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章 婚礼前的准备
    婚礼前一天,郑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一大早,张德福就赶着牛车,带着马秀兰和两个儿子来了。

    "向党,"张德福一进院就喊,"快来,咱们先去村里借桌凳。得早点去,晚了怕借不够。"

    王桂花和马秀兰一进厨房就忙活开了:"大妮,肉都腌好了吧?明天的准备做啥菜,我们合计一下"

    "都准备好了,"张大妮指着案板上的肉,"这是上次打的野猪肉,那边是新杀的猪肉。"

    马秀兰系上围裙:"我先把葱姜蒜剁了,一会儿腌肉用。"

    "妈,我来帮您切肉。"荞麦系上围裙就要动手。

    "去去去,"张大妮拦住她,"明天就是新娘子,今天就别进厨房了。"

    王桂花也笑着说:"就是,一身新衣裳,别弄脏了。"

    "可是......"荞麦还想说什么。

    "没什么可是的,"张大妮把一包东西塞给她,"这是糖和点心,你带去知青点跟姐妹们分着吃。"

    马秀兰也帮腔:"快去吧,姑娘们都等着呢。明天还得给你梳头打扮呢。"

    "对了,"张大妮拿出个包袱,"这是你的衣裳和首饰,我明天一早去给你梳头。"

    荞麦抱着东西,还在门口磨蹭。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

    "傻闺女,"王桂花笑着推她,"这是你的好日子,让长辈们忙活是应该的。快去吧,别让姐妹们等急了。"

    刚出院门,就遇到江月来接她。

    "可算把你盼来了!"江月挽着她的手,"走,屋里暖和。"

    知青点的姑娘们正等着她。一看她来了,都围上来。

    "荞麦,来试试衣裳。"

    "这花咱们明天戴哪好?"

    "头发得好好梳梳......"

    荞麦打开张大妮给的糖果点心:"大家尝尝,这是我婆婆让带来的。"

    "你婆婆真好。"姑娘们一边吃点心一边说。

    "是啊,"荞麦笑着说,"我就觉得,我是全天下最有福气的新娘子。"

    李慧帮她整理新衣裳:"明天穿这件,一定特别好看。"

    "你们看,"王小芳拿出个红木梳子,"这是我们大家伙凑钱给你买的。"

    荞麦看着梳子上刻着的"百年好合"四个字,眼圈一下就红了。

    "别哭别哭,"江月赶紧给她擦眼泪,"明天还得漂漂亮亮的见新郎呢。"

    姑娘们说说笑笑,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

    再说厨房里,荞麦走后,张大妮正和王桂花、马秀兰商量明天的菜单。

    "这是清单,"张大妮摊开一张纸,"你们看看还缺啥。"

    马秀兰接过来念道:"红烧肉、炖鸡、狮子头、清炒青菜木耳......"

    “这么多肉呢,都够办好几次酒席了,你真是下血本了”马秀兰感慨道。

    “荞麦和向党结婚,他爹高兴,我又特希罕荞麦,说啥也得办的隆重点,花钱也高兴”张大妮笑的嘴都绷不住了。

    "这个季节,山上的木耳最鲜。"王桂花说,"我让你弟弟去摘了不少。"

    "还有这条鱼,"王桂花指着案板,"是你弟弟送来的,足有二十多斤。"

    马秀兰掰着指头数:"6个热菜,2个凉菜,十桌差不多了。"

    "我琢磨着,"王桂花说,"咱们得多准备点。万一来的人多呢?"

    "对,用不完到时候我们自己吃"张大妮点头,

    厨房里很快热闹起来。马秀兰切肉,王桂花剁馅,张大妮和面。三个女人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

    "蒸几锅二和面馒头就已经很好了"王桂花说。

    李建国在外面听见笑声,探头进来:"婶子们,啥菜这么香?"

    "去去去,"张大妮笑着赶他,"男人别往厨房钻。"

    "我就闻闻。"李建国笑嘻嘻地说,"明天可有口福了。"

    三个女人继续忙活:腌制狮子头的肉馅,准备炖鸡的配料,切菜切肉......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仿佛已经看见明天热闹的场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鱼得红烧,"马秀兰说,"再放点豆腐,汤浓着呢。"

    张大妮一边和面一边想:这些菜,都是闺女爱吃的。明天是她的好日子,一定要让她吃得开心。

    厨房里的准备工作还在继续。等明天一早村里的婶子来帮忙,就能轻松多了。

    李长林和李长海跟着李建国往院子里搬东西。"建国哥,"李长林问,"你说这喜字贴哪儿好?"

    "大门两边各贴两个,"李建国拿着浆糊,"窗户上也得贴,堂屋更得贴几个大的。"

    表弟麻利地扫着地:"建国哥,咱们把院子扫干净了,洒点水丫丫尘土。"

    "对,"李建国说,"一会儿桌子来了摆这儿,得空出条道来让客人进出。"

    李建国拿着红绸子在门口比划:

    "哎,你看这喜字贴正不正?"表弟踩着凳子问。

    另一边,张德福赶着牛车,带着郑向党和郑大年往村里跑。

    "向党,"郑大年说,"咱先去李家借桌子,他家桌子结实。"

    "成。"郑向党应道。

    到了李家,李大伯热情地招呼:"桌子都准备好了,你们搬。凳子要多少尽管拿。"

    装了六张桌子,又去王家借长凳。郑大年记着数:"十张桌子,得四十条长凳。"

    "碗筷得多备些。"张德福说,"万一来的人多呢。"

    他们挨家挨户地借:这家借盆子,那家借碗筷。村里人都热情的很,有的还主动送来家里的家伙什。

    "慢点搬,"郑向党提醒表弟,"碗要垫稻草,别碰坏了。"

    牛车上很快就装满了:桌子、凳子、碗筷、盆子,一应俱全。郑大年坐在车上,小心地护着。

    回到家,院子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李建国带人把桌子一字儿摆开,又把凳子码放整齐。

    张德福看着热闹的院子,满意地点头:"明天肯定热闹。"

    郑向党站在院子中间,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这些亲人们为了他的婚事,真是费心了。

    天慢慢黑了,院子里还是热闹非凡。红灯笼挂起来了,喜字贴好了,桌椅摆齐了。一切都在为明天的好日子做准备。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