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府是谁在管?"
"为何沙定洲还要亲自去督运?"
心有所感的安邦彦呼吸急促,声音都不自觉的出现了一丝颤抖。
冥冥之中他隐隐有种直觉,他似乎知晓了那贵阳城中的巡抚李枟及其麾下的总兵秦民屏为何敢"倾巢而出"了。
"应该是乌撒府的土官安铨"
提及这位与他们水西安氏颇有渊源的宣抚使,在场的夷人们神色均是复杂了起来,就连性格急躁的安武功都微微眯起眼睛,不自觉放缓了呼吸。
三年前,朝廷在平定"奢氏之乱"后,黔国公沐昌祚不顾病入膏肓的身体,亲自兵临乌撒府,逼迫与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眉来眼去的安效良畏惧自缢。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乌撒府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自古以来便被当地夷人所掌控,沐昌祚虽然解决了"贼首"安效良,却无余力对其改土归流,只能象征性的委任了一名土官,对当地的夷人采取"羁縻"政策。
换言之,乌撒府的掌控权,还握在当地夷人的手中。
不仅如此,仅仅两三个月过后,由黔国公沐昌祚所扶持的土官便是突然因恶疾暴毙身亡,接替其位置的便是由当地夷人"推举"出来的安铨。
说起来,这安铨似乎是安邦彦的本家侄子?
"安铨在镇守澄江府?"
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本就心有所感的安邦彦顿时恍然大悟,只觉这一系列的"扑朔迷离"终于有了答案。
对于他那个"本家侄子",他可是知根知底,熟知其脾气秉性。
在"瞻前顾后",以及"贪生怕死"的秉性特点上,安铨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有八九,那安铨是因为某些原因,已经倒向官府了。
难怪贵阳城中的巡抚李枟及总兵秦民屏敢倾巢而出,这摆明了是知晓西南战事有变,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分"蛋糕"了。
换言之,曲靖府外那些看似困兽犹斗的叛军们即将迎来灭顶之灾,朝廷后续的援军也即将赶到,贵阳城中的汉人们根本不担心他们水西土司的"单打独斗"。
"快,将安位控制起来。"
"并且派人跟水东宋氏说一声,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转瞬之间,自诩看透事情本质的安邦彦便在一阵哗然声中,表情惊恐的吩咐道。
多亏他老谋深算,否则还真有可能瞧不出来李枟等人的阴谋诡计,继而自投罗网。
想到这里,安邦彦脸上便是露出了阴森森的笑容,全无计划落空的失败感。
"阿爸?"
"大长老?"
"这是何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啊"
不同于"老谋深算"的安邦彦,包括其长子安武功在内的夷人纷纷面露不敢置信之色,对其决定表达了不解。
为了这一日,他们水西安氏终日厉兵秣马,整军备战,这眼瞅着就要到了"收获"的时候,被他们视为"主心骨"的安邦彦却主动打起了退堂鼓?
"尔等愚蠢!"
"难道还没有瞧出来,汉人是在等着我等自投罗网吗?"
耳畔旁的呼喊声很快便将安邦彦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其恨铁不成钢的咆哮声也随之在官厅中炸响。
"动动你们的脑子,"转瞬之间,安邦彦的神色便晦暗不定起来:"那沙源和普名声都在书信中明说了,其麾下大军攻城不利,只能等待后续的军械物资。"
"这都多少天了?假若安铨有心操持,岂能连转运军械物资这点小事都办不妥当,甚至逼迫沙源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回去督运负责?"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已然有夷人长老意识到了"隐患"所在,脸上的不解和惊怒转换为若有所思,距离安邦彦最近的安武功虽然仍是一头雾水,但瞧身旁的长老们各个如临大敌,便也悻悻的闭上了嘴巴。
"大长老的意思是?"
"不错,安铨极有可能已经投靠了官府。"未等麾下的心腹说完,安邦彦便沉闷点头。
"大军攻城不利,朝廷的援军又在路上,那安铨或因此萌生退意,转而主动投向官府,获取一条生路。"
听到这里,安武功的脸上终是露出了一丝明悟:"也就是说,曲靖城外的大军们永远不可能等到用以破城的军械物资了?"
"不仅如此,朝廷后续的援军很有可能也快到了,否则贵阳城中的李枟和秦民屏不至于自乱阵脚,主动派遣两万士卒援滇。"略带欣慰的瞧了一眼有所长进的长子后,安邦彦又紧接着分析道:"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那李枟和秦民屏等人还巴不得咱们动手。"
"如此朝廷大军便能在解决了曲靖城外的叛军之后,名正言顺的对咱们水西安氏动手!"
说到最后,在场的夷人们纷纷面露惊骇之色,就连安武功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喘着粗气,唯有安邦彦自顾自起身,看向贵阳府城的方向,口中喃喃自语:"咱们的巡抚大人,还真是个聪明人呐"
"那安邦彦是个聪明人,绝不会轻举妄动的。"
距离水西老寨不过百里之遥的贵阳城中,贵州巡抚李枟正立于自己的书房中,故作镇定的安慰着麾下的布政使以及留守贵阳的将领们。
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已是在暗中结盟,随时有可能打破僵局,兵临贵阳城外。
此等情况下,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以退为进,学那武侯诸葛亮唱一出"空城计",如此说不定还能起到奇效。
"大人,话虽如此,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呐"
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身着绯袍的左布政使便哭丧着脸抱怨道。
贵阳城中的兵力本就不多,总兵秦民屏又带了两万精锐走,假若那安邦彦真的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又该如何护住这贵阳城中的军民百姓?
"怕甚,朝廷大军旬日便到,曲靖城外的叛军们蹦跶不了几日了。"
"即便贵州境内的土司们真的狗急跳墙,"说到这里,贵州巡抚李枟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城中有秦总兵亲自操持训练的精锐们坐镇,还怕坚持不了十天半月?!"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