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拿起电话就打,要给司雨安排三国联军搞服侍。
司雨夺下他电话说:“走吧,我开玩笑呢,喝多了睡觉。”
他非要安排,三人嬉笑打闹一会,最终各回各家。
他们在走廊吵半天,瑶瑶一直躲在自己房里听动静,她的房间和司雨的挨在旁边。
一听他们说话就知道酒喝多了。
等张军走后,瑶瑶跑去卫生间,对着镜子左右打量一番。
出门,鼓足勇气,敲开司雨房门。
自打古爱灵出现后,她就变回空姐,没和司雨联系。
从维也纳回来的航程上,司雨上飞机就睡,恢复被古爱灵吸走的阳气,没机会。
此刻,司雨一个人喝多了,是该尽到空姐服侍照顾的责任了。
“咚咚咚”
司雨穿着短裤打开房门,健硕的身姿和俊朗的面容一片通红。
喝酒喝多就是这样,全身发红。
瑶瑶面色羞红,直接进门,扶着司雨胳膊说:“是不是喝多了,我帮你冲杯茶解酒。”
没等司雨说话,踩着高跟鞋的小脚轻轻把门推上,“咔哒”。
把司雨拉到床上,转身找茶叶包冲茶。
司雨抽出一颗烟点上,靠在床头看她忙活。
烟抽完,茶也泡好了。
“喝了多少酒喝成这样,”她坐在司雨身边,羞答答的,白嫩的小手摸上司雨脸庞,“呀,好烫。”
“嗯,喝的有点多,我喝多是这样,”司雨感觉身上黏糊糊的,不舒服,“我去洗个澡。”
她马上站起来往卫生间走:“我去帮你放热水。”
有人服侍的感觉真得挺好。
她的服务比其他女朋友都专业,毕竟是空乘嘛。
当司雨站在卫生间花洒下的时候,她又主动在门外羞答答说:
“我进来帮你洗吧,我怕你喝多摔跤。”
想的挺周到,服务也主动,让人很难拒绝啊。
他可是经不起诱惑没有底线的小司机。
他没说话,瑶瑶也没等他回答,只当默许,穿着浴袍走进来。
站在司雨背后,两只柔嫩的小手,帮他洗刷刷。
刷着刷着,被古爱灵掏空的身体感觉又行了。
只拽了下她手臂,她就很主动的蹲下来。
水花当头淋下,打湿她满头秀发
翌日,2月13日,正月二十日,早餐中餐一起吃。
吃完,张军和周厚姿把司雨一行人送到机场,挥手告别。
海外之旅,彻底结束。
云雨号挥动银色翅膀,飞回三鸭。
国内的情况,正如大家知道的,全国戒严。
工厂停工,学校上网课,公司居家办公。
绝大多数人被关在家里,门都不能出。
只有社区人员、物资保障人员和挂着通行证的机构人员才能出入。
绿色的健康马,将伴随大家三年。
盒酸检测,将成为日常。
所有公司80的业务,陷入停滞。
但,思雨文化,依然如火如荼!
仙涛,纺织产业园,汉唐文化工厂。
二十天过去,这里已焕然一新,规模扩大许多。
普通一次性口罩生产车间,从最初的两条生产线,扩展到两个大车间。
又扩展到当下的四个大车间。
仙涛县政府,把县里能找到的闲置二手口罩生产设备,全部搬到这里,组成两个大车间。
这两个车间的设备参差不齐,80属于半自动,生产效率只有全自动的65左右。
四个车间,每天三班倒生产22个小时。
只留两个小时让设备休息,保养设备。
每天可以产出普通一次性口罩440万片。
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无纺布原料供应,有预先屯留的两个车间的口罩零部件。
零件足够开足马力生产五个月。
还没完,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刚刚运到,是田伯光年后增定的。
生产设备厂家也接到当地政府命令,特事特办,开足马力生产。
不仅给汉唐文化发货,也给其他厂家发货。
之江、粤东等地有多个厂区都在抢购生产线,要上马开工。
大家都预判到,风波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口罩将是长期刚需。
这三个车间设备到位后,产能能飚至日产880万片。
当下已是全国最大的口罩生产基地,新车间开工后,更牢牢坐实全国第一的位置。
普通车间旁边,是无菌大车间。
里面有四条全自动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两条全自动n95生产线。
依然每天生产22小时,每天产出医用口罩45万片。
普通车间可以放十条口罩生产线,这里只放了六条,剩下的位置留给防护服生产线。
还有一周左右,军工企业际华生产的防护服生产线就能抵达仙涛,开工生产医疗防护服。
汉唐文化工厂,已成全国闻名的口罩生产基地。
成为风波中的战略级生产基地。
