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章 汴河风急卷烽烟,红袖青锋两难全(下)
    王黼那老狐狸又看得紧,我实在没机会靠近御前。”

    赵婉儿捏着那份皱巴巴的急报,指尖都在发颤。她虽长在深宅,却也听过不少边关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哪曾想朝堂上竟有这般不顾百姓死活的奸臣?她咬了咬唇,忽然抬头看向秦靖之,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靖之兄,我有办法。”

    秦靖之一愣:“你有办法?”

    “嗯。”赵婉儿点头,压低声音,“我虽只是宗室旁支,却也跟着祖母入宫赴过几次宴,跟皇后宫里的李嬷嬷还算熟络。方才我瞧见李嬷嬷也来了,她是跟着皇后娘娘的赏赐过来的,待会儿肯定要去跟陛下回话。咱们可以找她帮忙,让她把急报偷偷递给陛下。”

    秦靖之眼睛一亮,这倒真是个好主意。李嬷嬷是皇后身边的老人,深得信任,由她递急报,既不容易引起怀疑,也能确保陛下能看到。可他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这样会不会连累李嬷嬷?要是被王黼发现了,她一个宫里的老人,怕是承受不住后果。”

    “放心,李嬷嬷为人正直,最恨奸臣误国。”赵婉儿笃定地说,“去年冬天,京郊闹雪灾,还是她在皇后面前求情,皇后才说服陛下拨了赈灾粮。只要跟她说清楚河北路的情况,她肯定愿意帮忙。”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个穿着灰布衣裳、头发花白的老嬷嬷提着个食盒,从人群里走过,正是李嬷嬷。赵婉儿赶紧拉着秦靖之迎上去,屈膝行礼:“李嬷嬷安好。”

    李嬷嬷回头,瞧见是赵婉儿,脸上露出笑容:“是婉儿姑娘啊,今日怎么也来了?这位是……”她目光落在秦靖之身上,眼里多了几分审视。

    “回嬷嬷,这是殿前司的秦都虞候。”赵婉儿赶紧介绍,又凑到李嬷嬷耳边,压低声音说,“嬷嬷,我们有件关乎河北路百姓生死的大事,想跟您借一步说话。”

    李嬷嬷眼神一凛,立刻明白事情不简单,点点头:“跟我来。”

    三人绕到后院的回廊里,这里偏僻安静,没什么人。李嬷嬷放下食盒,看着秦靖之:“秦都虞候,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老身能帮的,定不推辞。”

    秦靖之从袖袋里掏出急报,双手递过去:“嬷嬷,这是河北路安抚使送来的急报,契丹游骑已经攻陷了雄州两寨,杀掠百姓,厢军缺粮少饷,根本无力抵抗。可王太尉为了寿宴,竟把急报压了下来,瞒着陛下。我们想请嬷嬷帮忙,把这份急报递给陛下,救救河北路的百姓。”

    李嬷嬷接过急报,快速看了一遍,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双手气得发抖:“王黼这奸贼!竟敢如此欺上瞒下,置万千百姓于不顾!老身若是袖手旁观,岂对得起天地良心!”她把急报小心翼翼地折好,塞进袖袋里,“你们放心,今日这事,老身管定了!待会儿陛下要去后堂歇息,老身正好借回话的机会,把急报给他。”

    秦靖之和赵婉儿都松了口气,连忙道谢。李嬷嬷摆了摆手:“谢什么,这是老身该做的。只是你们俩也要小心,王黼心思歹毒,今日之事若是败露,他定然不会放过你们。”

    三人又说了几句,李嬷嬷便提着食盒匆匆离开,去寻找面见陛下的机会。秦靖之和赵婉儿回到前院,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时不时看向后堂的方向,盼着能有好消息。

    可没等多久,就见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在王黼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王黼脸色一变,赶紧朝着后堂跑去。秦靖之和赵婉儿心里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糟了,不会是出事了吧?”赵婉儿声音发颤。

    秦靖之攥紧了拳头:“走,咱们去看看。”

    两人刚走到后堂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王黼的声音,带着几分谄媚:“陛下,您别听那老嬷嬷胡说!河北路一切安好,哪来的什么契丹游骑?这肯定是有人故意伪造急报,想破坏臣的寿宴,离间陛下与臣的关系啊!”

    紧接着,是徽宗皇帝不耐烦的声音:“朕知道了,你也别多心。不过是个老嬷嬷不懂事,拿着份假文书来凑热闹,朕已经让她退下了。今日是你的寿宴,别让这些小事坏了兴致。”

    秦靖之和赵婉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失望。看来,陛下根本就没把急报当回事,反而还信了王黼的鬼话。

    就在这时,后堂的门被推开,王黼走了出来,正好撞见秦靖之和赵婉儿。他眼神一冷,盯着两人:“秦都虞候,赵姑娘,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秦靖之强作镇定:“回太尉,我们只是路过,听闻陛下在里面,不敢打扰,正准备离开。”

    王黼冷笑一声,目光在两人脸上扫来扫去:“路过?本太尉怎么觉得,你们好像很关心后堂里的事?”他顿了顿,又阴阳怪气地说,“方才李嬷嬷递的那份假急报,该不会跟你们有关系吧?”

