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8章 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司马懿身姿奇特,目能观背,尽显非凡气质,性格沉稳内敛,始终深藏不露。

    即使岁月流转,他的品性依旧如历史记载般深邃。

    无论身处何地,他总保持冷静克制,这份特质早已融入骨血,难以更改。

    正在司马防训导之际,传来金榜即将推出“华夏大地谋臣榜”

    的消息。

    此消息令司马防戛然止声,而司马懿亦微微颤动,却迅速平复下来。

    他的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瞳孔微缩,显现出内心的波动。

    一旁的兄弟们对此皆感震惊,唯有司马防注意到司马懿低垂的头部,深知此子聪慧异常,却低调隐忍,不轻易展示才华,这一秘密仅他与长子司马朗知晓。

    常言道“司马八达”

    ,皆为杰出之才,但依司马防之见,唯有司马懿真正当得起赞誉。

    司马防注意到他的二儿子在得知金榜发布的消息后,身体缩得更紧了。

    他立刻明白儿子的心思——又想低调行事,避免引人注意。

    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并不热衷于名声大噪,至少现在还不感兴趣。

    他更愿意隐忍等待时机成熟。

    司马防挥退了其他在场的人,只留下司马朗和司马懿。

    他直接询问司马懿对金榜的看法,并鼓励他说出真实想法。

    一旁的司马朗也附和,认为弟弟一定可以名列前茅,下个月的谋臣榜将是展现才华的机会。

    司马懿最终坦白了自己的顾虑。

    他性格内向,多年来一直刻意保持低调。

    他坦言对即将到来的榜单感到担忧,希望能继续隐匿锋芒。

    金榜题名本是荣耀,但司马懿却深感忧虑。

    他的父亲司马防和兄长司马朗对此十分不解,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事。

    然而,司马懿深知,金榜题名意味着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而这与他无意入仕的想法背道而驰。

    他担心若有人前来招揽,无论选择接受还是回避,都将带来麻烦。

    尽管如此,他也不愿过多解释,只是希望家人能理解他的处境。

    司马懿金榜题名的消息传来,家族上下都为之振奋。

    然而,司马防和司马朗却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若是运气不好,我们司马家恐怕要遭遇灭顶之灾。”

    司马懿叹道,“拒绝一位诸侯的邀请,后果实在严重。”

    “一旦激怒他们,我司马家世代积累的基业可能毁于一旦。”

    司马懿继续说道,“我敢确定,若我真的拒绝那些诸侯的邀请,等待我们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过去或许还能周旋,但现在几乎是绝境。”

    司马懿苦涩地摇头,“金榜的出现已经彻底改变了局势。”

    “到时候,我作为金榜上的谋臣,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司马懿分析道,“诸侯们得知我不愿为他们效力,必定会对我下手,甚至不惜对整个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他们不会容忍我留在其他势力中,与其冒险,不如干脆铲除隐患。”

    司马懿加重语气,“这样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听完司马懿的剖析,司马防和司马朗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这才明白,司马懿的功成名就虽令人欣慰,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和风险同样巨大。

    “这岂不是逼迫我们做出选择?”

    司马防低声道,“无论怎么选,都是关乎家族生死的关键时刻。”

    “我们无法再保持中立,其他诸侯也不会允许。”

    司马朗补充道,“司马懿的选择,将决定整个家族的命运。”

    司马防本打算继续观望局势发展,但如今已无暇等待。

    一旦下月金榜公布,若司马懿上榜,他们就必须做出抉择。

    想到此,他叹息不已:“唉,我们家族的计划算是白费了!这金榜确实带来了麻烦。”

    旁边司马朗不解,认为只要答应诸侯邀请即可避开困境。

    他思索良久仍不明所以,便向司马懿请教。

    司马懿听后十分焦急,内心怒斥哥哥愚笨至极,实在令人失望。

    但他明白身为兄长必须解答疑问。

    于是耐心解释:“我不出仕并非永不为官,只是时机未到。

    当前局势复杂难辨,哪个诸侯能统一天下尚不可知。

    此时投靠某方,很可能让家族陷入危机。”

    司马朗听完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二弟的深思熟虑。

    司马朗此前并不知晓此事,直到此刻才彻底领悟。

    然而,他对司马懿所说“天下大势尚未明朗”

