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九十七)
    第1087章:古巷深处的青铜疑云

    陈轩踩着青石板路走进苏州平江路古巷时,雨丝正斜斜打在黛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巷口“老徐古玩店”的木质招牌泛着油光,门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架上琳琅满目的瓷瓶、玉器,却唯独不见店主徐老头的身影——半小时前,徐老头在电话里声音发颤,说“收了件要命的东西”,让他务必过来看看。

    “徐叔?”陈轩掀开门帘,一股混合着樟木与老纸的味道扑面而来。柜台后没人,里间却传来轻微的响动。他刚走过去,就见徐老头抱着个半人高的木盒蹲在地上,花白的头发凌乱,手指还在不停发抖。

    “陈小哥,你可算来了!”徐老头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慌,“你看这东西……我昨天从一个外地贩子手里收的,当时只觉得是普通老物件,今早擦灰的时候,发现底下刻了字!”

    陈轩蹲下身,目光落在木盒里的青铜器物上。那是一件青铜方彝,通高约四十厘米,器身布满云雷纹,腹部浮雕着兽面纹,锈色呈深浅不一的绿,看起来像是商周时期的形制。但真正让徐老头慌神的,是方彝底部——用软布擦去浮尘后,“妇好”二字的铭文清晰可见,旁边还缀着三道玄山氏特有的“三目纹”。

    “妇好方彝?”陈轩指尖轻轻触过铭文,指尖传来青铜特有的冰凉质感。他眯起眼,天眼悄然开启,淡金色的光晕笼罩住方彝。下一秒,他眉头皱起——器身的云雷纹看似规整,实则有几处纹路的走向略显僵硬,而且锈色之下,隐约能看到极细微的现代工具打磨痕迹。

    “徐叔,你收的时候,贩子怎么说?”陈轩收回手,看向徐老头。

    “他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急用钱才出手,还拿了张民国时期的收藏证书复印件。”徐老头忙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纸,“我当时看器型、锈色都像老的,又有证书,就按商周青铜器的行情收了,花了八十万啊!”

    陈轩接过复印件,仔细看了看。证书上的字迹是手写的,盖着“苏州古物研究会”的章,日期是民国二十一年。但他用指甲蹭了蹭纸面,墨迹没有丝毫晕染——民国时期的墨水多为植物提取,历经几十年,墨迹边缘会有轻微扩散,而这张证书的墨迹却像现代打印机打印的一样规整。

    “这证书是假的。”陈轩把复印件放在桌上,“而且这方彝,也不是真的妇好彝。”

    徐老头的脸瞬间白了:“假的?可这锈色……我用盐酸试过,能掉锈啊!”

    “是‘真锈假器’。”陈轩拿起放大镜,指着方彝腹部的兽面纹,“你看这里,兽面的眼睛本该是‘臣字眼’,但这只眼睛的弧度太圆,是现代仿品常见的误差。还有,玄山氏的三目纹,真品的三道纹路是‘上短下长’,这只方彝的三道纹却是一样长,明显是仿造者没吃透玄山氏纹饰的规矩。”

    徐老头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八十万……我这小店半年的利润都不够填这个坑。那贩子我还留了联系方式,现在打过去,已经是空号了。”

    陈轩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重新落回方彝上:“别急,这仿品的工艺不一般。你看器身的范线,做得很隐蔽,锈色也是用‘老铜皮贴锈’的手法做的——能做出这种水平仿品的,全国没几个团队,说不定能顺着这条线,找到之前跟我们作对的伪宝斋余党。”

    他掏出手机,给小林发了条消息,让她查最近三个月苏州及周边城市的青铜器交易记录,尤其是涉及“妇好”“玄山氏”字样的藏品。随后,他从包里拿出玄鉴镜,对着方彝轻轻一照。镜光落在方彝上,原本看似自然的锈色下,突然显露出几处淡红色的光斑——那是现代焊接时留下的金属残留,只有玄鉴镜能照出来。

    “你看这些红点。”陈轩把玄鉴镜递给徐老头,“这说明方彝的器身是用几块老铜片焊接起来的,不是整体铸造的真品。不过,仿造者能找到这么多老铜片,还能做出这么逼真的锈色,背后肯定有稳定的原料渠道和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陈轩的手机响了,是国际刑警的李警官打来的。电话里,李警官的声音很急促:“陈轩,我们刚收到线报,伪宝斋的二当家没被抓,现在在苏州一带活动,专门伪造带玄山氏标记的青铜器,卖给民间藏家。你们那边有没有发现类似的仿品?”

    陈轩眼睛一亮,指了指桌上的方彝:“刚收到一件仿妇好方彝,上面就有假的三目纹。李警官,你们有具体的追查方向吗?”

    “线报说他在苏州郊区租了个仓库,用来做仿品。但我们不知道具体位置,只知道他每次交易都用不同的手机号,而且从不露面。”李警官顿了顿,“对了,他交易时会给买家一张‘民国收藏证书’,说是‘祖传凭证’,你们见到过吗?”

