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汉·萨德吉作为伊朗国家队的主教练,是很认真准备了这场比赛的。
自从上一场主场输给澳大利亚之后,他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中国队来说,和伊朗的比赛是决定是否能够提前一轮出线的“最终决战”。
对伊朗国家队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要是这场比赛他们输给了中国队,同时澳大利亚又在客场击败了卡塔尔,伊朗可就连小组第二名都保不住了,会跌到第三去,被澳大利亚取而代之。
所以这场比赛伊朗必须赢。
他也知道最近中国队几个主要球员的状态不错,比如王烈和池震。
所以他针对这两个人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
但他还是没想到比赛才开始了六分钟,自己球队的球门就被攻破了。
进球和助攻的正是他赛前专门安排针对性防守的两个人。
这个球就像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脸上……
抽完还嘲讽他:
这就是你针对性的安排?
※※※
“说实话啊,老何,就算我们在训练中已经练过了,但我还是没想到他们俩这么快就同时进入了比赛状态……”
庆祝完进球之后,助理教练蔡伯康对主教练何振勇感慨道。
何振勇问他:“你有没有发现,这次回到国家队,池震的精神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蔡伯康点头:“当然,他整个人好像都开朗了起来。之前不管是取代王烈成为了球队核心,还是被王烈重新夺回核心,他整个人感觉都很拧巴一样。但这次回来完全没有了。”
“是不纠结于和王烈竞争核心了吗?”
蔡伯康想起当初池震对他说还想要继续和王烈争的那番话,于是摇头道:“不像。如果是两年前的池震,倒还有可能。但今天的池震,绝不可能放弃。”
“嗯……”何振勇闻言轻轻颔首。“不过管他是为什么呢,反正现在他这个样子,对球队来说是好事儿……”
就像他对王烈表现突然好转之后的反应一样。
不去深究这背后的原因。
只要能够帮助他赢球,他才不管这那的呢。
※※※
虽然伊朗队主教练法尔汉·萨德吉确实做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安排。
可以说他的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但无奈却碰上了状态爆棚的王烈和池震。
上一次双方交手,他的球队确实3:2击败了中国队。
但那个时候的中国队正处在新老两大核心冲突对抗的高潮期,王烈状态不佳,国家队内部也因此受到波及。
所以当时那场比赛中国队整体表现不好,被伊朗队钻了空子。
现如今,先不说其他的,就光是一个天神下凡的王烈,就够让伊朗吃不着兜着走了。
在王烈为球队首开纪录之后,上半场第四十分钟时,中国队扩大了领先优势。
这次进球的不是王烈,他是助攻的。
进球的人则是池震。
之前池震助攻王烈,现在王烈投桃报李,助攻池震。
中国队两球领先伊朗。
在上半场结束的时候,不少中国球迷就一个想法:
稳了!
不是因为他们两球领先伊朗,毕竟上半场领先三个球都有被翻盘的时候。
而是因为中国队在这个上半场所表现出来的统治力,伊朗队基本上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完全被中国队压制住了。
甚至可以说2:0的比分其实根本就不是上半场的真实写照,中国队理应领先更多球。
只要下半场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中国球迷们就可以在主场庆祝国家队连续七届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了。
也有球迷担心何振勇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整活,搞什么换人换阵的那一套。
万一被伊朗队抓住机会进个球,领先优势从两个球变成一个球,他们的心就要重新吊起来了。
还好何振勇没有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做出什么换人调整。
下半场中国队延续了上半场的表现。
第六十一分钟的时候,秦桉突破到底线附近倒三角传球找王烈。
结果足球被伊朗队的后卫先出一脚挡进了自家球门!
乌龙球!
中国队3:0领先!
运气也选择了站在中国队这边。
这个球一进,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们迫不及待开始了狂欢和庆祝。
他们也不是不知道世界足坛有过单场三球领先,然后让对手翻盘的先例。
但是这种时候就别去想那些败兴的事情了。
再说了,我们有王烈!
怎么可能允许伊朗在我们的主场上演逆转大戏?
从来都是王烈逆转别人的!
