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6章 炸丸子 过除夕
    回去路上沈玉姝时不时抬眼瞅瞅顾氏,倒是没想到顾氏还是个辣椒脾气。

    瞧着她脸色不好遂小声劝道:“娘,您以后别发那么大火气,小心身子,胡氏那种人我能应付。”

    “娘又不是纸糊的。”顾氏抿嘴一笑,在大青村生活这么多年,就算起先不会吵架看也看会了。

    “没想到您这么厉害呢,难怪爹被你治得服服帖帖。”沈玉姝小声嘀咕。

    沈玉兰也佩服的紧,她长这么大还从没见二婶和谁红过脸,没想到这么厉害。

    “哼,要不是你王婶子,我还不知道呢。那胡氏居然为难你们两个小姑娘。

    你也是,大庭广众的,女儿家的脸面还要不要。”

    “是王婶子给您报的信?回头得好好谢谢她。

    您不知道那胡氏说话多难听,不信问大姐,我可是一忍再忍的。”

    沈玉姝一把拉过沈玉兰为自己证明。

    沈玉兰点头,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重点是胡氏不依不饶,沈玉姝不得已才开口反击的。

    这大姐是懂告状的,完全抓住重点。

    顾氏听完直觉胡氏脑子有病,以前好歹在人前还顾忌脸面装一装。

    如今这是怎么了?该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胡氏确实有些受刺激,因着伤寒的事她在家说了几句沈家的不是,为此儿子居然对她好一顿埋怨。

    说什么不能背后道人是非不是君子所为,她一个农家妇人做什么君子。

    还说沈家那样做是对的,若是之前村民注意些也不至于传染那么多人。

    这自古婆媳关系难处,还没进门儿子就和她离心,进了门还了得。

    本来她就看不上沈玉姝,觉得配不上她儿子,如今看来是更不行了。

    还有前两天进城坐牛车她也在。

    一家人穿的整整齐齐一看就是新做的衣裳,里头的棉花都是暄起来的。

    再看看自己身上穿的都是三年前的旧衣了。

    为了供儿子读书她已经三年没裁过新衣,心里更不是滋味。

    不是说沈家穷的都快吃糠咽菜了?哪来的银钱做新衣裳?

    这边沈老太太看着回来的三人脸色都有些不好,问了才知道发生了何事。

    她瞥了一眼窝在灶前烧火的小孙女。

    奇道,真是和以往不同了,居然敢一个人在外面和人呛起来。

    “胡氏那种人欺软怕硬不必搭理她,以后再遇到她,记得回家喊人。

    你们年纪不小了,为了那种人搭上自己的名声不值当。”

    “知道了,奶奶。”姐妹俩嘴上应着。

    沈玉姝却觉得打不过的小孩子才会回家喊大人帮忙。

    她前世活了快三十,加上这辈子都能赶上老太太的年纪了还能对付不了一个泼妇。

    沈玉兰捏碎豆腐掺到早就拌好的肉馅里。

    沈玉姝看她又放了些调料搅了搅就准备上手抓丸子,起身将人拦下。

    “大姐,再放两个鸡蛋两勺淀粉,口感会更好。”

    沈玉姝自顾自往里磕了两个鸡蛋,又往里加了两勺淀粉,快的沈老太太都来不及阻止。

    她拿过筷子一边搅拌一边说,“大姐,这肉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再分几次倒水,到这个状态就可以了。”

    这些在现代是常识,在这里人们吃饱都成困难,过年有肉吃就是好日子,也不讲究这些。

    沈玉兰一手一个丸子滑到锅里,炸成金黄色用竹漏勺捞起来,捏一捏确实和以前的不同。

    软软弹弹

    这肉丸用的还是上次拿回来的鲜肉,做好只得了两碗,省着点吃也就够吃个两顿的。

    “奶奶,您快尝尝,这次的丸子特别好吃?”

    沈玉姝捏起一个丸子亲自喂到沈老太太嘴里。

    她刚才可看见了,要不是她手快,这老太太一准拦着她。

    沈老太太嚼了两下,不由点头,果然外酥里嫩也有嚼劲。

    “好吃吧,听我的准没错,大姐,你也尝尝。”

    “嗯,是比以往的好吃些。”沈玉兰两眼发亮。

    “加了鸡蛋肯定好吃,那鸡蛋可是留着给你娘补身子。”

    沈老太太还是有些不高兴,这孙女变是变了,怎么变得有些败家了。

    有肉丸子吃就不错了还要加鸡蛋。

    除夕,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男人不管老小要早起祭祖,女人则忙活年夜饭。

    其他的饭菜已经提前做好了,今天主要就是包饺子蒸馒头。

    沈家是外来户不用上后山坟地祭拜。

    那天她还骂胡氏是后山爬出来的,回家了才想起这个事。

    暗暗记在心里以后得改了可不能再骂错。

    沈家男人早早起床洗漱打理好自己,在前院堂屋摆好贡品和香烛纸钱,上香磕头。

    沈老爷子和往年一样,和祖宗絮叨了一会儿今年的情况。

    再求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最后烧纸磕头。

    沈玉姝他们几个孩子吃完早饭领了贴对联的任务。

    拌好的浆糊一遍遍刷到大门上,由目前个子最高的沈宁柏贴对联。

    沈玉姝做指挥退到街上看正斜,“大哥,右边的低了,再往上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请大家收藏: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沈宁柏不由往上提了提,“齐了吗?”

    沈玉姝用她二点零的视力比了比两边,“可以了。”

    隔壁夏氏带着儿子也出来贴对联。

    沈玉姝笑着打招呼,“婶子,家里的事都忙完了吧。”

    昨天下午沈玉姝送了一碗炸丸子,一半荤一半素。

    夏氏一看就知道这是顾氏是为了她报信的事。

    连说都是邻里顾氏太客气了,收下丸子回了一份自己做的糖饼。

    “事还多着呢,哪有忙完的时候。”

    两家聊了几句贴完对联便各自回去了,事情确实很多,不到初一那天是忙不完的。

    家家户户上空飘出肉香,过年即便家里再穷也要割上二斤肉。

    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孩子,不仅能吃到肉还能收到压岁钱。

    尽管压岁钱保不住,但这份喜悦确是实实在在的。

    沈玉姝看着沈家门头空荡荡的没挂灯笼,现做是来不及了,寻思着做个把玩的滚灯。

    她看向端着浆糊进门的沈宁嘉,“宁嘉,你想不想要灯笼?”

    连着已经跨进门槛的姐弟几人齐齐回头,眼神里全是期待。

    “阿姐会做?”

    “嗯,复杂的不会,只会个简单的。”沈玉姝点头。

    “好啊,只要是二姐做的都好看。”沈宁言举双手赞成。

    “那好,宁嘉,你去把半夏也叫来,宁言去拿柴刀咱们先去砍竹子。”

    “大哥,你认得竹子长了几年吗?要三年的竹子才能用。”

    “嗯,认得”沈宁柏回道。

    顾氏几人听到外面吵吵嚷嚷,出来就看到一人手里抱根竹子。

    “婶娘,大娘,沈奶奶。”半夏放下竹子挨个和从厨房出来的长辈们打招呼。

    “哎,半夏来了。”顾氏应了半夏的话,转而问起几个孩子,“你们砍这么多竹子做什么?”

    “娘,阿姐说要做灯笼呢。”沈宁嘉抹了把头上的汗,头一个回道。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请大家收藏: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