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3章 《沉冤昭雪与朝堂风云再现》
    大牢内光线昏暗,潮湿的空气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一股刺鼻的霉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苏琳和李风并肩坐在干草堆上,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仿佛在彼此的目光中找到了支持和勇气。

    苏琳微微颤抖着,她的身体有些发冷,于是轻轻地靠在李风的肩头,希望能从他身上汲取一些温暖。李风感受到了苏琳的动作,他立刻伸出手臂,将她紧紧地搂在怀中,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她的手,传递着自己的温暖和力量。

    “苏琳,你说这真相啥时候才能大白呀?”李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烦躁,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拍着苏琳的手,似乎想要借此缓解内心的不安。

    苏琳抬起头,凝视着李风的眼睛,嘴角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她安慰道:“别急,我们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好怕的。那些小人就算再怎么使坏,也无法掩盖事实真相。陛下英明,一定会查明这一切的。”

    而在皇宫里,刘弘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面前的桌案上堆满了钱坤呈上来的所谓“证据”以及苏琳和李风过往的功绩记录。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信任苏琳和李风的为人,这些年他们为大汉尽心尽力,立下赫赫战功;另一方面,钱坤呈上的证据看似确凿,若不加以调查,又难以服众。

    “陛下,该用晚膳了。”太监小李子蹑手蹑脚地走进殿内,他的声音轻得像一阵微风,生怕惊扰到正心烦意乱的刘弘。

    刘弘坐在龙椅上,眉头紧蹙,一脸愁容,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小李子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朕没胃口,你先退下吧。”

    小李子见状,心中有些犹豫。他侍奉刘弘多年,深知这位皇帝的脾气秉性。虽然刘弘平日里对他还算宽厚,但在这种心烦意乱的时候,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龙颜。然而,一想到苏丞相和李风大人平日里对自己的关照,小李子还是决定鼓起勇气说上几句。

    “陛下,老奴跟随您多年,也知晓苏丞相和李风大人的为人。他们二人一向清正廉洁,忠心耿耿,定不会做出这等贪污之事。说不定,他们是遭人陷害了。”小李子低着头,不敢直视刘弘的眼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刘弘听了小李子的话,缓缓抬起头,凝视着他。小李子的话让他心中一动,他也不相信苏琳和李风会贪污受贿。可是,如今证据确凿,他又怎能仅凭猜测就定夺呢?

    就在刘弘犹豫不决的时候,朝堂上已经炸开了锅。支持苏琳和李风的大臣们纷纷上书,言辞恳切地请求刘弘彻查此事,还他们一个清白。这些大臣们对苏琳和李风的人品和能力都非常认可,他们坚信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而另一边,钱坤一派则在朝堂上煽风点火,要求立刻严惩苏琳和李风。他们抓住证据不放,咄咄逼人,似乎一定要将苏琳和李风置于死地。朝堂上的气氛异常紧张,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陛下,苏琳和李风罪大恶极,若不严惩,如何平民愤,如何维护朝廷的威严?”钱坤满脸怒容,义愤填膺地说道,然而在他那愤怒的表象下,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在眼角闪过。

    这时,大臣王猛站了出来,他怒目圆睁,用手指着钱坤,厉声道:“钱坤,你少在这里信口胡诌!苏丞相和李风是什么人,我们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你拿出来的这些所谓证据,说不定都是你凭空捏造的呢!”

    钱坤闻言,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反驳道:“王猛,你休要血口喷人!这些证据可是千真万确,容不得你有半点质疑!”

    朝堂之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刘弘只觉得头痛欲裂。他眉头紧蹙,用力地拍了拍龙椅的扶手,怒喝道:“都给朕住口!此事朕自会派人去彻查清楚,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再妄加揣测!”

    待到退朝之后,长公主刘萱心急如焚地匆匆赶往皇宫。她一路小跑,甚至顾不得仪态,终于见到了刘弘。一见到刘弘,刘萱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陛下,苏丞相和李风绝对是被冤枉的啊,您一定要明察秋毫,还他们一个清白啊!”

    刘弘无奈地叹息一声,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长公主啊,朕又何尝不希望他们是被冤枉的呢?然而,这铁证如山……”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刘萱毫不犹豫地打断。刘萱目光坚定,语气斩钉截铁:“陛下,此事我已有所安排。我已派遣得力之人前去彻查,相信定能水落石出。依我之见,钱坤那厮向来对苏丞相和李风心存芥蒂,此次事件多半是他在背后捣鬼。”

    刘弘略作思考,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既然长公主已有如此部署,那便甚好。你定要尽快查清真相,还苏琳和李风一个清白。朕也会派遣心腹之人暗中调查,双管齐下,定能揭开这背后的阴谋。”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苏琳和李风被关押的消息不胫而走,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百姓们听闻此讯,皆惊愕不已,难以置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尤其是那些曾经受过苏琳和李风恩惠的人们,更是义愤填膺。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丞相府前,人数越来越多,群情激昂。