    赵婉儿吓得脸色发白,下意识地往秦靖之身后躲了躲。秦靖之挡在她前面,直视着王黼:“太尉说笑了,我们怎么会跟假急报有关系?太尉若是不信,可以去查,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王黼挑眉,“本太尉自然会查。不过今日是我的寿宴,暂且不跟你们计较。”他挥了挥手,“你们赶紧离开这里,别在这里碍眼!”

    秦靖之拉着赵婉儿,转身就走。走出太尉府,两人都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怎么办?陛下根本不信咱们,王黼还起了疑心。”赵婉儿沮丧地说。

    秦靖之沉默了片刻,眼神却变得更加坚定:“就算陛下不信,就算王黼起了疑心,我也不能放弃。河北路的百姓还在等着救援,我身为大宋的臣子,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陷入绝境。”

    他正说着,就看见苏云卿从对面的巷子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个药包,看样子是刚从医馆出来。秦靖之心里一动,赶紧上前:“云卿!”

    苏云卿回头,瞧见是他,还有他身边的赵婉儿,脸色瞬间冷了下来:“秦师兄,我不是说过,咱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吗?”

    “我知道,可我有件事想求你帮忙。”秦靖之急切地说,“河北路遭了契丹游骑,百姓受难,厢军缺粮,可王黼压下急报,陛下不知情。我知道你认识河阳镖局的陆镖头,镖局的人经常往来河北路,我想请你帮忙,让陆镖头把一些粮草和药品偷偷运去雄州,支援厢军。”

    苏云卿愣住了,她虽然听说过河北路不太平,却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她看着秦靖之焦急的眼神,心里有些动摇。她恨秦家当年的事,可她更恨奸臣误国,更不忍看百姓受难。

    “我为什么要帮你?”苏云卿嘴硬道,可眼神却软了下来。

    秦靖之知道她心里已经松动,赶紧说:“我知道你心里还惦记着天下百姓。只要你肯帮忙,日后不管你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答应你。就算你要我跟秦家彻底断绝关系,我也愿意。”

    “谁要你跟秦家断绝关系。”苏云卿小声嘀咕了一句,沉默了片刻,终于点头,“好吧,我可以帮你找陆叔说说。不过我不敢保证他一定愿意,镖局运粮草去边境,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掉脑袋。”

    “只要你肯帮忙,就有希望。”秦靖之大喜过望,“谢谢你,云卿。”

    苏云卿别过脸,不敢看他:“你别高兴得太早,我只是不想看河北路的百姓受苦,不是为了你。”她说完,转身就走,“你等我消息,有结果了,我会去茶楼找你。”

    秦靖之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又燃起了希望。赵婉儿站在旁边,看着两人的互动,心里酸酸的,却也明白,此刻不是计较儿女情长的时候。

    “咱们现在怎么办?”赵婉儿问。

    “等云卿的消息。”秦靖之说,“同时,我还要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官员,一起联名上奏,逼迫陛下重视河北路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秦靖之四处奔走,找了不少正直的官员,跟他们说起河北路的情况,希望他们能联名上奏。可大多数官员都怕得罪王黼和蔡京,不敢出头,只有张叔夜等少数几人愿意支持他。

    而苏云卿那边,也有了消息。她找到陆虎,跟他说了河北路的情况,陆虎起初确实犹豫,毕竟运粮草去边境,不仅要冒被契丹游骑袭击的风险,还要瞒着官府,一旦被发现,就是通敌的罪名。可苏云卿软磨硬泡,又跟他说起边境将士的艰难,陆虎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在边关当过兵,最终还是答应了。

    “丫头,不是叔不帮你,是这事风险太大。”陆虎拍着苏云卿的肩膀说,“我只能抽调镖局一半的人手和三分之一的粮草,偷偷运去雄州。而且咱们得昼伏夜出,避开官府的巡查和契丹的游骑,能不能到,就看天意了。”

    苏云卿赶紧道谢:“陆叔,谢谢你!只要能把粮草送过去,就是救了河北路的百姓。”

    苏云卿立刻去茶楼找秦靖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秦靖之激动不已,紧紧抓住她的手:“云卿,谢谢你!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苏云卿被他抓得有些脸红,赶紧把手抽回来:“你别这样,我都说了,我不是为了你。对了,陆叔说后天一早就出发,你要是有什么要带的,赶紧准备好。”

    “好,我这就去准备。”秦靖之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些银两,你拿给陆叔,就当是粮草的费用。”

    “不用,陆叔说了,这次是为国出力,不要钱。”苏云卿拒绝道,“你还是把银两留着,日后说不定还有用。”

    秦靖之知道陆虎的脾气,也不再坚持,只是心里对他更加感激。

    后天一早,秦靖之带着准备好的药品和信件,来到汴河码头。陆虎已经带着镖局的人准备好了,十几辆马车停在岸边,上面装满了粮草和药品,都用帆布盖着,看起来像是普通的货物。

    “秦都虞候,这是你的信件?”陆虎接过秦靖之递来的信,“是给雄州厢军统领的吧?”

    “没错。”秦靖之点头,“信里写了河北路的情况,还有我对防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他们。陆镖头,此去路途凶险,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