※※※
三球领先之后,何振勇终于开始换人。
他换下宋佑,换上谭兴昌,把他顶在最前面。
王烈和池震在他身后,像是影锋,又像是进攻前卫。
而原本在这个位置的傅晓峰则位置后移,和苏巨组成了后腰。
至于卢常青和秦桉两个人还是在边翼卫的位置上。
后卫线上三个人不动。
这么一来,中国队的阵型从最开始的352变成了3421,阵型变了,球员变了,战术上也有改变。
谭兴昌很明显充当起了进攻的桥头堡,发挥他人高马大,能控制球,还能做球的优点,丰富中国队的进攻套路。
中国队的进攻设计也和352阵型不一样了,在有些进攻机会里打的更加简单,比如会直接长传找前场的谭兴昌,或者边路传中找谭兴昌。
充分利用他进攻桥头堡的作用,给王烈、池震,或者其他中国队球员创造机会。
王烈和池震两个人也会在比赛中客串一下前腰,串联前后场。
位置后插的他们活动范围更大了,同时对于这两个都能拿球能远射,有极高单兵作战能力的球员来说,撤出禁区,无异于是“虎归山林”。
谭兴昌做肉盾在前面顶着,他们就可以在外面尽情输出。
何振勇这个调整的想法其实挺好的,但实际表现却没有达到他所想要的效果。
当然他并不意外,也不失望。
因为他知道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一个战术都还没有完全练好呢,又来一个。
他的球员又不是可以预装程序的机器人,只需要一个切换按钮就能完美踢出不同的战术要求。
所以换人调整之后中国队的表现明显不如换人前,出现了一些低级失误,甚至还让伊朗队威胁到了球门。
看见这一幕,骆锦忍不住说:“何指导又在做实验了……”
赵川峰笑呵呵地说:“在主场领先三个球的情况下,试验一些新东西,倒也无可厚非。”
随着何振勇不断换人,伊朗队的攻势也越来越猛。
最终在第八十二分钟的时候伊朗队终于利用一次角球机会,攻破了中国队的球门。
如果这个进球是发生在十分钟之前的第七十二分钟,那么现场的中国球迷都会紧张一下。
但是现在才进球,很多中国球迷们都只是在短暂的失落之后就重新唱起了歌。
就连网上也没有多少中国球迷骂何振勇和中国队的。
毕竟留给伊朗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进球后的伊朗球员也没有庆祝,而是直接冲进球门抱起足球就往回跑。
显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时间有限,必须抓紧时间让中国队开球。
不能否认,确实存在最后十几分钟时间里连进两球扳平比分的情况出现。
但因为中国队这场比赛哪怕是和伊朗战平,都能提前一轮获得出线权,所以中国球迷们的心态很放松,不会因为一个丢球就剧烈起伏,坐上过山车。
中国队的球员们也很放松,没有因为丢了一个球就惊慌失措,送给伊朗队更多的机会。
在比赛进入伤停补时之后,比分还是3:1,中国队主场领先两个球。
无论是看台上的球迷,还是网络上的,都已经提前开始庆祝。
伤停补时五分钟之后,来自泰国的主裁判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
球场看台上的欢呼声达到了最高潮!
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骆锦条件反射地扯着嗓子大喊:“比赛结束!我们出线了!再次出线!这是中国队连续第七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而不出意外的话,这也将是王烈第六次参加世界杯!他也成为了世界足坛历史上首位六次参加世界杯的球员!三十八岁的他还在创造历史,书写传奇!”
