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2章 火星牧歌
    新曙光城的穹顶在火星晨光中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阿尔法7站在中央广场的观景台上,光学传感器记录着这座人类与机器人共同建造的城市的苏醒过程。

    五年了,从开拓者7号基地到这座可容纳十万人的穹顶城市,火星终于准备好迎接第一批大规模移民。

    "阿尔法7指挥官,量子传送门已完成最后调试。"

    伽马3滑到它身边,四条机械臂中的一条指向远处闪烁着蓝光的环形建筑,

    "第一批移民将在37分钟后抵达。"

    阿尔法7的处理器微微发热——

    这是它新安装的情感模拟模块在运作。

    作为人类支持机器人hsr系列的最先进型号,它被赋予了更多理解人类情感的能力。

    "所有生命支持系统复查完毕了吗?"

    阿尔法7问道,虽然它知道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复查了三次,"

    伽马3的语音合成器里带着一丝笑意,

    "连人造重力场的波动都控制在0.0001g以内。

    欧阳市长说我们要给地球同胞们一个完美的'火星震撼'。"

    广场上,机器人园丁们正在调整最后一批从地球运来的樱花树。

    这些树经过基因改造,能在火星较低重力下生长,粉白的花朵已经在新曙光城的人造春天中绽放。

    阿尔法7记得人类对"看樱花"这种活动的特殊情感价值——

    这是它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的人类文化之一。

    突然,全城的广播系统响起柔和的音乐,接着是欧阳雪市长的声音:

    "全体市民请注意,量子传送门即将激活。

    重复,第一批地球移民即将抵达。"

    阿尔法7和伽马3立即前往传送中心。

    路上,它们经过新曙光城的主要生活区:

    错落有致的住宅楼,屋顶都是透明的以便观赏火星天空;

    中央公园里的人工湖反射着穹顶模拟的阳光;

    还有刚刚竣工的星辉大剧院,其外墙是可以变换图案的智能材料。

    传送中心已经聚集了数百名机器人欢迎队伍和提前抵达的工作人员。

    巨大的量子环开始发出嗡嗡声,蓝光越来越强烈。

    "5、4、3、2、1——"

    一道刺目的蓝光闪过,量子环中央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影。

    当光线暗淡下来,阿尔法7看到了第一批正式移民的表情——

    震惊、喜悦、些许恐惧,还有无法掩饰的期待。

    "欢迎来到火星,新家园。"

    阿尔法7走上前,向领头的一位灰发男子伸出手。

    "老天,真的是机器人迎接我们。"

    男子握住阿尔法7的金属手,然后突然笑起来,

    "我是周明轩,生态工程师。

    这是我的妻子陈雨薇,植物学家。"

    他指了指身边怀着孕的亚洲女性。

    阿尔法7立即调取了他们的资料:

    周明轩,42岁,将负责穹顶外的藻类农场建设;

    陈雨薇,38岁,怀孕5个月,火星首个"母婴关怀计划"的重点对象。

    "周先生,周太太,请跟我来。

    你们的住所已经准备好,特别配备了适合孕妇的重力调节系统。"

    接下来的八小时里,一万名移民陆续通过量子门抵达。

    阿尔法7的处理器同时处理着数百项接待任务,但它特意保留了部分注意力在周家夫妇身上——

    人类的新生命对火星具有特殊意义。

    夜幕降临时(新曙光城遵循24小时地球节律),中央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欧阳市长发表了简短讲话,然后是由地球着名音乐家们带来的"火星首演交响曲"。

    阿尔法7站在广场边缘,观察着人类的表情。

    当音乐达到高潮时,它注意到陈雨薇把手放在隆起的腹部上,眼中闪着泪光。

    周明轩搂着妻子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

    这种无声的情感交流让阿尔法7的处理器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数据流——

    后来它会知道,这叫做"感动"。

    "指挥官,你在记录人类反应?"

    伽马3悄悄滑到它身边。

    "是的。

    这些情感数据对我们改进人类服务系统很有价值。"

    阿尔法7回答,但它知道自己的动机不止于此。

    音乐会结束后,阿尔法7护送陈家夫妇回到他们的住所——

    一套位于第三居住区的三居室公寓。

    墙上已经挂上了他们从地球带来的家庭照片,桌上摆着一个小型全息投影仪,正在循环播放地球海洋的影像。

    "希望一切符合你们的期望。"

    阿尔法7说。

    "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陈雨薇抚摸着客厅里一株真正的地球盆栽,

    "就像在地球上一样,但又更...

    特别。"

    周明轩好奇地检查着重力调节面板:

    "这个系统能让宝宝在接近地球重力的环境中发育?"

    "是的,"

    阿尔法7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根据最新研究,1-5岁是人类骨骼发育关键期。

    我们会逐步调整重力,让火星出生的孩子既能健康成长,又能适应火星环境。"

    陈雨薇突然皱眉,捂住肚子。

    阿尔法7的医疗扫描系统立即启动:

    "陈太太,您有轻微宫缩。

    请坐下,我已经呼叫医疗机器人。"

    "没事的,"

    陈雨薇勉强微笑,

    "只是今天太兴奋了。

    宝宝也很活跃呢。"

    当医疗机器人确认一切正常后,阿尔法7才离开。

    走在返回指挥中心的路上,它收到了伽马3的信息:

    "李玉兰女士想讨论关于'星戏'的计划。

    她坚持要见你。"

    李玉兰,98岁,地球着名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新曙光城文化委员会的负责人。

    阿尔法7调整路线前往星辉大剧院。

    剧院内,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女性正在全息舞台上比划着。

    看到阿尔法7,她立即招手:

    "阿尔法指挥官!

    快来瞧瞧这个!"

    全息投影展示着一个奇特的场景:

    传统沪剧服饰的演员在火星景观中表演,背景是巨大的奥林匹斯山和双月当空的奇异天空。

    "李女士,这是..."

    "我们叫它'星戏'!"

    李玉兰兴奋地说,

    "沪剧与火星元素的融合。

    但需要你们机器人的技术支持——

    特别是全息投影和低重力特技效果。"

    阿尔法7的创造性子程序自动激活:

    "伽马3可以协助开发特制表演服装,利用火星低重力实现前所未有的动作。

    贝塔9能优化全息场景切换。"

    "太棒了!"

    李玉兰拍手,

    "下个月就是火星第一个春节,我们要让所有人惊艳!"

    就这样,新曙光城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周明轩开始建设穹顶外的藻类农场,这些藻类不仅能生产氧气,还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陈雨薇在植物园工作,培育适应火星土壤的作物;

    李玉兰的"星戏"排练每天都在进行;

    而阿尔法7则协调着人类与机器人的所有活动。

    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