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坦克在上了战场之后似乎确实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虽然这种穿甲弹的威力依旧是不如预期,但是依旧有概率能击穿大熊的坦克。
虽然一辆豆丁坦克不算什么,但是当几十辆坦克出现之后,情况还是发生了一些改变。
关东军的坦克在大量的倾泻自己的炮弹,总是能有几次凑巧击穿大熊的装甲。
大熊的装甲也会有缺陷,如果四周都用一样的装甲,将会使坦克的重量激增,影响坦克的活动能力。
所以在设计坦克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对坦克的正面加强防护,侧面的装甲防护能力则是大大降低了。
这样的设计自然会有好处。
在设计理念中,坦克是作为坦克战的工具,和对面是硬碰硬,自然是正面的装甲受到危险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侧面的装甲被击中的概率较小。
这样一来可以节约更多的原材料,同时也提高了坦克的灵活度。
坦克不是越重越好,因为动力是有限的。
重量和速度成反比,重量越大,速度就越小,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是上坡度的能力。
重量越大,能上去的坡度就越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差。
只不过这种妥协的产物现在确实是遇到了危机。
大熊这边的坦克现在一共就四十多台,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台了。
关东军的坦克和士兵都发疯一样的冲过来,现在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消灭掉这些坦克。
而此时的大熊军队反应却是有些迟钝。
之前的胜利掩盖了大熊军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朱可斯基的指挥让大熊基本上没有遭受过什么巨大的损失,他们就是在不断的胜利,有些时候根本就不是大熊军队赢得了战役,而是关东军的一系列骚操作葬送了自己的部队。
可是没有人会去深究自己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只是希望不停的成功。
当大熊军队在不停的成功,内部的建设却没有跟上。
他们只是利用坦克带来的优势,去不停的攻击武器装备不如自己的关东军。
这样的行动当然是有效的,只是不知不觉中,战线被拉长,指挥也开始不畅通。
坦克兵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于是不愿意去配合步兵去行动,而是要求步兵跟上他们的进度。
步坦协同作战从来都没有谁是谁附庸,因为双方都是需要配合的。
坦克确实厉害,但是没有步兵去进行协作,只会陷入敌人的汪洋大海中。
步兵也只有依靠坦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这一次坦克出击,后面跟上来的步兵只有一个团大几百号人。
坦克是分散的,步兵同样也是分散的。
结果就是在遇到敌人反攻的时候,大熊这边只能是被动的吃亏。
剩下的这二十多辆坦克是尤为的糟糕。
因为大熊这边的资金有限,不能给所有的坦克里加装通话设备,所以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不能及时的进行沟通。
他们中的想法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继续前进,因为现在还有二十多辆坦克,只要配合得当,就能将敌人给消灭掉。
毕竟敌人的坦克还需要找好角度才能摧毁自己的坦克,自己的坦克却是一炮一个。
关东军这次是下血本了,将自己的战车战队都派过来,同样是五十多辆坦克。
可是现在却是相当的凄惨。
因为在大熊坦克的针对下,已经有二十多辆坦克被击中,而他们这时候才消灭掉十辆敌人的坦克,也就是说战损比居然达到了二比一。
关键这还是在有步兵敢死队作为掩护的情况下达成了效果。
如果光是坦克战,在没有其他干预的情况下,战损比将会更高。
指挥这场战斗的是大岛信也,他在竹下诚一的理念下完善了自己的计划,然后发动了这次的攻击。
对于这次达到的效果,大岛信也是非常的兴奋。
虽然自己的损失也很惨重,但是只要将敌人的坦克都消灭在这里,接下来自己就能发动反击。
这里将会被作为自己的突破口,力图在几天之内将战线向前延伸,甚至还能凭借这次的成功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因为对这次的战局有很高的期待,所以大岛信也命令下面的部队全线出击,将这次作为自己的决战。
大岛信也为了确保这次的战果,还动用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就算将这个旅团给全部葬送掉,大岛信也也要达成目标。
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冲突了,而是关东军的一次重要作战。
只是对面的大熊军队还没有这个意识。
虽然说大熊的坦克确实厉害,但是终究是寡不敌众。
当那个坦克被关东军的敢死队围上来后,很快就一辆接着一辆的被摧毁。
剩下的坦克想要后退,但是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后面策应的步兵已经被消灭光了,现在坦克是在孤军奋战,很快就被全部歼灭。
大岛信也兴奋、激动,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打败敌人的方法,只要自己可以继续这样,那坦克也不会是什么令人害怕的东西。
大岛信也甚至对大熊的步兵产生了一些轻蔑的想法,毕竟在这场作战中,大熊的步兵确实没有展现出什么战斗力,呆头呆脑的就被自己给消灭了。
不过这里面的士兵确实有些无辜。
主要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军官确实没有发挥出任何的作用。
大熊的军队向来也是等级森严的,当然不管在哪个军队,等级都是森严的,所以不能说什么体制僵化的问题。
主要是大熊的军官们现在还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大清洗时代还没有结束,作为军官还需要谨言慎行。
更关键的是作为军官需要做到一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军官们们都不想去承担责任。
当坦克团的团长被意外打死,下面就应该有军官主动的承担起指挥的责任。
因为谁都明白一团散沙只会是死路一条。
可是当时却没有人主动的去承担这个责任,都在有意的去回避这件事。
喜欢抗日:民国大医生请大家收藏:()抗日:民国大医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