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章 我有家了(2)
    库里南平稳地驶离主干道,拐进一条两侧栽满高大杨树的乡间柏油路。

    道路变窄,却异常平整干净。

    阳光被浓密的树冠切割成碎金,斑驳地洒在深色的车身上。空气里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淡淡的花香,取代了城市的尾气味道。

    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500米。】

    孟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半分。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后视镜,想看看自己的仪容是否妥当。

    镜子里映出他略显紧绷的侧脸,还有后排诸葛大圣沉静中带着一丝归家期许的目光。

    车子转过一个弯,前方豁然开朗。

    路的尽头,是一个掩映在浓绿树荫下的、颇有些年头的青砖院落。

    院墙不高,爬满了郁郁葱葱的丝瓜藤和扁豆蔓,开着零星的小黄花。两扇厚重的、刷着朱红色漆(有些地方已经斑驳)的木质大门敞开着。

    而在那敞开的院门口,以及门内影壁墙前的小空地上,已经聚了好些人!

    显然,得到消息的亲戚们早就翘首以盼了。

    最显眼的依旧是那位身材魁梧、站姿笔挺如松的二舅公(诸葛大圣的二舅),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外套,背着手,眼神锐利地锁定着缓缓驶近的“铁盒子”。

    他旁边,倚着门框的是气质慵懒、穿着米白棉麻衬衫的小舅诸葛青,嘴角噙着玩味的笑意打量着这辆与乡野气息格格不入的豪车。

    除了他们,影壁墙前还站着几位年纪稍长的叔伯婶娘,以及几个探头探脑的小孩子,好奇又拘谨地张望着。

    显然,诸葛家今天相当热闹。

    孟屿稳稳地将车停在院门口一侧相对平整的空地上,熄了火。

    引擎声的消失让四周只剩下风声鸟鸣。

    “到了。”

    诸葛大圣的声音带着回家的松弛感。

    副驾上的大力被这短暂的安静唤醒,她揉了揉眼睛,迷蒙的目光投向窗外,看到门口熟悉又热闹的景象,脸上立刻绽开温暖的笑容,利落地解安全带、叠好小毯子、推门下车:“二舅公!小舅!三姨婆!王奶奶!……”

    她清脆的声音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涟漪。门口的众人纷纷露出笑容,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哎!丫头回来啦!”

    二舅公洪亮的声音响起,张开双臂。大力笑着扑过去拥抱他。

    “大力回来啦!快让三姨婆看看!”

    一位穿着素雅旗袍、戴着银丝眼镜、气质颇为知性严肃的老太太(三姨婆)也笑着迎上来。

    “大力姐姐!”几个小孩子也兴奋地叫着。

    趁着大力被长辈们围住问候的间隙,孟屿深吸一口气,推门下车。

    他没有立刻走向人群中心,而是动作极其自然地绕到车后,拉开了后车门,恭敬地请诸葛大圣下车:“妈,您慢点。”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一直留意着他的诸葛青挑了挑眉。

    诸葛大圣优雅下车,对着门口众人笑道:“二哥,三姨,小青,王姨……都出来啦?”

    “大姐回来,我们能不出来迎迎嘛!”三姨婆笑着应道,目光却已经不着痕迹地落在了孟屿身上。

    孟屿关好车门,挺直脊背。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好奇的、审视的、友善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脸上保持着镇定礼貌的微笑,手心却微微有些汗湿。

    他没有迟疑太久,几步走到车尾,拉开了后备箱——里面除了给外公外婆的核心礼物,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些东西。

    他弯腰,从后备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摸出两条包装精美的、本地口碑极好的高档香烟(这是他昨天特意让朋友从市区送来的)。

    然后,他拿着烟,步履沉稳地走向院门口那几位明显是男性长辈聚集的地方。

    目标明确,首先是那位气场最强的二舅公。

    孟屿走到二舅公面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微微躬了躬身,双手将一条烟递了过去,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

    “二舅公好!我叫孟屿。头次登门,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您抽烟。”

    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丝毫扭捏。

    二舅公明显愣了一下。

    他锐利的目光先是落在孟屿脸上,审视着他的眼神和神态,又看了看递到眼前的烟——牌子他认得,是本地老烟枪都认的好烟,不便宜,但也绝不浮夸。这份“心意”。

    分寸拿捏得极好,既表达了尊重,又不显得刻意讨好或炫耀。

    “哦?”

    二舅公浓眉一挑,洪亮的声音响起,带着点意外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好小子!懂规矩!”

    他爽朗一笑,伸出大手,毫不客气地接过了那条烟,还顺手拍了拍孟屿的肩膀。

    那力道不轻,带着军人特有的豪爽,拍得孟屿肩膀微微一沉,却也让他心头一松——这关,似乎过了!