    “苏丞相和李公子可是大好人呐!他们平日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怎么可能会犯下如此罪行呢?这其中必定有冤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情绪激动,振臂高呼。

    “没错!我们不能让好人蒙冤受屈,一定要为他们讨回公道!”众人齐声附和,呼声如雷,响彻云霄。

    于是,百姓们情绪激昂地举着写有“还苏丞相和李公子清白”的牌子,如汹涌的波涛一般,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走去。

    皇宫门前,守卫们如钢铁长城般拦住了百姓的去路。“大家请回吧,陛下正在处理政务,不见闲杂人等。”一个守卫面无表情地说道。

    然而,百姓们却并不买账,他们义愤填膺地高呼:“我们不是闲杂人等,我们是来为苏丞相和李公子请愿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百姓们不肯离去,守卫们也不敢轻易放行。

    就在这时,刘弘得到了百姓请愿的消息,他心急如焚,连忙赶到皇宫门前。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他俯瞰着下面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乡亲们,朕理解你们的心情。”刘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每一个角落,“苏琳和李风的案子,朕一定会彻查到底,若他们真的被冤枉,朕定会还他们清白。但在此期间,还望大家能够相信朝廷,不要聚众闹事。”

    他的话语诚恳而坚定,百姓们听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

    百姓们听闻刘弘所言,如释重负,纷纷跪地叩首,高呼:“陛下圣明,陛下万岁!我等深信陛下必定能够查明真相,还苏丞相和李风一个清白!”

    刘弘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转身返回皇宫。一入宫门,他便马不停蹄地召集心腹大臣,商议此事。众人一致认为,钱坤所呈证据疑点颇多,必须深入调查,以还事实一个真相。

    于是,刘弘毫不犹豫地派出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亲信,让他们暗中调查钱坤呈上的证据以及相关证人。这些亲信们领命而去,迅速展开了一场秘密而深入的调查。

    经过数日的明察暗访,亲信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原来,那些所谓的证人都是被钱坤以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他们做了伪证;而那本所谓的账本,也是钱坤找人精心伪造而成。

    “陛下,这是我们调查的结果,钱坤确实是在蓄意陷害苏丞相和李风啊!”调查的亲信们将详实的证据呈递给刘弘,言辞恳切地说道。

    刘弘接过证据,仔细翻阅后,顿时怒不可遏,他猛地一拍龙案,怒吼道:“好你个钱坤,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欺骗朕,陷害忠良!来人呐,立刻将钱坤给朕拿下!”

    话音未落,御前侍卫们如狼似虎般冲入钱坤府邸,将毫无防备的钱坤当场擒获。然而,被抓时的钱坤却并未惊慌失措,反而强作镇定,狡辩道:“陛下,这其中必定有误会啊!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老臣,还望陛下明察啊!”

    刘弘面色阴沉,他的双眼紧紧盯着眼前之人,冷哼一声,声音冰冷地说道:“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不成?你这等行径,多次陷害朝中大臣,扰乱朝堂秩序,实乃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说罢,刘弘不再理会对方的辩解,转身离去。他径直来到大牢,亲自打开牢门,将苏琳和李风释放出来。

    苏琳和李风见到刘弘亲自前来,皆是一愣,随即便跪地谢恩。刘弘看着他们,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愧疚之意,缓声道:“苏丞相,李风,是朕错怪你们了,让你们受了如此大的委屈。”

    苏琳和李风赶忙叩头,连声道:“陛下言重了,能查明真相,还我等清白,臣等便已心满意足了。”

    刘弘点点头,亲自将他们扶起,然后一同走出大牢。一路上,刘弘与苏琳、李风交谈甚欢,对之前的误会表示歉意,并对他们的才能和忠诚给予高度评价。

    待回到丞相府时,府门前早已聚集了众多百姓。他们见到苏琳和李风平安归来,顿时欢呼雀跃起来,纷纷涌上前来,向他们表示祝贺。

    “苏丞相,李公子,你们终于没事了!”

    “苏丞相,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李公子,您真是太厉害了!”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苏琳和李风看着这些热情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

    苏琳高声说道:“多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苏琳定当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继续为大家谋福祉!”

    李风也附和道:“没错,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百姓们做更多的实事!”

    百姓们听后,更是欢呼不已,现场气氛热烈异常。

    然而,朝堂上的争斗并未就此结束。钱坤虽然倒台了,但他的党羽却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般,仍在暗中活动,企图伺机而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这些人表面上看似偃旗息鼓,实则暗地里相互勾结,密谋策划,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对手致命一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