄借出去的一百五十人,在城門處折損了八人,傷了十二人。

    沈寄讓洪總管把那八人的家屬在莊子上的,給安排進魏家下人的院子。享受和他們一樣的糧食供應待遇。

    再給那十二個傷員開上了小竈。

    如今,糧食便是最金貴的。

    那八人裏,有三個是莊子上的護院,還有三個是被招募來修房子的貧民。

    還有兩個是半山寺的武僧。

    沈寄說只要魏家不死絕,一定會照管他們的妻兒老小。

    在莊子上的絕不讓她們餓死,不在的大難過後也會盡力去尋找。

    胡管事來告訴沈寄,“奶奶,回來的兄弟告訴我,那些流民的身手,像老兵!若非一早殺出一只軍隊來接應,咱們的損失恐怕要大得多。徐少爺帶的人馬一路沖在前頭傷亡過半。好在他被窦大人護在中間。雖然挂了彩,傷得卻不重。那小公子是條漢子。”

    沈寄苦笑,“恐怕真的是老兵。胡管事,接下來除非咱們爺或者小爺回來,都別開門了。我怕被人詐開了門,後果不堪設想。”

    “是。”

    養了三四百口人,即便攙着雜糧吃,每天的消耗也很大。

    一袋米将近兩百斤,摻着紅薯等吃,三天兩袋。

    京城的大門關了,不用再做軍衣軍被。

    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就被沈寄安排去挖野菜,喂雞鴨豬牛羊等。

    膽大的再去捉蟲子、挖蚯蚓。

    現在是斷不能用糧食來喂這些牲口的了。

    每個人都很賣力,生怕被遺棄,甚至被吃掉。

    一切吃食全部按計劃供應,什麽時候殺什麽吃,也得大小廚房拿沈寄的對牌才能領取。

    這個莊子一開始只有兩百畝,這十幾年逐漸變成上千畝的大莊子。

    但野菜蟲子等都是有限的。

    這樣大批量的捉,沒幾日就怎麽都找不見了。

    到最後,除了魚喂養在魚池裏,其他的家畜全部殺了腌制起來。

    不然,牲畜沒得吃就只有看着掉膘了。

    鹽也是足夠的。

    沈寄記得小時候看電影國黨就封鎖紅軍的鹽,她不敢不屯夠。

    實在沒菜了,用鹽熬粥都能撐很久呢。

    她事前還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佃農來問過,這樣的情形都需要準備些什麽,一點不敢馬虎。

    不然,此時要拿出那麽多鹽來腌制這些大批量殺掉的牲畜都不容易。

    就在這個時候,外頭的情勢愈加危急。

    在天災人禍,還有刻意的宣傳下,有些人漸漸信了是皇帝施政不當、窮兵黩武、暴虐成性引來了這樣的天災。

    而且邊關在林子欽上次打敗後,也不見再有捷報傳來。

    寧王便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了,發布了檄文要誅暴君、安亂世。

    甚至有幾處城池不戰而降,致使寧王收攏的軍隊直接通過。

    京城裏的那兩三萬青壯流民,有一部分是寧王從各地分批遣進京的。

    還有一部分的确就是流民,幹脆投靠了寧王,以期混口飯吃。

    這個隊伍很快就壯大起來了。

    好在及時被發現,朝廷調集了軍隊在各州府攔截,不讓流民再湧向京城。

    如今這兩三萬流民,朝廷把他們關在京城外。

    其實還有一部分先期混進了城,正在逐個捉拿。

    在停止向流民施粥後,這兩三萬人一度就成了京畿附近兩三個省,十數萬百姓的噩夢。

    他們糾衆燒殺搶掠,在京畿游蕩。京郊有幾座大莊子就被他們占據了。

    溫泉莊子也被圍攻了。

    但這裏糧食足以再支撐兩個月,水源莊子裏有二十口井,外頭也無法下藥。

    而且占了地利易守難攻。

    兩百多名青壯在胡管事和半山寺首座武僧帶領下,打退了一只千人小分隊的數次進攻。

    就連沈寄和一些大姑娘、小媳婦都上了加高的圍牆上駐防的地方,端起一鍋鍋熱水就往下倒。

    或者是抱起事先準備的石頭往下砸……

    只是,對方的人倒下三五個,他們的人也得躺下去一個。

    看着一個個被她招募來的青壯倒下去,沈寄不由問一旁觀戰并給亡者超度的伽葉大師。

    “大師,我把他們招募來,是否做錯了?也許在外頭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伽葉大師常年在外,甚至在普通僧衆面前的形象,都是戴了面具的。

    此時也不例外。

    迦葉大師抽空看她一眼,“對他們來說,怕是寧可之前吃飽飯,打這一場死去。也不願意就那麽在京城裏餓死。之前,你也沒有想到流民裏會混入寧王的軍隊。你的舉措對付流民其實足夠了。別想那麽多,你可是衆人的主心骨!”

    是,這些都是貧民。

    在糧價飛漲以後,他們除了去搶掠,也就只有餓死這個下場。

    而搶掠者之前聽徐赟講,抓起來和投機倒把的一起被斬首示衆了。

    對那些搶掠的暴民,沈寄也不知該抱什麽心态。

    他們不搶掠會餓死,而且他們在搶掠寶月齋時,沒有傷崔大掌櫃等人的性命。

    可後來事态越來越亂後,他們的道德底線也被沖破了。

    也成了無惡不作的惡棍。

    終于,城牆外的人在付出兩百多人死傷後,退去了。

    這塊骨頭難啃,那些人就奔別處去了。

    畢竟別處一樣可以搶到糧食,卻沒這處難對付。

    這種糧價飛漲的時候,像沈寄這樣養了幾百號人的莊子着實不多。

    她這也是一時心善,想多保存一些人得的善報。

    最後清點人數,傷五十多人,亡三十多人。

    亡者就葬在了溫泉莊子的邊緣位置,傷者被安排養傷。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