    感到困惑,因为在司马朗眼中,当前局势已十分清晰。

    司马朗认为,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人非西凉王林枫莫属。

    数月来的四次金榜排名均证实了这一点。

    西凉王不仅稳居榜首,且与第二名拉开了巨大差距。

    无论是领土面积、民众数量,还是强大的西凉军,都显示了他的实力。

    最近结束的个人战力榜也证明了这一点,西凉王几乎占据了榜单的三分之二,尤其在前十名中独占十二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外,天下仅有的三位无双神将皆出自西凉,而榜首正是西凉王本人。

    这些信息表明,西凉王的真实力量远超外界认知,世人所见不过冰山一角。

    因此,司马朗不明白为何司马懿仍称局势不明。

    他向司马懿表达了疑虑,质疑为何还说天下形势不清。

    司马懿听后神情骤变,身体微微晃动。

    司马懿始终回避着一个让他极为抗拒的问题,那便是当前天下局势究竟如何。

    他并非不知晓西凉王才是真正的主宰者,但出于某种复杂心态,他选择装作不明真相。

    司马懿心怀宏图大志,他渴望将司马家族的地位提升至巅峰,甚至取代现有的皇室,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是实现全国统一,而这统一必须由司马家族完成。

    因此,面对外界对时局的质疑,司马懿总是含糊其辞,声称局势尚不明朗。

    实际上,他是有意拖延时间,等待最佳时机入世。

    在此之前,他需要观察形势,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网络,确保未来的成功之路畅通无阻。

    他不仅亲自布局,还让家族成员积极融入各地实权派家族之中,为最终的权力更迭奠定基础。

    司马懿心中有着宏伟的理想,他希望辅佐的诸侯继位后若成为庸才,他便揭竿而起,通过一场政变夺取权力,继承前人的成果,最终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使皇族成为司马氏。

    历史上,司马懿正是这样一步步成为三国的最大赢家,《三国演义》也以“三家归晋”

    收尾,天下归于司马家族。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这个诸侯重视世家的力量,让他们有机会团结起来形成势力。

    否则,司马懿和他的家族将无法与其他世家建立联系,也就难以实现夺权的目标。

    西凉王林枫被称为“世家屠夫”

    ,不仅不重用世家,反而极力打压,稍有差池便可能招来灭族之祸。

    司马懿深知,若天下落入林枫手中,他的抱负将彻底破灭。

    不仅无法发动政变,就连家族在林枫创立的国家中能否生存下去都成问题。

    此外,林枫年纪尚轻,司马懿难以等待其后代中出现无能之人作为突破口。

    考虑到自身寿命的不确定性,司马懿不愿正视林枫作为“当今最有潜力统一天下诸侯”

    的事实,尽管内心清楚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司马懿坚信,联合天下世家的力量,完全可以对抗西凉王,甚至将其击败。

    司马家族作为大汉的名门望族,深知这些世家深厚的底蕴。

    尽管西凉王目前势力强大,但他的暴虐行为已使他成为世家的共同敌人。

    司马懿认为,只要世家团结起来,西凉王的败亡便指日可待。

    听完司马懿的话,司马朗陷入沉思,他认为二弟的观点很有道理。

    两人同为世家子弟,对当前局势有着相似的看法。

    自然深知世家的强大。

    可以说,后汉两百年间,天子不过是世家代言人的角色。

    实际掌控天下的是世家集团。

    若天子维护世家利益,他们便支持他稳固皇位;反之,若天子试图对抗世家,不仅皇位难保,还可能被世家联手废黜,另立他人。

    汉灵帝因无力直接对付世家,便借助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来制衡。

    对此,司马朗十分认同二弟司马懿的看法。

    家族长辈司马防也明确表示:"如今的天下仍由世家掌控,西凉王打压世家之举注定失败。

    "

    得知父子两人的看法后,司马朗彻底放下疑虑。

    他意识到,当前各路诸侯中,除西凉王外,并无特别出众者。

    即便如冀州牧袁绍这样的大势力,也未展现出绝对优势。

    因此,他追问二弟能否确定未来的归属。

    这一问题让气氛变得紧张,因为无论司马懿选择依附哪方,都意味着整个司马家族的命运走向。

    司马防也认真倾听,等待答复。

    司马防很好奇,自己足智多谋又沉稳的二儿子,究竟会看好哪个诸侯。

    如今的天下,究竟谁能赢得司马懿的认可?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