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8章 灾情恶化
    那个年轻的太监听到有人来了,微张开眼睑瞧了瞧。

    见是刘枫到来了,遂起身站了起来,对着刘枫笑了笑:

    “原来是刘大人回来了,刘大人可还记得我吗?”

    “你是?”

    刘枫看了看眼前的那个太监,觉得有点眼熟,可是一下子却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我是伍德啊,上次你在洛阳领取这柴桑令的官服印绶时,就是我给你领的路啊!”

    见刘枫居然没认出他来,那太监于是提醒道。

    “哦!想起来了,原来是伍公公啊!

    幸会!真是幸会啊!

    上次还真是多亏了公公的带路,不然我当时人生地不熟的,还真不知道去哪办理手续呢!

    这次公公来了我这里,可得多盘桓几天,让我尽尽这地主之宜才是!”

    经他这么一提醒,刘枫终于是想起来了,眼前这人正是当初在章台时,带他去办理手续的小太监,只是这一年多不见,变化倒也是有点大。

    再加上当初只把他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太监,没有太过于去在意他。

    不成想,这次却是他来向自己传旨。

    “多谢大人的盛情!刘大人相邀,小人又岂敢不应许?

    只不过,这次我也是受了张侯所托,带着皇命来的。

    刘大人,你还是先准备接旨吧!”

    面对刘枫的好意,伍德倒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对方虽然只是一个县令,可却是张让看重的人。

    以后飞黄腾达只怕是早晚的事了,所以倒是不敢怠慢。

    “哦,对对对,先接旨,这个可不能怠慢啦!”

    对于这次朝廷下来的旨意,既然是好事,刘枫倒是有些期待起来。

    摆好香案,刘枫和戏志才在案前大礼参拜。

    “皇帝陛下昭曰:

    柴桑县令刘枫,忠君体国,平定境内蛮人叛乱有功。

    又于灾年确保粮食不减立,与社禝亦有功,特擢升为柴桑太守,钦此!”

    “谢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过后,刘枫与戏志才爬了起来,从伍德手中接过了圣旨。

    “刘大人,恭喜啦!”

    伍德收起了圣旨,将它交给了刘枫。

    “托福,还要劳烦伍公公来跑这一趟,呆会一定要好好的喝一杯才是,顺便带些土特产回去。”

    刘枫接过了圣旨:

    “不知此次提拔我做柴桑太守,朝中有没有什么不愉快的声音?”

    “刘大人放心,这次擢升刘大人是在朝会上能过的,各位大臣们都是同意了的。

    这是大人的功劳所得,所以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好的流言。

    只不过,至于圣上的规矩,刘大人你懂的。”

    听到刘枫说有土特产可以拿,自然知道所谓的土特产是什么意思。

    所以对于刘枫的疑问,倒也是非常乐意的转告一些,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给他。

    得知自己这官是经过了朝堂的,刘枫是安心了不少。

    不过对于汉灵帝所谓的规矩,着实是让人恶心了些。

    没办法,能把给下面人升官当成买卖来做的,也没谁了。

    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饭食,同时命人去山寨,把给这个月需要进贡给张让,还有皇帝的红薯与玉米运过来。

    另外刚得到的那三块马蹄金,也准备给张让送去一块。

    没办法,现在还得抱着他的大腿。

    不管怎么说,有他在朝中暗地里帮自己一把的话,总是会少许多麻烦事的。

    再说,现今阶段,除了他,自己也没有其他比他更好的大腿可抱。

    好好的招待了一番后,刘枫送走了伍德。

    临行时,送了一个小口袋给他,里面足足有十金。

    毕竟只有把这些小鬼给打发好了,他们才不会给你使绊子。

    不是有句话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嘛!

    当然,交好了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能帮到你一下。

    有时,小人物的能量也是不可小觑的。

    ......

    蛮人家眷迁徙的事情,一直持续了两个来月,才逐渐的完成,等最后一批蛮族的家眷从大山里面搬出来时,这次入侵豫章和柴桑的蛮人,以及其族人才算是全部给迁下山。

    同时柴桑的人口,也因为这次蛮人的搬迁,一下增加了两万多人。

    这样一来,整个柴桑的人口总算达到了三万人啦。

    勉强算是有了些人气,不至于到处都是一片荒芜的景象。

    当然,人倒是迁出来了,不过要让这些蛮人归心,还是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如今成为柴桑太守了,很多事情办起来也就变得方便起来了。

    虽然以前也是一样的做事,不过毕竟级别不相称,总是有些束手束脚的感觉。

    修渠挖井是这个冬天最主要的事情。

    没办法,在刘枫的记忆中,接下来的几年里,旱灾好像一直没怎么停过,总是会隔三差五的发生。

    所以修整水利设施总是没错的。

    至少,不说粮食增产,最起码也要保证不会有太大的减产吧。

    再者,那些蛮人迁出了山,他们生活所需的口粮还得要刘枫支应着。

    总不能让他们光吃饭不干活吧?

    只有让他们动起来,才能更好的与汉民融合。

    也只有他们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才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

    当然,前提是不能太苛刻的去对待他们。

    ......

    时间奔腾不息,缓缓地向前,迈进了光和六年。

    大汉朝也从此进入了多事之秋。

    现在已经是三月了。

    自从正月开始,就没再下过雨了,许多的田地因为缺水而无法耕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柴桑东边的彭蠡泽,还有西边云雾泽的水面缩减了一半不止。

    因为湖水的减退,倒是造就了一片宽达三千来步的滩涂地。

    见到以前的田地无法耕种,刘枫于是便组织人员,将湖边的滩涂地全部开垦了出来,种上的水稻。

    虽然种植面积小了许多,不过,这些滩涂地因为是湖底沉积的淤泥,肥力还是很足的,这样最起码还能保证有一个不算太差的收成。

    至于那些无法种植的稻田,刘枫也没有去浪费,而是种上了耐旱的豆菽。

    因为去年冬天打了井,多少还是可以浇灌一下,这样总好过了让其抛荒。

    同时,刘枫也把山里面红薯、玉米、土豆等刘枫自己带来的作物,也相就的将种植面积加大了。

    因为山里面的隐蔽性相对要好上不少,所以在平时外面人不会到达的几个山头上,所有的空地都是种满了各式的作物。

    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多一些产出,在必要的时候,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这一段时间以来,刘枫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一丁点空闲都没有。

    在天地之威下,人如果再稍有懈怠,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就将会是极其恐怖的。

    有时只要努力一下,结果就会天差地别。

    等到轰轰烈烈的开荒春种完后,刘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

    去年征募了三百的兵员,不过那时整个柴桑才只有六七千人,三百的兵员已经算是极限了。

    而现在,因为迁了蛮人下山,人口一下增加到了三万多,那原本的三百兵员,自然无法再胜任治安的维护要求了。

    自刘枫的征募令一发出,汉民应募者全部是蜂拥而至,激情高涨。

    因为有了去年的那些福利榜样,所以应募者的热情是非常地高。

    而那些蛮人,刚开始时对于征募令还是有些抗拒的。

    可当看到了汉民的应募热情后,也开始改变了想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了进来......

    喜欢纵横河山请大家收藏:纵横河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