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秋收和囤货
    "闺女,快起来了!"张大妮在院子里大声喊,"上工要迟到了!"

    荞麦揉着酸痛的腰,酸痛的胳膊,脸上的伤口火辣辣的疼,慢慢爬起来,昨天掰了一天玉米,手上都是水泡。院子里飘来玉米粥的香味,还有油炸饼的味道。

    "快吃,趁热。"张大妮把一个热气腾腾的油饼和煮鸡蛋塞给荞麦,"今天还有一大片玉米地要掰,得吃饱了才有力气。"

    荞麦刚要说别浪费粮食,张大妮就瞪了她一眼:"赶秋收哪能省,你看看你,才第一天呢,你都累成啥样了。不补补你怕坚持不到结束。"

    吃完饭,荞麦跟着村里人往地里走。田野里已经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掰玉米的人。

    "荞麦,来这边!"江月冲她招手。

    几个知青分在一起,一人负责一垄。荞麦虽然手上有茧子,但这种活还真没干过。玉米秆又高又密,钻进去浑身都是露水,叶子划拉的身上疼。荞麦从口袋实际是在空间买了副劳保手套,还有一个老式口罩。起码能保护脸和手。

    "哎呦,这玉米叶真扎人,你装备的好齐全。"有知青叫苦。

    "慢慢来,掰的时候手要这样。"李春花在旁边指导,"把玉米棒往下一掰,转一圈就下来了。"

    荞麦学着改变手法,果然轻松了些。玉米棒子一个接一个地掉在地上,远远望去,金黄的玉米堆成了小山。

    "闺女,歇会吧。"张大妮跑过来给荞麦送来一个水壶。

    荞麦摇头:"不累。"今天带手套轻松多了,手也没那么疼了。“大妮婶,给你手套,刚在家忘记给你了,这是之前在城里买的,都给忘了,早上才翻出来”。张大妮接过手套也没跟荞麦客气,小声嘱咐荞麦注意别太卖力,身体受不住,就走了。

    掰完玉米接着割高粱。高粱杆子又粗又硬,镰刀砍上去嗤嗤响。荞麦没几下就觉得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这姑娘,力气不小啊!"有人夸道。

    荞麦咬着牙坚持,汗水湿透了衣衫。张大妮心疼得不行,晚上变着法给她做好吃的,白天菜里多少都有肉,晚上还做了两三次红烧肉,炖了两次鸡和野兔,伙食已经特别好了。

    "来,喝点鸡蛋汤。"张大妮还给她熬了红糖水,"补补身子。"

    连着十几天高强度劳动,荞麦觉得自己快散架了。即便晚上偷偷吃空间里的营养品,第二天照样浑身酸痛。但看着地里的粮食一车车往家运,那种收获的喜悦让她忘记了疲惫。

    "荞麦,你看这高粱红得多漂亮!"江月指着田野兴奋地说。

    确实美。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还有干黄的大豆,把田野染成了五彩缤纷的画卷。

    等粮食都收完了,荞麦休息了两天就缓过来了,就叫江月去山上捡山货。江月和其他知青嫌累不肯去。

    "走,上山去!"荞麦背着竹篓,精神抖擞。她发现自己越干越有劲,尤其是经过抢收的锻炼,现在走山路都不喘气了,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刚进山就看见一片板栗树,地上全是掉落的板栗。村里人还没空过来捡,荞麦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带刺的外壳。

    "哎呦!"手指还是被扎了,但她顾不上这些,继续捡着。

    突然,空间传来提示音:"恭喜宿主完成农活任务,空间升级,,增加山货回收功能。“真的假的?"荞麦惊喜地差点跳起来。

    "太好了!"荞麦更有干劲了。她踩着厚厚的落叶往深处走,一边走一边留意地上的山货。

    "榛子!还是一大片!"荞麦眼睛都亮了。

    "咦,那边好像是核桃树......"

    她像个寻宝的孩子,见什么捡什么。松塔、山楂、野枣,统统装进空间。就连路边的蘑菇也不放过,小心翼翼地辨认后采摘。

    忽然,草丛里窜出几只野鸡。荞麦眼疾手快,抄起木棍就打,居然真打着两只。

    "发财了!"她乐呵呵地把野鸡装进竹篓。

    接下来几天荞麦不觉得累,她现在浑身是劲。空间里堆满了山货,空间里屯的山货荞麦全卖了,空间超市回收价格高,一斤两块钱,几天卖了800块钱。现在荞麦手里有5000多块钱了"

    走着走着又发现一对野兔,抓回去养着。加上这两只兔子,家里现在有八只兔子了,过年的肉有了。

    连着十多天,荞麦风雨无阻地进山。空间里屯的山货又卖了一次,这次2500块钱,荞麦的积蓄快8000块钱了。院子里也堆得到处都是,荞麦都晾在院子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闺女,够了够了。"张大妮看不下去了,"你看你手上全是伤。忙了这么多天也该歇歇了。年纪轻别伤了身子,这些也够吃了。山上到处都是捡不完的。"

    "大妮婶,这些可都是吃的!"荞麦兴奋地说,

    这天晚上,荞麦突然提议:"大妮婶,咱给向党哥寄点山货吧?"

