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章 爱能改变一切(刀子必看)
    爱似引力势阱,我甘愿化身为一粒尘埃,主动坠进你的场域。连靠近都带着量子隧穿般的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你如恒星般的运转轨迹 。———诸葛大力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午后的阳光斜切进来,在深棕色的地板上投下一块明亮的梯形。

    空气里浮动着旧书页、墨水和干燥木头混合的、历史系特有的气味。

    王教授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鼻梁上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过袅袅上升的茶水热气,落在孟屿身上。

    他手里正捻着一页薄薄的打印纸,边缘微微卷起。

    孟屿刚结束下午的课,背包还斜挎在肩上,额角带着点赶路留下的薄汗。

    他站在办公桌前,心里正盘算着晚上是带大力去新开的那家云南菜馆,还是干脆在3603煮点面条对付——毕竟昨天刚采购的食材还没吃完。

    “小屿啊,坐。”

    王教授抬了抬手,指了指桌前的硬木椅子,声音不高,带着点惯常的温和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孟屿依言坐下,心里那点关于晚饭的盘算暂时搁置,直觉告诉他教授这架势,不像只是聊聊论文进度。

    他注意到王教授手里那张纸,页眉印着一个醒目的红色徽标,是首都某着名学术机构的。

    “有个事儿,跟你商量商量。”

    王教授放下茶杯,杯底磕在木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他把那张打印纸推过来,指尖在纸面上点了点。“看看这个。”

    孟屿探身接过。纸上是清晰的会议通知函,标题一行加粗的黑体字撞入眼帘:“‘唐代社会转型与丝路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那栏,赫然列着几个国内历史学界响当当的名字。举办地点:北京。时间:下周六。

    “这……”

    孟屿心头一跳,目光飞快扫过会议议程和拟邀请学者名单,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

    名单上好几个名字,都是他论文参考文献里反复引用的学界大牛!这规格,这阵容……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王教授,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一丝被巨大馅饼砸中的茫然。

    “系里拿到两个正式参会名额。”

    王教授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语气平稳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一个给我,另一个……系里几个老头子的意思,是想给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机会。尤其是像你这样,底子扎实,方向对路,又肯钻的。”

    孟屿捏着那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通知函,指腹能感觉到纸张细微的纹理。

    去北京?参加这种级别的研讨会?和那些只在专着扉页上见过照片的人同场交流?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学术盛宴!

    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感猛地冲上头顶,他感觉自己握着纸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

    “王老师,这……我……”

    他一时竟组织不好语言,只觉得喉咙有点发干,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一个巨大的、带着点傻气的笑容。这机会太珍贵了!

    “别高兴太早,”

    王教授慢悠悠地呷了口茶,镜片后的目光带着点了然的笑意,又像藏着点考较,“去,不是让你光带着耳朵去听的。参会,是要发言的。喏,”

    他下巴朝通知函点了点,“议题分组,你自己看。要准备一篇像样的会议论文,提纲也好,详稿也罢,总之,得拿出点东西来,在那些老前辈面前,不能露怯,更不能丢了咱学校的脸面。”

    王教授的话像一盆恰到好处的温水,瞬间浇熄了孟屿心头的燥热,让他迅速冷静下来。是啊,这机会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低头,目光聚焦在通知函上那几个分组议题上:“唐代经济结构与社会流动”、“丝路贸易与多元文化交融”、“社会阶层与身份认同的嬗变”……每一个都是宏大的命题,都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要在短短一星期内拿出一篇有分量的东西,压力瞬间就上来了。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张边缘,大脑开始高速运转,飞快地检索着自己过往的阅读积累和研究兴趣点。

    兴奋感被一种更强烈的、带着挑战意味的使命感取代。

    “怎么样?时间有点紧,任务不轻。”

    王教授观察着他的神色变化,语气里带着询问,也带着信任,“敢不敢接这个活儿?要是觉得太仓促,系里再考虑其他人选也行。”

    “敢!”

    孟屿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不加掩饰的渴望,“王老师,我一定全力以赴!选题方向……我初步有点想法,关于丝路贸易中粟特商团对长安东、西两市商业形态差异化的影响,这个切入点或许……”

    他语速飞快,眼神发亮,瞬间进入了学术状态,仿佛刚才那个被巨大惊喜砸懵的人不是他。

    王教授听着他条理清晰的初步设想,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嗯,思路不错,有可行性。具体细节,我们回头再详细讨论。行程安排都在通知后面附页,食宿会议方包了,来回交通学校报销。你尽快把个人身份信息给我,那边要订票和安排住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的,王老师!我回去就整理好发给您!”

    孟屿连忙应下,小心地将那张通知函折好,郑重地收进背包的内袋里。指尖触到那张纸,仿佛还能感受到它蕴含的能量和压力。

    “行了,去吧。”

    王教授挥挥手,重新拿起桌上的钢笔,“抓紧时间准备,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

    “谢谢王老师!”

