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公寓”那点小小的“品牌效应”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缓慢却持续地扩散着。
虽然没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但那种细微的、润物无声的改善,确实让院子里的日子过得更加熨帖了些。
红烧肉更实在了,收废品更方便了,连老人们出门遛弯,跟别的老伙计吹牛时,腰杆都似乎能多挺直几分。
陆子昂作为这波“品牌红利”的无心发起者和最大受益者(主要体现在伙食上),心态却逐渐趋于平稳。
最初的别扭劲儿过去后,他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种与这种“被动出名”和平共处的新模式——核心原则就一条: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不主动参与任何宣传,不主动发表任何意见,不主动揽任何事儿。
不拒绝送到嘴边的好吃的,不拒绝大家善意的玩笑,不拒绝偶尔被当成背景板。
不对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负责(比如红烧肉吃多了血脂高,那得找王婶,不能找他)。
这套“三不”原则施行下来,效果显着。
他成功地将自己从“品牌核心”的位置再次剥离出来,重新退回到那个熟悉的、安静的角落。
大家依旧会开玩笑叫他“美食家”、“陆顾问”,但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善意的调侃,不再真的指望他指点江山。
他的生活重心,再次坚定不移地回归了“修身养性”——主要修的是收音机的天线,养的是那几根快被“总裁”压秃的小葱。
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陆子昂那件命运多舛的毛衣,在经历了袖子长短不一、连接处像麻袋、被猫当成玩具等诸多磨难后,竟然也勉强有了个衣服的形状。
虽然他试穿了一次就被李大爷吐槽“像套了个彩色渔网”,但保暖效果属实不错,他也就厚着脸皮继续织补,美其名曰“功能性大于观赏性”。
这天下午,他正窝在老地方,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锁麟囊》,一边跟毛衣袖口最后几针较劲,试图让它看起来稍微规整那么一点点。
小郑干事又溜达过来了,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小心翼翼的表情。
“陆老师,忙着呢?”他搓着手,语气比平时又恭敬了三分。
陆子昂眼皮都没抬:“嗯,忙着。”意思是“没事别烦我”。
小郑干事却自顾自蹲下来,压低声音,像是要分享什么重大机密:“陆老师,有个事儿……您帮忙拿个主意?”
陆子昂警惕地停下针:“如果是拍宣传片、搞采访、或者又有什么研究项目,免谈。”
“不是不是!”小郑干事连连摆手,“是好事!纯好事!就……咱们这儿不是有点小名气了嘛,附近有家挺有名的点心铺子,老字号,想跟咱们食堂搞个‘联名’。”
“联名?”陆子昂没懂,“联什么名?‘安心牌桃酥’?还是‘总裁牌猫粮’?”他看了一眼在旁边舔爪子的“总裁”。
“哎哟,那不能!”小郑干事笑了,“人家是想定期给咱们供应一些传统的、低糖的点心,作为老人们的下午茶。不要钱,就希望在点心包装上打个‘安心公寓老人优选’的小标签,算是……嗯,公益合作?”
陆子昂琢磨了一下,不要钱,送吃的,好像没啥坏处?但他还是多问了一句:“点心靠谱吗?别是卖不出去的陈货。”
“靠谱!绝对靠谱!”小郑干事拍胸脯,“我查过了,老字号,口碑好得很!
他们老板说是他老娘住这附近,听说了咱们这儿的事,觉得这氛围好,才想来的。算是支持社区养老。”
陆子昂听了,觉得这理由倒是比什么“商业推广”听着顺耳点。他“嗯”了一声,算是默许了:“你们看着办吧,别吃出问题就行。”
“得嘞!有您这句话就行!”小郑干事如蒙大赦,欢天喜地地走了。
过了几天,那家点心铺子果然送来了第一批试吃的点心:小巧的核桃酥、软糯的绿豆糕、香酥的眉毛酥,都是传统样式,甜度确实不高,吃起来酥软可口,很对老人们的胃口。
点心用朴素的纸袋装着,角落印着一行小字:“承制:老字号xx斋,安心公寓长者品鉴”。既没夸大其词,也没过度宣传,看着挺舒服。
下午茶时间,老人们聚在活动室,吃着点心,喝着热茶,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聊着家常,气氛格外融洽。连“总裁”都分到了一小块没放糖的绿豆糕,舔得不亦乐乎。
陆子昂也分到了两块核桃酥,吃着确实不错,酥香不腻。他看着老人们满足的笑脸,心里那点因为“联名”而产生的小小别扭也散了。
好像……这样也挺好?不用花钱,还能改善生活,对方也没提什么过分要求。
他慢慢嚼着核桃酥,忽然有点理解了那种“可持续发展”的意思。
也许,对他这条咸鱼来说,最好的状态不是完全与世隔绝,而是像现在这样:
被一点点小小的“好处”推着,稍微浮出水面透口气,但根子还稳稳扎在下面那摊安静的淤泥里。不费劲,不折腾,还能顺便捞点实惠。
吃完点心,他拍拍手上的碎屑,重新拿起毛衣针。
收音机里,《锁麟囊》正唱到:“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陆子昂听着,手下不停,心里却在想:改性情是不用了,现在这样,就挺好。
恨啊嗔啊的,早就没了。新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细水长流地过。
他看了一眼窗外,夕阳正好,给院子里的老槐树镀上了一层金边。
明天,估计点心铺子还会送新的点心来。
日子,就在这点小小的、甜而不腻的期待里,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
挺好。
喜欢我只想安静地当具尸体请大家收藏:()我只想安静地当具尸体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