中国队的球员们没有在场上庆祝胜利,而是纷纷跑到场边,换上早就准备好的纪念T恤。
是由中国队的客场球衣改的。
正面印有:“世界杯我们又来了!”字样,背面则是统一的数字号码:
8
这是中国队总共参加世界杯决赛圈的次数。
足足八次——2006年是第一次,接下来从2014年到2038年,连续七次。
其实很可惜的是,2010年那次中国队缺席了,没有能够打进去。否则就是连续九次参加世界杯。
不过也正好是那次冲击世界杯失败,给所有中国足球人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意识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并没有因为2006年参加世界杯,就算是取得了成功。
他们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正是因为把打进一次世界杯决赛圈当成功,才让大家产生了急功近利和骄傲自满的情绪,最终导致了被人寄予厚望的中国队无缘2010年世界杯。
也幸好有这次失败,让中国足球人又低下头去,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地继续深化改革、培养青训、推广校园足球、加强足球基础建设……
因为做了这些事情,才培养出来了一波接一波能够帮助中国足球连续七次参加世界杯的人才。
现在大家已经很少去提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并不是因为中国足球改革完成,而是已经习以为常,其实改革一直都在进行着,从未停止,也不应该停止。
※※※
“我忘了是在哪儿看到的一个说法,说网上某个事情的热度也就能持续三天到七天。结果咱们世界杯出线这事儿,才过去了三天,热度就下去了……”
结束了今天的训练之后,苏巨在自己房间里刷着手机上的微博,他所关注的主页上,与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相关的信息流已经少了很多,远没有前两天那么热闹。
第一天尤为热闹,当时整个微博上,全都是关于中国队打进世界杯的讨论。苏巨虽然是个球员,可是他微博上关注的大多数对象却都和足球关联不大。毕竟他作为一个职业球员,工作就和足球有关,实在是不想生活中也处处都是足球相关的东西,所以在微博上他关注的大部分人其实都不是足球圈子里的。
什么娱乐博主啊,什么科普博主啊,还有搞笑博主、数码博主、军事博主……
结果在中国队主场3:1击败伊朗队,提前一轮拿到明年世界杯门票的当天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整整二十四个小时,他的主页基本上全都是世界杯出线话题。
不管是否和足球有关的那些博主,都在聊这件事情。
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世界第一运动”。
不过这样的盛况也就持续了一天,等到第二天他首页里还在聊足球的人已经少了很多。
而到今天,他所关注的那些博主该干嘛还干嘛,还在聊世界杯的人可能只剩下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百分之三十里面可能还有一半都是足球圈子里的人,比如和他互相关注的足球记者,体育媒体账号什么的。
躺在床上刷手机的岳航说:“正常啊,毕竟这已经是我们第八次打进世界杯了,大家都习惯了,当然就没那么激动。要不你现在去找当初我们第一次打进世界杯的纪录片感受一下?那才叫一个举国沸腾,九州震动呢……”
中国队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是2005年,这一年包括他、苏巨和池震三个人都还没出生呢。
不光是他们三个,如今这支国家队里,只有王烈和楚狱两个正副队长是出生了的。
他们想要知道中国队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之后,大家是什么反应,都只能通过三十一年前的那部名为《我们出线了》的纪录片来了解。
池震说道:“所以王队说得对。”
“啊?”苏巨很意外,不知道这话题怎么就拐到王队身上去了。
“我们已经习惯于参加世界杯,却不知道为什么参加世界杯。参加世界杯不应该成为我们这支球队的目标。”池震说道。
岳航率先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当初王队给大家宣布明年世界杯目标是夺冠那场会议上,他所说的话?
他当时就是用大家习惯于参加世界杯这件事情做引子,引出了他接下来想要表达的意思。
在自己两位好友若有所思的时候,池震继续说:“……如果王队没有说明年夺冠,那现在我们应该都已经放飞自我了吧?彻底放松下来了吧?反正上届世界杯,拿到出线权之后,我记得自己很开心,然后整个人都松了口气,就好像已经完成目标了一样。但现在,我们……最起码我。”
他指了指自己。
“最起码我一想到明年我们在世界杯上的那个目标,就会告诉自己,别懈怠,继续加油努力。因为我们是要赢得世界杯冠军的。”
岳航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打进世界杯只是开始。”
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中国队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历史时刻,可他参加过四年前的世预赛——虽然那个时候他只是国家队的第三门将,但也不妨碍他和池震有相同的感受。
真的就是有一种完成了某个很重要的任务之后,敞开玩的解脱感。
现如今,他却没有这种想法了。
他能想到的是接下来我们要去世界杯上冲击冠军这件事情。
万里长征只走了一半,怎么可能松懈下来呢?
苏巨明白池震刚才为什么要那么说了:“老实说,当初王队那么讲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觉得他不过是为了装逼,强行在‘爹味’说教而已。但现在还真是这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和没有明确目标不一样。果然,真不愧是王队……这水平就是高!”
池震说:“我不知道后天我们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何指导会怎么安排首发阵容。但无论我是首发还是替补,我都会认真对待这场比赛的。外面都在说这场比赛对咱们已经失去意义了,我不同意。”
他摇着头说。
“对我来说,世界杯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