源源不断给湖城人民送去普通口罩,给医护人员送去医疗口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到省委省政府,下到仙涛县政府,对工厂给予高度重视。
县政府成立工作组,驻点工业园办公,为工厂服务,确保生产稳定。
这是政治任务,不容有失。
工作组里,不仅有仙涛政府的官员,还有指挥部物资组的官员。
专门的绿色服务通道,从仙涛工厂到湖城,一路畅通无阻。
一个卡车车队,每天往返通道,把生产出来的口罩,送往湖城,再分配到各小区和医院。
指挥部不禁感叹:
幸亏有仙涛工厂,不然,要怎么熬啊。
当下,不仅确保湖城无虞,还有余力支援隔壁省最紧缺的医疗口罩。
仙涛工厂生产的医疗口罩,是市面上的抢手货。
全国其他医疗口罩生产商,只有10可以开工,开工也没办法确保全部产能。
要么缺无纺布原材料,要么缺口罩零配件。
唯有仙涛工厂,啥都不缺,每天22小时开足马力生产。
堪称全国唯一的奇葩,闪耀全国。
指挥部给予汉唐工厂高度评价,高度肯定其成绩和贡献。
多次暗示工厂和公司,日后将论功行赏。
思雨文化,在司雨飞回三丫当天,向省委省政府表示:
“赠送价值一个亿的医疗口罩、防护服;捐赠一亿现金当做抗议资金;
并将成立专项基金,安慰在风波里因公牺牲的医护人员,每人86万。”
这是思雨文化的无偿捐赠,是身为湖城互联网扛把子企业的社会责任当担。
当下,已有多家楚江省的头部企业,做出捐赠举动。
基本上全是央国企,包括:东风集团、湖城金控、楚江交投、各大银行、葛洲坝集团等。
捐赠品包括现金和抗议物资。
捐赠现金最多的是东风集团,达5000万。
民营企业里面,楚江民营老大卓尔集团,捐赠现金和各项物资,合计6000万左右。
劲牌公司,赠送5000万现金,以及价值5000万的自产中药颗粒预防饮品。
泰康保险赠送现金3000万,以及每位医护人员20万保额的保险。
均瑶集团赠送1000万抗议物资。
等等等等。
思雨文化赠送的医疗口罩属于抗议物资。
普通医疗口罩,算15元一个。
n95口罩,算4元一个。
仙涛工厂每天产出的医疗口罩45万片,价值在110万元——捐赠物品算价值时,都按市场售价算。
已经生产了二十多天,前面一周比较少,后面产能慢慢提上来。
顶峰产能就是当下的45万片。
等防护服生产线就位后,一套防护服价值80元左右,一天生产5000件,价值40万。
再往后面生产,一天价值150万,一个月是4500万。
相当于前面70天的医疗物资产能,全部无偿捐赠。
一位牺牲医护人员,赠送86万,是按湖城平均工资算的:
湖城年平均工资是86万,赠送十年平均工资,86万。
司雨做出这个捐赠,因为看到新闻,“吹哨人”李医生刚刚牺牲。
还有接近十位医护人员也因公牺牲。
每位牺牲者86万,定向赠送给医护人员家庭。
这一块总共要捐赠多少不好说。
一个人86万,按目前来算,十个人左右。
万一风波扩大,人越来越多呢?
司雨没管,印象中因风波牺牲的人不多,具体数字没印象,应该要不了多少。
反正一个人捐86万,有多少捐多少。
再加上捐给政府的一亿现金,和抗议物资。
思雨文化,立刻成为风波里,捐赠财物最多的企业——比央企都多。
指挥部非常感激,专门把高元明喊去感谢。
市长握着高元明双手,连声感谢:
“感谢思雨文化的捐赠,感谢思雨文化的贡献,感谢司董,请允许我代表湖城人民向他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带着市长的殷切感谢,高元明走出指挥部。
路上无论碰到谁,都热情和他打招呼,竖起大拇指。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震惊和钦佩,言谈举止无比尊重。
这是对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大公司的尊重,发自内心深处。
思雨文化,按账面实力,在楚江民营企业里排第四。
却是全湖城捐赠最多的企业,比央国企捐的都多。
这是担当,是良心。
而且,他家还早早预判到口罩急缺的情况,逐步建成日产几百万片的口罩工厂。
要没有这座工厂,简直不敢想象当下的局面有多困难。
官员们的尊敬尊重,让身为思雨文化代言人的高元明飘飘欲仙,心情万分激动。
这是金钱、地位换不来的东西。
为之万分骄傲自豪,胸膛里面热乎乎的,身子骨都轻了两分。
下午四点,楚江传媒公众号发布思雨文化"白衣守护、生命之光"的捐赠启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