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5章 这份能耐与胆识
    终于,朱松等人所盼之队,携日月龙旗、皇家仪仗,自远方大路缓缓而来。

    “到了!”朱松眼前一亮。

    转瞬,朱元璋队伍近前,前锋乃淮西勋贵蓝玉等人骑马领先。

    “臣等恭迎圣驾,皇帝陛下,太子千岁!”待朱元璋座驾停稳,朱松率众迎驾。

    “平身。”朱元璋与朱标下车,环视众人,高声言道。

    “孩儿参见父皇!”

    “兄长,别来可好?”

    朱松快步上前,向朱元璋与朱标含笑行礼。

    “好小子,多年未见,真是大变样了!”

    朱元璋再见朱松,心中感慨万千。

    记得他当年离京就藩,尚是十五岁少年,如今已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子。

    “秋儿,见过你皇爷爷和大伯父。”

    朱松招手示意身后的朱匣秋。

    “秋儿拜见皇爷爷,拜见大伯父。”

    朱匣秋被徐妙锦领着上前,规矩地向朱元璋和朱标行礼。

    “好!真是好孩子!”

    朱元璋见朱匣秋,心情大好。

    这孩子让他想起了朱标幼时,且他早已推算出朱匣秋未来必是宽仁的好太子。

    然而,仁厚并不等同于软弱。

    燕汉相争之时,瓦剌趁机南下作乱,朱匣秋年幼却敢亲自登上天水关城墙,等待瓦剌人的到来,排兵布阵毫不含糊。

    这份能耐与胆识,非同龄人所及。

    他的仁厚,仅对家人与忠臣良将而言。

    “汉王妃徐妙锦,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徐妙锦亦上前行礼。

    “徐丫头不必多礼。”

    朱元璋望着徐妙锦,笑容满面,连连点头。

    这位儿媳,未曾令他失望。

    他们所生的朱匣焌与朱匣烨,亦是出色。

    随后,朱松与朱标紧紧相拥,这是他们兄弟见面的独特方式。

    “九弟,多亏你,大哥才能再至西安府。

    多谢了!”

    朱标感激地望着朱松。

    对朱标而言,老九不仅是兄弟,更是救命恩人。

    “兄长言重了。”

    “咱们兄弟间,何须如此客气?”

    “父皇,孩儿已在王府备好一切。

    父皇与兄长一路辛劳,今日先在西安府歇息可好?”

    朱松挥手示意,目光随即转向朱元璋。

    “至西北,我这皇帝自然听你的安排!”

    “我也想瞧瞧如今的西安府有何变化!”

    朱元璋听后,大笑起来。

    随后,周贵妃上前对朱元璋关怀备至,两人自然少不了几句家常。

    接着,全家人上了朱元璋的座驾。

    随行的护卫中,仅少数锦衣卫跟随,其余大军则在城外扎营,毕竟上万人不可能全进城。

    同时入城的,还有蓝玉等勋贵及户部尚书张紞。

    但他们尚不能与朱松私下交谈,此刻老爷子一家团聚更为重要,无人敢造次。

    朱松早已在昔日秦王府安排好一切,以待朱元璋与朱标父子。

    蓝玉等人也被安置在王府侧院。

    至于城外大军,朱松已命汉中军专人补给,改善伙食。

    一切安排得极为妥当,令朱元璋颇为满意。

    “听说老二当年在西安城内肆意妄为,秦王府更是奢华至极,今日一见,快赶上咱皇宫了!”

    稍许宁静后,朱元璋带着朱松和朱标来到王府院中,父子三人静静交谈。

    显然,这秦王府又让老爷子想起了朱樉。

    “二哥当年或许做得过火,但想必他已吸取教训。”

    朱松苦笑点头。

    “老二若有你一半省心,咱也就不多说了!”

    “王府既已如此,你便住下吧,无需顾虑!”

    朱元璋笑着点头。

    “儿臣谢父皇!”

    朱松连忙回应。

    “老九,咱进城时见西安大街上颇多番邦人面孔啊?”

    朱元璋话锋一转。

    “父皇,汉中府与西安府作为改革经济试点,亟需增强对外贸易。”

    “现今有哈密卫与天水关为防,西北边境安稳无忧,外邦难以兴风作浪。”

    “父皇放心,商贾来往自无碍,若有异心,儿臣定能洞察。”

    朱松自信满满地向朱元璋说明。

    “甚好。”

    “你行事愈发稳妥,朕信任你的能力。”

    朱元璋满意颔首,西北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其观念亦随西北之变与财富涌现而转变,不再固执僵化。

    “方才城外所见,百姓田间土豆似已丰收。”

    “西安府收成如何?”

    朱标忽然插话询问。

    “确然,西安府与汉中府春种之土豆皆已成熟。

    产量足以供西北百姓日常食用,且有盈余。”

    朱松笑而点头。

    “可有西安府夏粮账册?”

    朱元璋心生好奇,问道。

    “有,已置于书房,父皇欲观,请移步。”

    朱松示意书房方向。

    朱元璋对账目颇感兴趣,既至西安府,自当查阅。

    账目数字,直观反映西安府农业生产现状。

    随即,朱元璋与朱标步入书房,审阅朱松备好的账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松则退下筹备宴席。

    “始皇,今见大明皇帝,感想如何?”

