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4章 速做准备,拟定方案!
    蓝玉等人更是跃跃欲试,欲在猎场中大展身手。

    然而,在这样的场合,除非朱元璋自己不参与,否则即便是蓝玉等人,也不敢与朱元璋争锋。

    无人敢言必胜朱元璋。

    而朱元璋的实力亦不容轻视。

    一日下来,收获满满。

    武将们虽也各有斩获,却无人能及朱元璋。

    日落前,猎物清点完毕,朱元璋依例行赏。

    朱权的成绩让朱元璋略感意外,除蓝玉等淮西勋贵外,他的猎物最多。

    夜幕降临。

    众人围坐篝火旁,饮酒品尝今日猎获的野味,气氛热烈非常。

    几杯酒下肚,朱元璋兴致盎然,讲起往昔打下大明江山的辉煌岁月及战场上的峥嵘往事。

    不论是文职还是武将,时不时会附和,颂扬老爷子昔日的英勇!

    “父皇,儿臣遗憾未能早生,未能与父皇并肩战场!”

    坐在朱元璋身旁的朱权,满眼敬仰地盯着他说。

    一旁的朱标听后,神情复杂,哭笑不得。

    小子,你若早些出生,能随父皇上战场,那老十七的位置可就不保了,连我这大哥之位都得让贤!

    “哈哈……现在也不迟嘛!”

    “你即将前往封地,日后有的是机会为大明建功立业!”

    朱元璋听后大笑,鼓励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以九哥为楷模,为大明征战,开拓疆土!”

    朱权一脸郑重地点头。

    在场的文武官员们:……

    何时汉王殿下成了皇子们的典范?

    皇子们的榜样,不应该是太子朱标吗?

    这让身为大哥的太子朱标情何以堪?

    但他们望向朱标时,见他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表情变得五味杂陈!

    他们忘了,如今的太子似乎也被影响了,处处为汉王说话!

    汉王所做的那些事情,太子最为上心,跟得最紧!

    “如今天下太平,或许将来只能靠你们为大明朝开疆拓土了!”

    “百姓安居乐业,咱们这洪武朝,也称得上洪武盛世了吧?”

    朱元璋笑着说道。

    “父皇所言极是,洪武朝绝对是盛世!”

    朱标率先点头赞同。

    “没错,陛下文治武功,才有今日之太平盛世,若这都不算盛世,何为盛世?”

    “陛下与昔日的秦皇汉武相比,也不逊色,何必自谦?”

    “……”

    一时间,文武官员们纷纷拍起了马屁!

    “你们就会说些甜言蜜语!”

    “真正的繁荣,不是空谈而来,需靠实干铸就!”

    “不久之后,我打算携标儿共赴汉中府一探,今日先与你们通通气。”

    朱元璋话锋突转,透露了与朱标同行汉中的打算。

    瞬间,除朱标外,众人皆惊,未知老爷子有此亲赴汉中之意。

    老爷子汉中之行意欲何为?

    “陛下,此事实属突然!若您与太子皆离京,朝事谁来主持?”

    兵部尚书常茹焦急问道。

    “陛下,请三思!帝储同巡,京师将空!”

    刘三吾亦附和。

    “无需多言!”

    “我去汉中自有缘由,无需向尔等详述。”

    “且标儿身体你们皆知,虽看似无恙,但性命仍倚仗老九。

    此行汉中,老九可亲自为其诊视。”

    “我非与你们商议,乃是通知!”

    “速做准备,拟定方案!”

    朱元璋摆手,语气坚定,不为官员言语所动,汉中之行势在必行。

    “陛下,此行汉中,可否算上微臣?”

    蓝玉突然。

    “你这莽夫,也想凑热闹?”

    朱元璋戏谑反问。

    “臣恐您路上寂寞,有空可陪您聊天解闷。”

    蓝玉笑道。

    “休要贫嘴!”

    “不过,你确应同行,冯胜、常升等人亦需前往。”

    “一同前往汉中府,参观王卫学院,学习汉王办学之道。”

    朱元璋笑骂,未拒蓝玉之请。

    实则,此行汉中,他早已打算带上蓝玉等人。

    “户部尚书张紞亦需同行!户部暂由两位侍郎主持,你亦前往西北,探查老九新政之实施!”

    张紞身为户部尚书离京无碍,有左右侍郎料理日常事务,无虞生乱。

    “臣领命!”

    蓝玉等人及张紞面露喜色。

    蓝玉等久欲亲赴汉中,与汉王建立更紧密之联系,此乃良机。

    张紞亦然,他已被朱元璋与朱标父子推至汉王朱松一方,此行汉中或为其未来之转机。

    朱元璋之言再惊四座!淮西众人前往尚可理解,张紞同行则意味深长。

    仅赴汉中学习新政乎?未必!

    一时间,大臣们心生疑虑。

    更有甚者揣测,老爷子是否意在迁都?

    太子昔日西巡西安,即为考察迁都之可能。

    而今大明朝最富饶之地,非汉中府莫属!莫非老爷子真有意迁都汉中?