    "这......"张大妮有些踌躇,"他在部队,伙食挺好的......"张大妮想起来自己儿子,又一年多没回来了,每年过年往家里邮200块钱,经常写信回来报平安,他都快忘记儿子长啥样了。

    "再好也没有家里的好。"荞麦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您看,核桃、松子都是补脑的,向党哥每天训练量大,吃点这个补补身体,咱们再做点腊肉酱,他可以配馒头吃,面条吃,好歹也算沾点荤腥。"

    张大妮眼圈红了。她平时不是舍不得给儿子寄东西,就是不知道该邮啥,儿子写信经常说自己啥都不缺,久而久之,长大就忽略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进城。荞麦趁张大妮去邮局问价的功夫,溜到偏僻处从空间里拿出准备好的东西:五斤肥五花、五斤大米、五斤白面,一瓶麦乳精,还有的糕点和一袋子麻花。

    "大妮婶,您看我买了啥?"荞麦装作刚买回来的样子。

    "这也太多了!"张大妮心疼,"花了不少钱吧?"

    "不多不多。刚好碰到就买了"荞麦笑着说,"咱们一会再去供销社买点别的。"这包糕点和这瓶麦乳精也寄给向党哥吧,饿了可以垫垫肚子,用水泡也方便。”

    张大妮内心感动,觉得荞麦怎么就那么贴心,真是哪哪都好。

    寄完东西荞麦和张大妮去供销社买了调料,买完东西,张大妮知道荞麦馋了就带着荞麦去国营饭店吃饭,张大妮也心疼钱呀,但是想着荞麦好长时间没来县城里,就想让她吃好点,他们点了一份红烧肉,还买了几个肉包子,花了2块5,2两粮票。没吃完剩下的带回去吃。发现没啥买的,两人就准备去坐牛车。

    牛车晃晃悠悠往回走,荞麦和张大妮坐在后面。篓子里的东西用一件破棉袄盖着,但还是挡不住一股若有若无的点心香味。

    "哟,荞麦,你今儿买啥好东西了?"坐在前面的王寡妇转过身来,鼻子动了动。

    张大妮抢着回答:"瞧你那点儿出息,不就买了点日用品嘛。"

    "我闻着怎么有点心味儿?"李春花也凑过来。

    "可不是,我也闻着了。"赵寡妇插嘴,"闺女,是不是买了点好吃的?分我们尝尝呗。"

    荞麦手伸进篓子里,实际上是从空间超市买了水果糖,拿出几颗水果糖:"糕点是给大宝买的,就三块,各位婶子吃块糖甜甜嘴吧。"

    "哎哟,你这孩子,花这冤枉钱干啥。"张大妮嘴上埋怨,眼里却全是笑意。

    "你说这荞麦,"王寡妇边吃边感叹,"不光能干,还特别懂事。大妮姐,你是捡着宝了。"

    "那可不。"张大妮得意地说,"比亲闺女还贴心。"

    "对了,你们听说了吗?"赵寡妇神神秘秘地,"江盼盼跟李二狗又闹起来了。"

    "咋了?"大家来了兴趣。

    "还不是那个何远,"赵寡妇压低声音,"江盼盼结婚了还整天往知青点跑,让李二狗撞见了。"

    "活该!"张大妮冷笑,"整天不干正事,净想些有的没的。"

    "可不是,你看人家荞麦,"李春花看着荞麦,"踏踏实实的,村里谁不夸?"

    荞麦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春花姐,您说啥呢。"

    "是啊是啊,"有人附和,"不像那个江盼盼,嫁了人还不消停。"

    "我倒觉得她可怜,"坐在角落的老刘婆说,"听说李二狗成天打她,她婆婆也不是省油的灯。"

    "可怜什么可怜,"张大妮不屑地说,"自己选的路,哭着也得走完。"

    "对了荞麦,"王寡妇又转移话题,"你今儿进城,咋不去看看何远啊?他最近在医院养病呢。"

    荞麦一愣:"何远生病了?"

    "可不是,"赵寡妇接话,"听说是旧病犯了。这孩子可惜了,长得一表人才的,就是身子骨不好。"

    张大妮瞥了荞麦一眼,见她脸色如常,这才放心。她可不想自己闺女跟个病秧子在一起。

    "说起病啊,"老刘婆突然来劲了,"我家那口子最近......"

    牛车继续晃悠着,车上的话题东一句西一句,从何远的病说到村东头刘老三家的母猪下崽,又说到镇上新开的供销社。

    荞麦静静听着,觉得特别有意思。

    "到了到了!"赶车的老周喊了一声。

    大家依依不舍地下车,好像还没说够似的。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