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今焦作、济源、沁阳等地)。它北靠太行,南临黄河,是山西南部进入河南平原的重要通道(尤其是通过太行陉道),地理位置险要,堪称山西的南大门。
大顺军此刻控制着怀庆,就能北上进攻山西,威胁已经从山西向陕北攻来的清军侧翼,或作为反攻河北的跳板。
原本满清军队和刘忠率领的大顺老卒在怀庆府内爆发了数场大战,但是刘忠率领大顺军攻势凌厉。
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刘忠部在怀庆府境内连续击败当地归顺清廷的军队,其主要是原明朝投降满清的军队。
刘忠率兵相继攻克济源、孟县等县城,并在怀庆府城(今沁阳市)周边取得胜利。
清怀庆总兵金玉和在迎战大顺军时,兵败被杀。
这是清军入关后阵亡的第一位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震动了满清朝廷。
随即大顺军一度控制了怀庆府全部地区,并且不断向卫辉府发动着主动袭击。
当时满清朝廷派出了肃亲王豪格,带领两黄旗部队,驻扎在卫辉府一带,和顺军在怀庆府和卫辉府之间相持。
随后,随着满清大军对山西境内的全面控制,驻扎在怀庆的这一支大顺军队,越来越成为满清进攻陕北的侧翼最大威胁。
他们这支部队,完全可以从泽州北上,在山西境内破坏阿济格进攻陕北的粮道,袭扰后方,给满清进攻陕北的军队进行巨大的破坏!
当时,多尔衮在觉罗巴哈纳,石廷柱和鳌拜等人进攻山东受挫后,认为此时大明朝廷还是有一战之力的,随即他调整战略部署,决定先挑“软柿子”李自成捏捏。
决定倾尽全力攻打大顺李自成部,准备将整个北境统一之后,再集中全力,由北至南,从各个方面全力进攻江南,复刻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的由北向南,统一全国的战略构想。
正所谓:“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所以,多尔衮才同意史可法提出的“联虏平寇”之策,扣押大明正使左懋第等人,派间谍策反大明将领,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攻打大顺拖时间。
……
随即,豫亲王多铎令蒙古贝勒固鲁思奇布率游骑截断怀庆和潼关之间的顺军粮草交通渠道,焚毁三处粮台。
镶白旗梅勒章京鄂硕领甲喇五人,夜渡无定河,据垣曲北山烽火台,架红夷炮六门控扼水道。
十一月十七,清军主力潜行至河阴一带。
多铎设行辕于河阴城,召诸将密议:“刘忠此刻与陕西李闯的联系已经被断,正在人心惶惶之际,本王与我山西南下的大清军,南北夹击,定能一举攻克怀庆府!”
随即他分兵三路:左翼科尔沁亲王满朱习礼领四千骑沿黄河西进,虚张声势佯攻温县;右翼镶白旗固山额真准塔率重步兵八千,携攻城器械循官道北上;多铎亲自率中军精骑,率数万人马直扑怀庆府的武陟县。
是夜,正白旗巴牙喇纛章京努山率精锐巴牙喇三百人,换装当地乡民服饰,潜行至武陟县周边山隘,伏于杜梨树丛中观测大顺军布防。
子时三更,镶白旗护军参领苏克萨哈带死士十七人,生擒大顺军塘马校尉,得闯军驻防图。
十一月廿一,多铎于乌龙铺集结四十门大将军炮,令蒙古骑兵驱赶三千百姓负草填壕。
时值怀庆府人心惶惶,绕后切断粮道的大顺军粮秣不继,驻守怀庆府城的制将军刘忠虽得探报,然营中士卒日食仅一粥,士气低落,而且他也害怕一旦贸然出城,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守城优势,转而与优于野战的大清八旗进行野战,胜算并不大。
所以刘忠决定按兵不动,不断派出斥候向陕西求援。
霜降日寅时,清军红衣大炮轰开武陟县城垣,多铎亲执白纛登城,怀庆战役就此揭开血幕。
……
不费吹灰之力,在满清大军的攻打下,武陟县脆弱的城墙就被大炮给轰开,清军长驱直入,攻入了怀庆府内!
在武陟县的沦陷下,怀庆府城的南部温县,河内也相继陷落。
多铎率领满汉蒙八旗大军,终于在怀庆府城(沁阳)与固城而守的刘忠大顺军对上了。
……
初冬日的原野,本来大地上还落有一层薄薄的洁白雪花,此刻却被铁蹄踏成一片泥泞的黑红。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硝烟味和泥土的腥气,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大顺军主帅刘忠,身披一件斑驳的铁甲,红色的战袍已被刀剑和污血撕扯得不成样子。他握着长刀,站在硝烟弥漫的怀庆府城头的豁口上,目光如炬,死死盯着城墙下如潮水般涌来的八旗汉军。
刘忠手中的战刀已然卷刃,却仍被他紧紧握着,像一面不倒的旗帜。
趁着满清部队进攻的间隙,刘忠双眼迷离,恍惚间,他回想起,就在数个月前,他麾下的两万精锐还气势如虹,凭借一股为“闯王”夺回江山的锐气,接连攻克数座州县,甚至阵斩了清廷的怀庆总兵金玉和,一度兵临卫辉府城下。
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胜利的喜悦仿佛还在昨日未曾散去,如今,刘忠站在沁阳府城上,听着天际线处便传来了闷雷般的蹄声——那不是雷,是豫亲王多铎麾下真正的满洲八旗精锐,他们来了!
清军的冲锋毫无花巧,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披着重甲的“巴牙喇”护军锐士如同移动的铁塔,手中的长矛重斧闪烁着死亡的寒光;紧随其后的蒙古轻骑如同盘旋的秃鹫,弓弦响处,泼天箭雨便倾泻而下,将大顺军的阵型撕开一道道口子。
“顶住!长枪手上前!盾牌举高!”刘忠的吼声嘶哑,却穿透了战场的喧嚣。
大顺的将士们不可谓不英勇。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卒,高喊着“大顺万胜”,用生命组成血肉长城。
他们拼命用长矛刺穿了清军战马的胸膛,战刀砍在清兵的铁甲上迸出耀眼的火星。
一时之间,阵前人仰马翻,惨烈的厮杀声震四野。
喜欢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请大家收藏:()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