    接着,孟屿转向旁边几位看起来是叔伯辈的长者(是大圣的堂兄弟之类),同样双手递上烟,脸上笑容真诚:“各位叔叔伯伯好!我叫孟屿。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态度谦逊,称呼得体。

    那几位叔伯显然没料到这开豪车来的年轻人这么接地气,这么懂“老礼”,都有些意外,随即脸上都露出了受用的笑容,纷纷接过烟,客气地回应:

    “哎呀,客气了客气了!”

    “小伙子不错!懂礼数!”

    “快进屋快进屋!”

    孟屿最后才走到一直抱着手臂、倚着门框看戏的诸葛青面前。

    他同样递上一条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却比刚才更随意自然了些:“小舅好。我叫孟屿。听说您搞艺术?这烟……解乏提神,灵感枯竭的时候来一根?”

    诸葛青看着递到眼前的烟,又看看孟屿那张带着真诚笑意、眼神清朗的脸。

    再回想他刚才那一套行云流水、既尊重长辈又不卑不亢的“发烟叫人”操作,嘴角那抹玩味的笑意终于化开,变成了一个带着点欣赏的真实笑容。

    “行啊,孟老板,”诸葛青接过烟,拿在手里掂了掂,眼神瞟了一眼那辆库里南,又落回孟屿脸上,语气带着调侃,却不再有审视,“排面够足,礼数也周全。有点意思。”

    他拍了拍孟屿另一边肩膀,力道比二舅公轻多了,“走,进屋吧,老爷子老太太等半天了。”

    这时,大力也从长辈的包围中脱身,快步走到孟屿身边。

    她很自然地挽住了孟屿的胳膊,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开始小声地、清晰地给他介绍刚才没来得及打招呼的长辈:

    “孟屿,这位是三姨婆,以前是我的语文老师,可厉害了!”

    “这位是王奶奶,看着我长大的,就像我亲奶奶一样。”

    “这位是……”

    她语速不快,声音清晰,确保孟屿能听清每一个称呼和关系。

    孟屿认真地听着,随着大力的介绍,对每一位长辈都微微躬身,再次问好:“三姨婆好!”“王奶奶好!” 态度恭谨而真诚。

    诸葛大圣看着女儿体贴地引导着孟屿融入,看着孟屿那虽紧张却不失分寸的应对,看着周围亲戚们脸上逐渐化开的友善笑容,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她对着还在门口张望的众人挥挥手:“行了行了,都别杵门口了,进屋!进屋说话!”

    二舅公也大手一挥,洪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豪气:“对对对!进屋!开饭!孟小子,来来来,跟二舅公坐一块儿!咱爷俩好好唠唠!”

    他刚才那一拍,似乎已经把孟屿划入了“自己人”的范畴。

    在众人的簇拥和好奇目光的洗礼下,孟屿被大力挽着,跟在大圣身后,终于迈过了那道象征着真正接纳的、沉甸甸的朱红色门槛。

    门内,饭菜的香气和家的喧闹扑面而来。

    厚重的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最后一丝喧嚣。

    门内,是另一个世界。

    青砖铺就的院落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

    墙角倚着几丛蓬勃的月季,开得正艳。几棵老柿子树枝叶繁茂,在院子里投下大片的荫凉。

    正对着影壁墙的是几间坐北朝南的青瓦房,门窗都是老式的木格样式,漆色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的温润。

    空气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淡淡的茶香,还有老房子特有的、干燥木质混合着阳光的味道。

    热闹的人声从堂屋里传出来。刚才在门口迎接的亲戚们,此刻都聚在了堂屋内外,好奇的目光依旧追随着新来的年轻人。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笑声清脆。

    诸葛大圣一进门,就被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却眼神清亮的老太太(外婆)拉住了手,连声问着路上的情况。

    大力则被三姨婆和王奶奶等几位女性长辈围住,亲热地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孟屿站在稍显局促的堂屋中央,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带着善意却依旧充满探究的视线。

    他努力维持着镇定,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手心却微微出汗。

    就在这时,堂屋正中央,那张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八仙桌旁,一个声音沉稳地响起,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屋内的嘈杂:

    “孟小子,过来坐。”

    声音来自桌旁主位上的老者。

    他穿着朴素干净的深灰色中山装,身形并不算高大,甚至有些清瘦,但坐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像一杆标枪。

    头发已经全白,梳理得一丝不苟。

    面容清癯,皱纹深刻,如同刀刻斧凿,尤其那两道雪白的长眉下,一双眼睛并不十分锐利,却异常深邃、沉静,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阅尽沧桑的淡然。

    他就那么安静地坐着,手里端着一个白瓷茶杯,杯口氤氲着淡淡的热气。

    目光平静地落在孟屿身上,带着一种温和却不容忽视的审视。

    这就是大力的外公。

    堂屋里的声音瞬间小了许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孟屿和外公身上。

    孟屿心头一凛,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到八仙桌前,对着外公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外公好!我是孟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