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9章 买电视机!
    位于王府井大街的燕京百货大楼,是一座宏伟的苏式风格建筑。

    在1979年的燕京城里,是绝对的地标和购物圣地!

    它不仅仅是一座商店,更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质生活的象征,承载着无数燕京人乃至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楼外观庄重,高大的门脸,宽阔的橱窗,橱窗里陈列着当时最时兴的商品。

    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走进大门,一股混合着布料、化妆品、五金、食品、油墨纸张等特有的百货商店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属于这个年代的独特味道。

    大厅里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穿着蓝灰工装的工人、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挎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还有像刘青山和朱霖这样穿着相对整洁的年轻人……

    各色人等汇聚于此。

    每个柜台前都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热切、期待、甚至略带紧张的氛围。

    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夹杂着顾客的询问声、售货员的应答声、孩子的哭闹声、算盘的噼啪声,显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在燕京人心中,百货大楼就是“天堂”。

    这里能买到凭票供应的所有紧俏商品,比如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上海牌手表……

    这些在别处难以见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看到真容。

    能走进百货大楼,本身就是一种“开眼界”,能从这里买走一件心仪的商品,更是值得向邻里亲朋炫耀好一阵子的“大事”。

    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体面的象征。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逛百货大楼,不仅仅是为了购物,更像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触摸和体验。、

    刘青山目标明确,拉着朱霖穿过熙攘的人群,直奔位于一楼的五金交电柜台区域。

    巨大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台稀罕物。

    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电视机被固定在柜台内的展示架上,隔着厚厚的玻璃,顾客只能看,不能直接触碰。

    买东西只能看,不能摸??

    真的!

    在当下年代,确实是这样。

    因为电视机这种东西太金贵了,它代表着高科技,绝对不能随意触碰。

    你就看,看了行,你就买。

    不买拉倒!

    你想摸摸……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你说摸摸,那售货员大概率会怼你一句:这东西可金贵了,摸坏了你赔得起吗?

    对于这种行为,

    广大消费者也是都接受的,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不合理的。

    可若是在后世……

    电视机别说摸了,你就是弄回家看两天不想要了还能退。

    至于说金贵?

    黄金珠宝、翡翠玉石,这些够金贵吧?

    就算是这些东西,你去买的时候也还能上手戴戴,感受一下呢。

    所以,

    在这个年代买电视机不能摸,除了因为电视机昂贵之外,更多的还是人们的思想和理念问题作祟,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人们的思想很落后,或者说是没什么见识。

    刘青山挤到柜台前,对柜台后一位穿着蓝布工作服、戴着套袖的中年女售货员直接问道:“同志您好!请问有电视机卖吗?”

    虽然柜台里面陈列的有,但还是要问一句的。

    像电视机这种东西都是紧俏商品,很可能会存在有人预订,或者是限量发售。

    售货员抬头看了看他,指了指柜台里:“有!燕京牌、凯歌牌都有!”

    “太好了!”

    刘青山脸上露出笑容,“那麻烦您,能给我介绍介绍吗?我想买一台。”

    “行!”

    售货员应了一声,站起身,走到柜台里面。

    隔着玻璃,她用手指点着那台墨绿色外壳的“燕京牌”电视机,详细介绍起来:“你看这台!燕京牌的!”

    “12英寸!外壳是墨绿色塑料的,颜色正,没磕碰!旋钮在这儿,调频道和音量的,都全乎!屏幕玻璃透亮,没划痕!后面散热孔也整齐!接线端子都在这儿呢!”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玻璃上比划着相应的位置。

    刘青山立刻凑近柜台玻璃,脸几乎要贴上去,隔着玻璃仔细查看。

    其实也没啥看的,这年头的电视毫无美感可言,到处都透露着一股粗糙之感,可这是1979年啊!

    “嗯!看着挺新,做工也不错!”刘青山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转头对朱霖说:“霖霖,你看这台怎么样?”

    “啊?!”

    朱霖忍不住惊呼出声,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刘青山:“青山,你真买啊?不是,你买这个干什么呀?也用不上呀!”

    “当然买了。”

    刘青山说着,冲售货员点了点头,又对朱霖笑道:“怎么会用不上?搬回家里,没事的时候叔叔阿姨可以看啊,还有你回家的时候,没事也可以看看。有很大的用处!”

    “……你这是给我家买的?”朱霖愣在当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青山刮了下她的鼻子,笑呵呵道:“那难道我买个电视回学校看啊?那也得学校同意啊。再说了,那里未来不也就是我的家?你这话说的,可是让我很伤心啊,没把我当自己人啊……”

    “?(????w????)?”