    秦王朱樉已迁封,西安府亦归汉王朱松。

    若将汉王置于西安,老爷子再将国都迁至汉中,似乎水到渠成。

    昔日老爷子力排众议,将哈密卫交予汉王,河西走廊加西安府之广袤封地,收回汉中作为国都,亦在情理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人皆知汉中府之繁荣,街道、房屋、城池建设,皆胜应天府。

    汉中府,只差一座皇宫矣!

    即便不迁往汉中府,即便是按照原计划迁都西安府,也似乎远比现今的应天要好!

    应天府虽也要效仿西北设立改革特区,但何时能成,谁又知晓?

    若换作朱元璋,恐怕也会有迁都西北的念头!

    毕竟,哪位不希望国都位于国家最为繁华富庶之地?

    这帮大臣真是擅自揣测!

    倘若朱元璋与朱标知晓他们如此想法,想必会无言以对。

    皇帝与太子西巡之事,似乎已成定局,无人再敢异议。

    最为欣喜的,莫过于能伴随朱元璋父子同行之人!

    尤其是随朱元璋前往汉中的那些人,他们真正洞悉了老爷子的心思!

    蓝玉与张紞等人已猜出,老爷子很可能意在立汉王为储君!

    即便迁都西北,届时直接将皇位传给汉王,让他在西北登基便是!

    在他们眼中,这才是老爷子和太子此行西北的真正目的!

    当然,朱元璋对此并不知情,一番闲聊后,酒足饭饱,他便率队返回宫中!

    系统提示:大明唯一的女帝,乃昭武大帝之女朱慧英!

    朱元璋的马车正驶向皇宫,车内朱标与朱权陪伴左右。

    此行结束后,朱权即将前往封地就藩。

    朱元璋紧握朱权之手,反复叮嘱就藩后的注意事项:

    “切记,抵达封地后,勿学你二哥与四哥,不可变得尖锐贪婪!”

    “要保持心地柔软,治理封地需怀柔和宽仁之心,多向你九哥学习,凡事以百姓为重,勿只念及私利!”

    “瞧瞧你九哥,如今全心投入汉中发展,造福百姓,同时也不亏待自己,还让封地的百姓都感激他,这便是治理封地的高明之处!”

    朱元璋的话语渐渐增多,不断引导话题落在老九身上。

    他满心期望朱权能向老习,与之亲近。

    “父皇放心,孩儿定当铭记父皇的教诲!”

    朱权坚定地点了点头。

    其实,朱元璋的话他隐约记得,在回想朱匣焌的经历时,老九教导那孩子如何成为优秀监国太子时,也曾提及类似的话语!

    只是经他稍作调整后,再转述给了朱权。

    三日后,宁王朱权启程前往封地。

    朱元璋与朱标亲自送至德胜门外,那里已备好了朱元璋为朱权准备的一万朵颜三卫兵马,护送其北上大宁府。

    朵颜三卫的主力多已在大宁府等候,近十万兵马,算是朱元璋赠予朱权最厚重的就藩之礼。

    “老十七,到了封地,别忘了我的话!”

    朱权临行,朱元璋反复叮嘱。

    “父皇放心,孩儿铭记于心!”

    朱权再次点头,随后登车,携宁王府众人,在朵颜三卫的护送下,踏上就藩之路。

    朱权离去,朱元璋心中却感空荡。

    父子回宫,朱元璋领着朱标在宫中漫步。

    “标儿,抓紧筹备,将朝堂事务安排妥当,咱们父子也该启程去汉中了!”

    朱元璋对朱标吩咐道。

    “父皇,那晚您说让蓝玉他们及张紞同行汉中府,不只是为了学习吧?”

    朱标忆起那晚朱元璋的话,好奇地问道。

    “那你觉得还有什么意图呢?”

    朱元璋含笑反问:

    “你大胆猜猜,我是否想在朝中为老九建立一股势力?”

    “日后若立老九为太子,朝中自会有一群死忠追随。”

    朱标坦然吐露心声。

    所谓学习,不过是幌子!

    关键在于让这些官员与老九拉近距离,为他积累力量!

    “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标儿,你不会怪我这做父亲的吧?”

    朱元璋苦笑询问。

    “父皇言重了,是我命不好,怨不得他人!苟活一年多,我已看淡一切!”

    “只希望在余生,能多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

    朱标洒脱地笑道。

    “好,那我就带你去看看!看看大明最繁华之地!”

    朱元璋拍着朱标的肩,语气坚定地点头。

    “那父皇,是否需要先告知老九?”

    朱标问。

    “别急,到时候再说。

    你刚刚猜的半对半错!我去西北,还有一事必须与老九面谈!”

    朱元璋话锋一转。

    “哦?”

    朱标竖起耳朵。

    朱元璋既已提及,定会说明,所以他耐心等待。

    “我去汉中见老九,是想在有生之年,见证收复西域、平定漠北的时刻!”

    朱标闻言,愕然当场!

    何意?

    他本以为老九收复河西走廊已是大功,没想到父亲的想法更为大胆!

    竟欲直接收复西域,再平定漠北?!

    意即,父亲还想让老九完成这两件大事?

    “您打算让老九去做?”

    朱标愣了半天,难以置信地问。

    “确实,我相信老九有这个能耐!此行汉中府,意在与他商讨,看能否由他征服西域与漠北!”

    朱元璋未加否认,言语间透着理所当然。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