    孟屿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走出办公室,带上门的瞬间,他脸上的表情才彻底舒展开来,混合着巨大的喜悦、沉甸甸的压力,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他背靠着办公室门外冰凉的墙壁,长长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走廊里很安静,午后的阳光透过尽头的窗户洒进来,光柱里尘埃飞舞。

    北京……研讨会……发言……论文……

    3603的门锁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门开,一股温暖而诱人的香气瞬间将他包裹—是黄油焦化的浓郁奶香,混合着煎烤肉类特有的焦脆气息,还有一丝清甜的蔬菜味道。

    客厅暖黄的灯光像一张柔软的毯子,驱散了身上沾染的微凉春风和一路奔波的尘埃。

    “回来了?”

    厨房岛台后探出大力的脑袋。她身上套着件浅灰色的短袖t恤,外面罩着条浅卡其色的背带围裙,皮革搭扣看着挺专业,可惜鼻尖和围裙前襟都沾着几点显眼的白面粉,像是不小心蹭上去的勋章。

    她露出的小臂线条利落,正拿着刀,笃笃笃地切着小葱,动作干净利落。

    “嗯。”

    孟屿应了一声,声音里还带着点刚从巨大信息量里抽离出来的微哑。

    他把背包随手甩在沙发上,几步就凑到了岛台边,下巴几乎要搁在大力肩头,深深嗅了一口空气中弥漫的香气,“好香。今天是什么?”他目光越过她的肩膀,看向灶台。

    “迷迭香煎鸡排,白灼芦笋,还有…”大力手上动作没停,刀尖利落地挑起切得细碎的葱花,手腕一抖,均匀地撒进灶台上正咕嘟冒着小泡的奶油蘑菇浓汤里。

    她关了火,拿起木勺快速在浓汤表面搅动出一个小小的旋涡,奶混合着菌类特有的鲜气更加浓郁地扑腾出来。

    她这才侧过脸,鼻尖不经意间蹭过孟屿凑得过近的脸颊,顺带把那点面粉也蹭了一点在他脸上,“饿鬼投胎?洗手去。”

    语气带着点嫌弃的笑意,眼神却亮晶晶的。

    孟屿被她蹭得痒痒,笑着直起身,抬手抹了把脸,果然沾了点白色。“遵命,诸葛大厨。”

    他转身走向洗手间,脚步都轻快了些。厨房的烟火气和她的存在,像有神奇的魔力,暂时抚平了心头的波澜壮阔。

    水流哗哗,冰凉的水冲过手指。

    孟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还残留着刚才的笑意。他快速洗了把脸,擦干,走回客厅。

    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两盘色彩诱人的食物。

    金黄油亮的鸡排切面透着嫩粉,上面点缀着几粒深绿色的迷迭香;翠绿的芦笋整齐地码在一边,淋着一点清亮的橄榄油;两碗奶白色的浓汤正散发着袅袅热气。

    大力解下了围裙,随手搭在椅背上,t恤下摆被带起一点,露出一小截柔韧的腰线。

    她拉开椅子坐下:“快坐下,凉了就不好吃了。”

    孟屿在她对面坐下,拿起刀叉。

    鸡排外层煎得焦香酥脆,内里却汁水丰盈,迷迭香的独特秀气混合着肉香在口中弥漫开,恰到好处的咸瞬间唤醒了味蕾。

    芦笋清脆爽口,带着春天的鲜甜。奶油蘑菇汤浓郁丝滑,带着菌类的鲜美和奶油的醇厚,熨帖地从喉咙滑下去,暖意一直蔓延到胃里。

    “好吃。”

    孟屿由衷地赞叹,又切了一大块鸡排送进嘴里,满足地眯了眯眼。

    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这顿熨帖的晚餐驱散了。

    他看着对面埋头喝汤的大力,她鼻尖上那点没擦干净的面粉还在,随着她小口喝汤的动作微微动着,显得格外孩子气。

    他心头一动,不动声色地放下刀叉,悄悄从裤兜里摸出手机趁着大力低头专心对付芦笋的瞬间,他迅速打开相机,对着她“咔嚓”一声。

    安静的餐厅里,这快门声显得格外清晰。

    大力立刻抬起头,眼睛带着询问:“干嘛?”

    “没什么,”

    孟屿强装镇定,手指飞快地按着键想把照片藏起来,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一点得逞的笑意,“记录一下嗯?劳动成果。”

    大力狐疑地看着他,放下叉子,直接朝他伸出手:“手机给我看看。”她的语气带着不容质疑。

    孟屿犹豫了一下,看她坚持的眼神,只好把手机递过去,还不忘补充:“就是…挺可爱的。”

    大力接过手机,低头一看屏幕—照片里她微低着头,鼻尖和脸颊上沾着几处明显的白面粉,眼神因为专注于食物显得有些懵懂,嘴角还沾着一点奶油汤的痕迹。

    背景是暖黄的灯光和餐桌一角,构图随意,却有种说不出的傻气又真实的可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