    离开二人后,朱松与嬴政交流。

    “其气势不输朕,亦是战场生死磨砺而出。”

    “仅听你述说之历史,便知朱元璋非泛泛之辈,千古一帝之称,名副其实。”

    嬴政的声音适时响起。

    心想,这可是你老爹,总得说点好听的!

    罢了,就让朱元璋与朕并列吧!

    这才是嬴政内心的真实想法。

    “看来始皇帝对本王父皇的评价颇高啊!”

    朱松当即笑出了声。

    想必嬴政若露面,定会气得不轻!

    他怎敢给朱元璋丝毫差评?

    心中略感忐忑!

    另一边,书房内。

    朱元璋正翻阅账本。

    “夏粮9995万石,早稻2329万石,秋粮万石,棉花384万石,油料1476万石!”

    “此乃西安府去年之总和!”

    “今年夏粮已至万石,竟远超去年!”

    朱元璋看罢,感慨万分。

    老九引入的作物与种植之术,确为大明解决了粮食之忧!

    粮食无忧,经济发展更无后顾之忧!

    “此仅为西安府之产量,若加之汉中府及西北各地,西北百姓岂止存粮自足,更有余粮外销!”

    “且西北之地已免粮税,仅征商税!”

    朱标连连惊叹。

    “好!老九干得漂亮,这账目绝非虚报!”

    “一路行来,亲眼所见,确凿无疑!”

    朱元璋满意点头。

    “相较于西安府,朕更欲观汉中府之变!”

    朱标笑道。

    “不急,明日启程汉中,晨光出发,日落可至!”

    “随行大军,驻西安城外即可!”

    “轻装前行,随老九速至汉中!”

    “西北之地,无须众人相随!”

    朱元璋对朱标吩咐道。

    “遵命,父皇!”朱标迅速回应。

    “但儿臣感觉老九似乎有些不同以往。”片刻后,朱标似有所悟,对朱元璋提醒道。

    “哦?此言何意?”朱元璋颇为好奇。

    “儿臣说的是老九给儿臣的直观感受。”朱标解释道,“之前来汉中时,九弟身上并无此感。

    而此次,儿臣觉得他身上散发出一股超凡的气质。”

    “莫非是因为他道法日益精进?”朱标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确实,朱松已突破至真人境界,与之前判若两人,朱标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

    “竟有此事?朕倒未曾察觉。”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过经你这么一说,老九的气质确实与众不同。”

    “九弟这些日子的变化确实不小。”朱标微微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朱松身上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不便多问,更无法与朱元璋探讨此事。

    “国运系统,你对此有何看法?”朱元璋突然心念一动,向国运系统发问,“你之前曾说,见到老九后能帮我分析清楚。”

    【宿主是指汉王朱松身上的秘密吗?】国运系统即刻回应。

    “正是。”朱元璋道,“你不是说过老九身上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甚至有些是你都无法推演的吗?”

    【确实如此。

    现在看来,这位汉王朱松的确非同小可。

    】国运系统回复道。

    “何出此言?老九究竟有何不凡之处?”朱元璋兴趣盎然,略带惊讶地问道。

    若一切顺利,依本系统推测,汉王朱松身上,似乎同样藏着一个系统!

    国运系统的声音再度回荡。

    朱元璋闻言,面色骤变!

    何物?

    老九身上竟也有系统?

    这只是推测,或有偏差,但极有可能!

    因朱松所展现的诸多思想与事物,近乎直接源自后世。

    若非系统之助,难以想象一位修道者能有此等超前之见!

    或许待本系统抵达汉中府后,能寻得更多证据证实此事!

    国运系统再度说明。

    而朱元璋只觉心神恍惚!

    老九修道之事他知晓,但老九身上竟也有系统,却是他始料未及!

    倘若真如国运系统所言,那老九岂不是要翻天覆地?!

    分割线

    如今西安府之变,恐怕连京师应天府也难以企及!

    老九竟也有系统!

    国运系统之言令朱元璋大脑瞬间空白,旋即便回过神来!

    即便国运系统所言仅为推测,未加确认,但那可能性显然已毋庸置疑!

    老九身上大概率真有一个系统!

    朱元璋一直以为,国运系统这般存在,应是他独有的恩赐,岂料他人身上竟也会有!

    “你曾说,你只能绑定于我,对吗?”

    “为何老九也会有系统?”

    念及此,朱元璋连忙追问。

    本系统择主条件独特,因我是国运系统。

    但其他系统择主条件,未必与本系统相同!

    国运系统的解释,令朱元璋愕然!

    “你是说,这世上还有其他系统?”

    “非国运系统,那又是什么?”

    朱元璋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世上既然有本系统存在,或许还有其他系统也未可知!无人能确切断言!

    若真有系统,其功能或许各不相同。

    至于汉王朱松身上的系统,本系统无法推演,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非与本系统相同的国运推演系统!

    朱元璋闻言,一时默然。

    这系统竟无法解析老九身上的系统!

    “看来只能日后寻机亲自询问老九了!”

    许久,朱元璋无奈叹息。

    “父皇,您怎么了?”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