    朱霖脸色微红,心里甜丝丝的。

    她嘟起红唇,有些娇嗔的说:“谁,谁没把你当自己人呀……瞎说!”

    “哈哈哈。”

    刘青山又看向售货员,笑道:“同志,那台凯歌牌的呢?”

    售货员又走到凯歌牌电视机前,同样隔着玻璃,用手指点着介绍:“这台是凯歌牌的!深灰色外壳,其他配置跟北京牌差不多。你看这旋钮、屏幕、后盖……”

    刘青山同样隔着玻璃仔细地检查了外观和细节:外壳颜色、旋钮位置、屏幕状况、后盖工艺……

    虽然不能亲手触摸,但通过近距离观察和售货员的介绍,他也能判断个大概。

    “嗯,也不错!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燕京牌那台!”刘青山比较后,做出了决定。

    他抬起头,对售货员说:“同志,就要这台燕京牌的电视机!给我开票吧!”

    听到真要买,

    朱霖就拉了拉刘青山的袖子,压低声音:“这除了钱,还要工业券呢,没有票,有钱也买不了啊。而且,我听说这工业券,很不好弄!”

    她脸上带着焦急和担忧,生怕刘青山一时冲动闹了笑话。

    售货员也停下了准备开票的动作,抬起头,目光带着一丝审视和询问,看向刘青山。显然,她在等刘青山拿出票证,否则这票是开不了的。

    刘青山看着朱霖焦急的样子和售货员询问的目光,脸上却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他从容不迫地从上衣内袋里掏出那个邹荻帆交给他的牛皮纸信封,然后在朱霖惊讶的目光注视下,从信封里不紧不慢地抽出了一张盖着鲜红公章、印着“电视机专用购买票”字样的票证!

    “给!同志!”刘青山微笑着,将票稳稳地递给了售货员。

    “啊?!”朱霖再次惊呼,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张,完全愣住了。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难弄的电视机票,刘青山竟然真的拿出来了!

    售货员接过票,仔细核对着上面的公章、日期和数量,脸上也露出了惊讶和赞许的笑容。

    她抬头看向刘青山,语气明显热情了许多:“哟!小伙子!行啊!票证齐全!我这就给你开票!”

    她麻利地拿出三联发票本,开始填写。

    朱霖这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一把拉住刘青山的胳膊,急切地小声问:“青山!这……这票……你……你从哪里弄到的?!”

    刘青山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得意:“前天在仿膳请邹老师和屠老师吃饭的时候,我托邹老师帮忙弄的!他路子广,认识人多,这点事难不倒他!”

    “邹老师?!”

    朱霖恍然大悟,但随即又嗔怪地看了刘青山一眼:“你呀!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害我瞎担心!”

    售货员开好票,报了价格,一共是568元。

    刘青山爽快地数出一沓大团结,一起递了过去。

    “好嘞!您稍等!”售货员收了钱,开了提货单,指了指前面,“凭单子,去那边提货!”

    “谢谢同志!”刘青山接过单据。

    售货员笑眯眯地说:“同志,你对你对象真好,你对象眼光不错。”

    一句话,巧妙地夸了两个人。

    刘青山和朱霖听了,相视一笑,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朱霖更是脸颊微红,心里甜丝丝的。

    售货员又热情地问:“同志,还要不要其他东西?我可以帮你介绍介绍。”

    朱霖张嘴正要说“不需要了”,刘青山却抢先一步,点了点头,语气自然地问道:“请问,这里有照相机卖吗?”

    “照相机?!”

    朱霖惊讶地看向刘青山,刚才买电视机的惊讶还没完全散去,这又要买相机?

    “有啊!”

    售货员眼睛一亮,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她指向对面的柜台,“喏!就在那边!燕京长城牌双镜头反光相机,4a、4b都有!都是好牌子!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说着,她甚至主动从柜台后面绕了出来,热情地引路。

    “谢谢同志,麻烦您了!”刘青山道谢,拉着还有些懵的朱霖,跟着售货员走了几步,来到照相器材柜台前。

    “想看哪一款?”售货员问道,同时指着玻璃柜台里陈列的几台相机。

    和电视机一样,照相机也被锁在带玻璃门的柜台里,顾客只能隔着玻璃观看,不能直接触碰。其中燕京长城4b那黑色机身、双镜头、品相崭新的样子,格外引人注目。

    刘青山目标明确,指着那台燕京长城4b:“同志,麻烦您,我想仔细看看这台燕京长城4b!”

    “好嘞!”售货员应道,但她并没有打开柜门取出相机。

    她只是隔着玻璃柜台,用手指点着那台相机,详细介绍起来:“你看这台,燕京长城4b!双镜头反光相机!最新款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