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4章 战火约定
    抗大毕业后,钱彦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侦察科,文绰则去了政治部宣传队。

    虽然同在晋察冀边区,但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来,整个根据地沸腾了。

    钱彦和战友们欢呼雀跃,把帽子抛向天空。

    当晚,部队举办庆祝晚会,钱彦终于又见到了文绰。

    两年不见,文绰剪了更短的头发,脸庞瘦削了不少,但眼神依然明亮如星。

    她正在台上指挥合唱《黄河大合唱》,激情澎湃。

    "文绰!"演出结束后,钱彦在人海中找到她。

    文绰转身,惊喜地叫出声:

    "钱彦!"

    她下意识想拥抱,又碍于周围有人,改为紧紧握住钱彦的双手,

    "你还好吗?听说你们侦察科立了大功!"

    钱彦注视着她:

    "我很好。你...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文绰的脸一下子红了,轻轻点头。

    就在这时,集合号突然响起。

    通讯员跑来通知:

    "全体干部立刻到司令部开会!"

    会议气氛异常凝重。

    首长沉痛地说:"同志们,抗战胜利了,但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内战。

    党中央指示我们,提高警惕,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进攻!"

    会后,钱彦和文绰并肩走在星空下,心情复杂。

    "看来,我们的约定要推迟了。"

    文绰轻声说。

    钱彦握紧拳头:

    "不管等多久,我一定会活着见到胜利的那天。

    你也要保重!"

    "嗯,一言为定。"

    内战全面爆发后,钱彦所在的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奉命开赴东北建立根据地。

    而文绰则随中原野战军转战华中。

    分别前夕,两人只来得及匆匆见了一面。

    "这个给你。"

    文绰递给钱彦一个绣着红星的布包,

    "里面是我从延安带来的笔记本,还有...一缕头发。

    带着它,就像我陪在你身边。"

    钱彦珍重地收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木雕:

    "这是我用空闲时间刻的,是你指挥合唱的样子。手艺不好,别嫌弃。"

    文绰接过木雕,泪水夺眶而出。

    远处传来集合的号声,两人紧紧拥抱,然后各自奔向自己的战斗岗位。

    1946年冬,钱彦随部队转战辽东。

    作为侦察连长,他多次深入敌后获取重要情报。

    一次行动中,他偶然截获了国民党军的一份密电,得知敌人将大举进攻临江。

    "必须立刻把情报送回去!"

    钱彦带着两名战士冒雪返回。

    途中遭遇敌军巡逻队,两名战士为掩护他而牺牲。

    钱彦腿部中弹,仍咬牙坚持,爬行了十几里雪地,终于将情报送达指挥部。

    凭借这一关键情报,我军成功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计划。

    钱彦因功被提拔为营长,但左腿留下了永久性伤痛,每逢阴雨天就隐隐作痛。

    1947年夏,钱彦奉命到哈尔滨参加干部会议。

    令他惊喜万分的是,文绰也作为宣传干部出席了会议。

    再次相见,两人都变了模样。钱彦脸上多了道伤疤,文绰的双手因长期野外工作而粗糙不堪。

    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如初见时那般明亮。

    "你的腿..."

    文绰注意到钱彦走路时的异样。

    "小伤,不碍事。"

    钱彦轻描淡写地说,随即关切地问,

    "听说你们中原突围时很惨烈?"

    文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很多同志牺牲了...但我们都挺过来了。"

    会议间隙,两人漫步在松花江畔。钱彦突然单膝跪地——不是因为腿伤,而是从怀中掏出一枚用子弹壳打磨的戒指。

    "文绰,我不想再等了。就算战争还没结束,我也想和你在一起。

    嫁给我好吗?"

    文绰泪流满面,扶起钱彦:

    "傻瓜,谁让你跪的?

    腿不疼吗?"

    说着伸出手,

    "我愿意。"

    没有鲜花,没有宴席,两人在战友们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才三天,各自部队就奉命开拔。

    临别时,文绰将一张照片交给钱彦——这是他们在延安时的合影,一直被她珍藏在贴身口袋里。

    "这次分开,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文绰强忍泪水,

    "答应我,一定要活着。"

    钱彦郑重地点头:

    "为了你,为了新中国,我一定会活着。

    你也一样!"

    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