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传了消息出来,红药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知了云鸾。
得知季砚临还活着,云鸾仅仅是蹙了蹙眉头,可是得知沈有窈死了的消息,她却是有些百感交集。
沈有窈娇纵任性,前世还知韬光养晦,如今这一世,不知是不是因着她的缘故,行事越发没有章法,为了报复她,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也亲手葬送了自己性命。
望着因孩子的出生而气氛融洽的沈知鸢和崔氏,云鸾没忍心将这个消息告诉她。
只是季砚临,杀人不眨眼,连沈有窈都不放过,显然是生出了孤注一掷的决心。
他既然道有法子对付沈之珩,一定不是临时起意,倒像是已经为此蓄谋许久了。
既如此,他的手段是什么呢?
云鸾告别沈知鸢回到别庄,坐在沈之珩的书房中回想着前世所经历的,所听到的一切。
红药捧着一方木盒来到书房,见云鸾坐在案前深思,便上前道:“小姐,公子走前,要奴婢将这个拿给您看。”
云鸾接过木盒,打开,见其内放着一卷血迹斑斑的案宗。
“这是?”
“这是公子审季砚临的时候审出来的,季砚临说了许多匪夷所思之事,什么‘重生’、‘前世’,还提及小姐您。公子觉得他要么是装疯卖傻,要么就是中了邪。但公子又说,若是这世上还有人能辨明真伪,那一定是小姐您。”
云鸾展开案宗,陌生的字迹记录着审讯时的每一句话。
只是,里面的人物却被巧妙地换成了代称,或者仅用一字代替。
云鸾越看,脸色越是苍白。
季砚临确实说了“重生”之事,还详细描述了云鸾前世是如何被陷害、如何流落烟花之地,如何成了他的妻子,如何惨死,甚至连她的死状都描述了出来。
这些细节,世上本不该有第二人知晓。
季砚临道大江南北寻找沈云鸾的、为沈云鸾赎身之人是其兄长沈之珩。
这个答案,她心中早已猜到,可看到这白纸黑字写着,她还是觉得心中五味杂陈。
如果她不是北歧的燕昭,也许她会像感激薛晗一样感激沈之珩。
可她是燕昭,是死在沈之珩箭下的北歧王的女儿。
云鸾继续往下看,目光随即凝在某一处供词上:
江心画舫,鸾身中奇毒,名曰春风一度。
春风一度?
云鸾的神思凝滞了一瞬。
她曾在《毒经》读到过这种毒,只是这春风一度,非男女交欢不可化解,而那毒便会转移至未中毒之人身上,那人便会命不久矣……
难道前世,沈之珩中毒了?
云鸾继续看下去,只见那卷宗接下来写道:
沈中毒之后,将鸾托付于季,要求两人假成亲,以避过秦党羽耳目。
季表面忠于沈,背地里却与秦党传递消息。
秦采纳季之策,迫沈奔赴岭南平乱,与此同时,沈修倒戈。
不久后,沈死讯传出,季因此成为秦第一心腹。
后秦发动宫变,登基称帝。
秦秘密得知沈身份,并知其逃脱,欲设局引他现身。
季随即献策,杀妻为饵。
上大悦,封锦衣侯,赐沈修之女与季成婚。
秦在上京设下天罗地网,将鸾之尸身挂在城墙之上示众,请沈入瓮。
卷宗到此,便结束了。
云鸾看到这里时,心头乱跳,差点就要捏不住那纸。
她从未想过她死之后会发生什么,更不会想到,秦王会用她的尸身引沈之珩前来受死。
可是,她很想知道,最后,他来了吗?
云鸾坐在椅上,望着明灭的灯火,只觉得脑中一团混沌,但唯有一事她最清楚不过,那就是,季砚临很可能想利用她来逼迫沈之珩就范。
想到这里,她立即唤来红药,打算亲自写一封信让她派人给沈之珩送去。
可来的人竟然是秦朝。
云鸾看见秦朝的时候诧异了一下,秦朝表现却很自然,“公子要属下来保护您的安全。”
云鸾没有多问,心里却也知道,这封信,恐怕不必再写了。
随即,秦朝将庄子里里外外的兵力和人手的布置简单地告知了云鸾,得知沈之珩布置的比她所想还要细致之后,她便放心了。
她不是怕死,而是不愿被人胁迫,再次拿来要挟沈之珩。
即便,她如今也无法分辨自己对沈之珩的感情。
秦朝抱剑过来,看见云鸾正将那卷宗放入木盒,便问:“您看完这卷宗了?”
云鸾表情淡淡地道:“看完了。”
接下来,秦朝以为会看见云鸾震惊,或者疑惑不安的眼神,可没想到,她就坐在那里,看着窗外的夜色出神。
秦朝忍不住,有些紧张地问,“那么此刻,您在想什么?”
云鸾很诚实,“在想你家公子。”
又道:“你满意了?”
说罢,就要起身离开沈之珩的书房。
秦朝一愣,随即轻咳一声,对云鸾道:“公子让属下给您递个消息,北歧那边说二老爷失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聆春潮请大家收藏:聆春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云鸾闻言动作一顿,转眸看他,“你说什么?”
-
燕亦璇最近颇为烦躁。
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一个人找到沈阆。
离开上京时,云鸾曾拜托她在北歧暗查当年之祸的真相,必要时寻求沈阆的协助。
可如今真相扑朔迷离,沈阆又不知下落,燕亦璇急的上了火。
她支着头靠在椅子上,打发了刚来汇报情况的北歧暗卫。
莫沉派人送她回来时,将这几个人留给了她,如今倒是方便了她行事。
原以为回到北歧就能找沈阆问个明白,没想到这样一个大活人竟然凭空消失了。
这不正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决定再去寻燕翊问问。
到达燕翊书房的时候他并不在内,因为两人姑侄关系,下人们并未阻拦燕亦璇进入燕翊书房。
燕亦璇走到书桌前,随意翻了翻桌面上的信。
北歧国灭后,民间势力分成了数股,几乎成了一盘散沙,燕家统治北歧已久,即便国灭,不得不归顺大梁,北歧遗民们在心中也将燕家视为国主。
如今燕翊回来,各方势力自然前来投诚。
当然,都是暗地投诚,因为他们也实在摸不清燕翊为何会受到大梁在北歧驻军的礼待。
摆在书桌上这些便是燕翊与各方来往的书信。
虽然北歧王活着的时候不曾明示,但所有人都默认燕翊是北歧的下任王。
燕亦璇本不想看这些书信,可好奇心驱使,再加上她也确实不知燕翊回国后都做了些什么,便打开了信。
一连看了几封,都是些废话,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直到她看见了一封压在最底下的特殊信封。
喜欢聆春潮请大家收藏:聆春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