    “见过,刚拆穿一张假证书。”陈轩站起身,“李警官,你们现在在哪里?我这有件仿品,或许能通过上面的金属成分,找到他们的铸造作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在苏州公安局,二十分钟后到你那。”李警官说完,就挂了电话。

    徐老头看着陈轩忙碌的身影,心里稍微安定了些:“陈小哥,要是能抓到那伙人,我的钱还能追回来吗?”

    “只要能找到他们的作坊,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很大。”陈轩收拾好玄鉴镜,“而且,这仿品虽然是假的,但工艺也算精细,等案子破了,作为涉案证物展出,也能给其他藏家提个醒——以后收青铜器,尤其是带玄山氏标记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雨还在下,古巷里的青石板路被冲刷得发亮。徐老头看着桌上的青铜方彝,原本的心疼渐渐变成了愤怒:“这些人真是缺德!拿着假文物骗钱,还败坏玄山氏的名声。陈小哥,这次你们一定要把他们绳之以法!”

    陈轩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他知道,这枚假方彝只是个开始——伪宝斋余党躲在暗处,用玄山氏的名义伪造文物,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想扰乱文物市场,毁掉玄山氏传承的名声。而他和鉴宝联盟的责任,就是守住这条防线,不让更多藏家受骗,也不让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尊严,被这些仿品玷污。

    二十分钟后,警车的鸣笛声在巷口响起。陈轩抱着青铜方彝,和徐老头一起走出古玩店。雨丝中,李警官带着几名警员快步走来,手里拿着搜查令:“陈轩,我们现在就去排查郊区的仓库,你这仿品的金属成分,需要马上送化验室!”

    “走。”陈轩把方彝小心地放进证物箱,“这次,一定要把这伙人揪出来。”

    警车驶离古巷,消失在雨幕中。徐老头站在店门口,看着警车远去的方向,默默攥紧了拳头。他知道,这场关于真假文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陈轩和鉴宝联盟,就是守护文物真相的那道光。

    第1088章:郊区仓库的铸伪迷局

    警车在雨幕中穿行,轮胎碾过郊区泥泞的路面,溅起两道浑浊的水花。陈轩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还残留着青铜方彝的冰凉触感,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仿品上的细节——老铜皮贴锈的手法、刻意模仿却露馅的三目纹、还有那张以假乱真的民国证书,每一处都指向伪宝斋二当家的“精心设计”。

    “李警官,郊区仓库大概有多少处?”陈轩看向驾驶座上的李警官,窗外的雨刷器正快速摆动,模糊了远处的厂房轮廓。

    “初步排查有十七处,都是近半年租出去的空仓库,租客信息要么是假的,要么是临时身份证登记的。”李警官踩了踩刹车,避开前方一块凸起的石块,“线人说,伪宝斋的人喜欢选带后院的仓库,方便处理铸造时的废料,我们重点查这类场地。”

    后排的警员小张递过来一份打印好的地图,上面用红圈标注着仓库的位置:“陈老师,这是按距离排序的仓库清单,最近的一处离我们还有十分钟车程,叫‘东升仓库’,上个月刚租出去,租客说是做‘五金配件加工’的,但附近居民没见过有人搬设备进去。”

    陈轩接过地图,指尖点在“东升仓库”的红圈上:“五金加工会有金属切割声,要是没人听见,大概率是幌子。先去这里看看。”

    十分钟后,警车停在一处围墙斑驳的仓库外。雨还没停,仓库的铁门紧闭,门柱上挂着一块褪色的“东升五金”招牌,字迹是用喷漆临时喷的,边缘还在往下掉漆。陈轩下车绕到仓库后院,院墙有两米多高,墙头拉着铁丝网,角落里堆着几袋没人清理的建筑垃圾。

    他退后两步,天眼悄然开启,淡金色的光晕瞬间笼罩整座仓库。下一秒,他的目光定格在仓库西侧的角落——那里有一处被帆布盖住的区域,帆布下隐约能看到金属支架的轮廓,而且地面的土壤颜色比周围深,像是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

    “李警官,后院有问题。”陈轩回到警车旁,压低声音,“西侧角落有灼烧痕迹,可能是铸造青铜器时留下的,而且帆布下面藏着东西,看形状像是铸造用的模具。”

    李警官立刻挥手,几名警员迅速绕到仓库两侧,小张则拿出撬锁工具,蹲在铁门前轻轻摆弄。没过半分钟,“咔嗒”一声,铁门应声而开。众人握紧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混合着铜锈、机油和烧焦的木头味。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只见地上散落着几块青铜碎料,还有几个空的盐酸瓶——正是用来做“老铜皮贴锈”的材料。靠墙的位置堆着十几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空白的“民国收藏证书”,印章还沾着未干的印泥。

    “果然是这里!”李警官的声音带着兴奋,“小张,通知技术科过来取证,重点查这些碎料和证书上的指纹!”

    陈轩没跟着去翻找证物,而是径直走向仓库西侧的帆布。他伸手掀开帆布,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一缩——帆布下藏着五六个青铜模具,有鼎、有方彝,还有一个模具上刻着玄山氏的三目纹,形状和他之前见到的仿妇好方彝几乎一模一样。模具旁还放着一个小型熔炉,炉壁上还沾着未冷却的铜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