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4章 火炮之争
    砰!左侧的技术员一拍桌子:

    “4座双联装330毫米主炮只比原计划少一门火炮,投射量并没有降低。”

    “而穿甲能力却优于320毫米舰炮,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啪!

    右侧技术员将笔记本砸在桌子上:

    “增加一座炮塔,那需要对设计进行大改动甚至全部推倒重来。”

    “三座320毫米炮塔顶多在原有指标上超重一二百吨,四座330毫米炮塔要超重多少?800吨打得住吗?!”

    至于穿甲能力,右侧技术员没有反驳。

    大家都是搞技术搞科学的,就事论事,不会反逻辑的去辩驳。

    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大口径就是比小口径强,37毫米和47毫米还看不太出来,但大口径火炮上,区别就大了。

    305毫米炮弹重量一般在三四百公斤或者400公斤出头,重弹甚至超过450公斤。

    320毫米重弹的重量一般就在520公斤往上了。

    330毫米炮弹的重量会比320毫米高出个10以上。

    自身质量大,同等初速下能量存留就更高,穿甲能力自然就更强。

    是只有口径不同,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同口径炮弹也有轻重之分,初速也有所不同,性能自然也不一样。

    例如法兰西的330舰炮就是嗑药炮,性能甚至不比大英帝国356差。

    “那就用356毫米舰炮!”

    “开发上绝对是来不及的!而且就算勉强做出来,也顶多是40倍径的短炮,不如继续开发320毫米45倍口径舰炮,性能不了的会差。”

    表面上他们只是争论这10毫米,实际上是英寸和厘米之争。

    由于设备大多外来,而设备来源英法德甚至阿美利卡都有,围绕不同制式的设备,自然出现了不同的技术员。

    哪怕英制标准更烧脑、更抽象,但已经有了一群人习惯了用英制。

    “关于这个问题。”

    郑尚青总结了一下两种方案大概要遇到的麻烦,已经有了倾向,

    “帝国政务院、帝国海军总参谋部,都不希望长久采用英制标准。”

    “这是出于国家战略作出的决定,只是由于现实原因,并没有强制推行公制标准。”

    现实原因有很多,例如清国遗留下来的许多设备都是英制的,例如英吉利影响力巨大。

    还有,华夏帝国正在制造外贸订单,智利订购的战舰采用的也是英制火炮。

    当然,并非是华夏帝国计划使用的同一型号,但双方还是有浓厚的血缘关系的。

    这样能省下不少研发经费,并且这部分研发经费还能算进外贸订单里,让智利买单。

    不过现在闹成这样,郑尚青觉得,上面应该不缺这点钱了。

    没必要为了省这点钱,继续往英制标准的坑里跳。

    而且赞成采用320毫米舰炮一方说的也很有道理,320毫米舰炮和305相差并没有特别悬殊,并不需要大改方案。

    整条船的方案。

    只需要代入新重量后,重新计算一下整艘船的重心,然后稍作修改,甚至能一边开工一边改图纸,并不耽误整体工期。

    甚至意呆利都能干出拿305毫米舰炮扩膛成320毫米舰炮的事儿来。

    而330毫米,看起来只大了10毫米,但增加的重量和空间需求,就需要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了。

    要么扩大炮塔座圈装三联装330毫米舰炮,这样就得重新设计炮塔宽度,进而重新设计整条船。

    要么不扩大,但是得搞4座炮塔,还是得重新设计。

    花更多的钱,却没有解决英制标准的问题,郑尚青觉得这种设计绝对不会被通过。

    “我知道,330毫米主炮并不比320毫米主炮弱,但涉及到成本、以及帝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郑尚青看着老钱,

    “我希望大家能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当然,我们也不是不讲人情的,如果有困难,可以申请调离。”

    “帝国不止一个炮厂,可以去中小口径火炮领域发光发热。”

    大口径炮会逐渐过渡到纯公制单位时代,但也不代表着英制设备会立刻被淘汰。

    华夏帝国也没这个家底这样做。

    所以如203毫米舰炮的深度开发、152毫米舰炮/陆军榴弹炮、野战炮,乃至于76、37毫米炮等等,都会继续研究下去。

    只是会逐步研究替代产品——在拥有相应产能过后。

    而且就算被彻底替代了,也还能继续发光发热。

    现在生产出来的能卖给南美,以后生产出来的……英制单位当然是英吉利人用的最顺手。

    “老钱,你们先整理一个不同口径的优缺点,然后展望一下320毫米舰炮的未来。”

    “最后可以说一说遇到的困难,一切都整理好,形成文件。”

    “陛下会看的。”

    郑尚青站起身,他觉得都不该有这方面争论的。

    但仔细想想,有这样的争论也正常,毕竟两种口径的差距确实不大,但影响却颇为深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就让汤潇逸来做决定,压一压那些不太好的声音。

    …………

    “首相,我们搞清楚战场情况了,很遗憾,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爱德华一脸焦急的走进10号,

    “华夏帝国的战舰有问题,战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必须引起重视!”

    索尔兹伯里正在看英军反攻的报告,看到爱德华一脸焦急的样子,心沉了下去。

    什么样的消息才能够让一个海军上将露出如此焦急的表情?他当个首相怎么就这么难?

    “华夏帝国的龙威级战列舰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只用了两艘战列舰,就击败了敌人六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

    “我们找到一艘阿美利卡的巡洋舰,据他们称,整场战斗的节奏都被华夏帝国海军牢牢把控。”

    “这是一场碾压式的胜利,革命性的胜利。”

    索尔兹伯里变得非常严肃,二对六还完胜,是皇家海军怎么也做不到的。

    华夏帝国海军的规模虽然还小,也没有足够多的海军基地,但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必须再提升一个档次了。

    “尽一切办法查清楚华夏海军的实力,找出龙威级战列舰的秘密。”

    “皇家海军需要立刻研究这场战斗,并拿出反制措施,另外,和东瀛以及沙俄帝国谈谈……”

    索尔兹伯里说到一半,思维发散的同时,想到了另一件事,

    “德意志帝国是否也有几艘类似于龙威级战列舰的战舰?”

    爱德华点点头:

    “勃兰登堡级,一级四艘,根据双方公开的性能数据,勃兰登堡级略弱于龙威级。”

    “不过龙威级只有两艘,勃兰登堡却有四艘,而且他们并不需要跨越半个太平洋去远征……”

    喜欢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请大家收藏:()清末,从船政开始打造最强海军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