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4章 双轨并行,另辟蹊径
    密室里的空气,因我们共同确认了单线撤退的死局而变得更加凝重。

    烛火跳跃,映照着我和元直脸上同样严峻的神色。死路已明,那么生路何在?

    我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走到那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再次扫过荆襄大地,脑海中无数信息碎片在飞速碰撞、重组。

    历史的模糊轨迹、玄镜台传来的最新情报、我对曹操性格的判断、对刘备集团现有资源的评估……

    所有的因素,都在寻找一个能够撬动死局的支点。

    许久,我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向徐庶。

    “元直,”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既然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必须分兵两路,明暗并行,方能觅得一线生机。”

    “分兵两路?明暗并行?”徐庶的眉头微微一挑,显然立刻意识到了这八个字背后潜藏的深意。

    他没有追问,只是用眼神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我走到桌案边,拿起一支炭笔,在旁边的空白纸张上快速勾勒起来。

    “所谓‘明线’,”

    我一边画着一条粗壮的、指向江陵的箭头,一边解释道,

    “便是依照主公的意愿,也是做给天下人,尤其是做给曹操看的

    ——大军主力,簇拥着主公、文武官员以及自愿跟随的百姓,公开、浩浩荡荡地向江陵方向撤退。”

    我停下笔,看着徐庶:

    “这条线,是阳谋,也是诱饵。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其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收拢人心,维持主公仁德宽厚的形象,不至于让追随者寒心。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将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住曹操主力部队的目光和追击力量。

    有这条庞大而显眼的目标在前,曹军的主力必然会集中于此,从而为我们真正的核心力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说到这里,我的语气变得沉重了几分: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条‘明线’,将承受最大的风险,甚至……

    需要做好付出巨大牺牲的准备。

    它更像是一面盾牌,一面为我们争取时间的、活动的盾牌。”

    我没有避讳“牺牲”这个词。

    在我和元直之间,无需那些虚伪的掩饰。

    我们都明白,乱世之中,慈不掌兵,为了保全核心,有时候不得不做出残酷的选择。

    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壮士断腕。

    徐庶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痛惜,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冷静的认同。

    他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我继续。

    “而与‘明线’并行的,则是我们的‘暗线’。”

    我的笔锋一转,在地图南方的几处隐秘地点画了几个圈,并用虚线连接起来,绕开了通往江陵的主干道,

    “这条线,才是我们真正的生路,是我们保存实力、以图再起的根本!”

    我的声音压得更低,语速也加快了几分:

    “这条‘暗线’,必须绝对隐秘,行动迅速,目标明确。

    它所承载的,不是庞大的队伍,而是我们最核心、最宝贵的一切!”

    “其一,是关键人物。”

    我顿了顿,强调道,

    “貂蝉、贞儿她们,还有……蔡大家(蔡琰)以及崇文馆的核心学者与那些珍贵的典籍。

    她们和这些知识的种子,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其二,是核心资源。”

    我继续说道,

    “玄镜台的核心骨干成员和重要的情报资料,必须完整带走。

    格物工坊的技术骨干、关键图纸和试验样品,也要一并转移。

    还有糜氏为我们秘密积累的财富,这些都是我们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其三,也是这条暗线的保护力量——我们那支秘密训练的精锐私军!”

    我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们将负责护卫‘暗线’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清除障碍,确保万无一失!”

    “这条‘暗线’的行进路线,必须与‘明线’截然分开,利用我们事先勘察好的、只有玄镜台掌握的隐秘小道,分批次、多梯队、快速穿插南下。”

    我用虚线在地图上勾勒出大致的方向,

    “最终的目的地,初步考虑是江夏。刘琦公子虽然新到任,根基不稳,但毕竟名义上还是荆州长公子,且有长江天险可依。

    我们在那里已经布下了一些暗桩,可以作为临时的落脚点。

    如果江夏也不稳妥,则继续南下,另寻生机。”

    我放下炭笔,抬起头,直视着徐庶的眼睛:

    “元直,这就是我的‘双轨并行’之策。

    明线为饵,吸引强敌,承受主要压力,为暗线争取时间;

    暗线为本,金蝉脱壳,保存我们最核心的力量和未来的希望。

    此计虽险,变数极多,但以我看来,已是当前困局之下,唯一有可能打破僵局,避免全军覆没的办法!”

    密室之中,一片死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有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徐庶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张画满了线条和标记的草图,又看看墙上的舆图,眼神锐利如鹰隼,大脑在飞速地运转。

    过了许久,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

    “妙!实在是妙!”

    他一拍大腿,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子明此计,看似行险,实则洞悉了敌我强弱的关键,抓住了唯一的生机!

    明线大张旗鼓,足以迷惑曹操,让他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主公身上,正如‘舍车保帅’;

    而暗线隐秘穿梭,如同‘暗渡陈仓’,直指要害,保全的,却是我等真正的根基与未来!”

    他站起身,在密室中来回踱了几步,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脸上的凝重之色逐渐被一种决绝和兴奋所取代。

    “以明面上的大部队,吸引曹军主力,让他们陷入追逐和围堵的泥潭。

    而我们真正的精锐和核心资源,却能趁机脱离战场,远遁南方。”

    徐庶喃喃自语,仿佛在梳理着整个计划的脉络,

    “如此一来,纵使明线损失惨重,只要暗线能够成功抵达安全之地,我们便保留了东山再起的火种!

    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我,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信任:

    “子明,此计虽有违常理,甚至有些……冷酷,但正如你所言,乃是当前唯一可行的破局之道!

    庶,愿全力配合子明,将此‘双轨并行’之策,付诸实施!”

    听到徐庶这番话,我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得到这位顶级智囊的完全认可和鼎力支持,这个计划的成功率,无疑又增加了几分。

    “好!”我重重地点头,

    “有元直相助,此事必成!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绝对保密,除了你我二人,以及之后负责具体执行的核心人员,绝不能让第四个人知晓,尤其是……”

    我没有说下去,但我们都明白那个“尤其是”指的是谁。

    这个计划,在现阶段,绝不能让刘备知道。

    “子明放心,”徐庶斩钉截铁地说道,“庶明白轻重。此事,你我二人,便是最高决策者!”

    窗外的风声似乎更紧了,隐约传来远处隐隐的喧嚣,那是大战将临前特有的躁动。

    而在这间小小的密室之中,一个关乎无数人生死、关乎未来走向的庞大而精密的计划,已经悄然成型。

    双轨并行,另辟蹊径。

    这险峻的棋局,我们,终于找到了那枚能够扭转乾坤的关键棋子。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