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延贞带着二十七盱眙虎卫,以及苏孝祥拨给自己的五百精锐士卒,先行一步向都梁山靠近。
厉延贞他们脱离大军,向西南方向绕行。从他们的行军路线看,若是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他们是想要逃离战场。
他们行进的方向,并没有朝着都梁山而去。
在行进了大约一个辰时左右,厉延贞命令队伍,调转方向,朝东南方向行进。
如此绕行,从他们脱离后军主力开始,绕行了将近五六十里的路程。由此,在将近卯时左右,他们才逐渐的接近到了都梁山南侧。
前边曾经说过,都梁山虽然海拔并不是很高。可是,其山势却依然的峻峭,特别山南侧,险峻的形势,很难让人认为,能够从南侧翻越过都梁山。
正是因为如此,厉延贞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不管是韦超,还是尉迟昭,对都梁山的情况,定然只是表面上的了解。都梁山上的特殊情况,定是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作为从小在此处长大的厉延贞,虽说,此时的内在灵魂,已经换了一个人。但是,儿时长大的记忆,还是融合到了身体之上的。
原来的那个厉延贞,本就是一个沉默的孩子。从小,除了小醉文之外,很少有能够让他亲近的人。
都梁山,也就成为了,他童年之中玩耍最多的地方。都梁山的一草一木,对于以前那个厉延贞来说,他都非常的清楚。
其中有好几次,厉延贞都曾经,翻越过都梁山,到山南这一侧看过。只是,他并没有,从山南一侧下来过。
这次的奇袭,对于厉延贞来说,也是一次冒险的行为。
都梁山南侧的情况,他只是从山顶俯视过,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他现在,只能够凭借自己的记忆,将大概能够攀登的方位找出来。
至于说,他们是否真的能够,从山南侧登上去。即便是到了山脚之下,厉延贞的心里,其实都没有完全的把握。
山南侧峻峭的崖壁,看上去就让人望而生畏。从山脚上去,中间有一处悬崖,是他们必须要攀岩上去,才能够从此处翻越过去的。
可是,近三丈的悬崖峭壁,而且,上边没有多少助力点,可供人攀岩。想要登上这样的悬崖,厉延贞认为,也只有后世的专业攀登者,在专业器械的帮助下,或许能够成功。
然而,悬崖却又是,他们必须越过去的障碍。若是,不能够成功的从这里,攀附上去的话,厉延贞他们的奇袭,恐怕就将成为一场徒劳的奔袭。
望着都梁山的悬崖峭壁,厉延贞心中产生了悔意。记忆之中,从山顶俯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到这处悬崖峭壁的存在。
此时的厉延贞,心中难免生出了退意。
大军从北侧进攻,即便是能够攻下都梁山叛军。但是,伤亡的情况,肯定不会少。
韦超和尉迟昭,将叛军的大营,驻扎在窟岰庄之中,就说明,他们是想要利用地形上的优势。
“你们有没有人,会攀崖的?”
厉延贞并不想,完全的放弃。转身向五百多士卒询问,让他失望的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难道就真的,这样放弃吗?
厉延贞的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没有想到,出师未捷,却被阻挡在悬崖峭壁面前。
在厉延贞,面对悬崖峭壁,而陷入愁苦的时候,苏孝祥已经率领后军主力,抵近了都梁山。
面对屯军于窟岰庄的韦超所部,苏孝祥有些举棋不定。
此前,虽然听厉延贞言及,窟岰庄所在之地,易守难攻。当时,苏孝祥虽然有所预料,却没有想到,形势却如此的险要。
自己虽然有三万多大军,却无法完全摆开阵型。想要强攻的话,必然损失惨重……这可不是,苏孝祥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是,面对叛军除了强攻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方式。苏孝祥心中,此时反而更加的期待,厉延贞他们的奇袭,能够准时的奏效。
也只有厉延贞们,奇袭成功的情况之下,苏孝祥从正面发起进攻,才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直到天色已经大亮,都梁山上都没有传来任何的动静。
苏孝祥的内心之中,逐渐的焦躁起来。
从厉延贞离开时,预测的时间来算。此时的厉延贞他们,应该已经从山顶之上,发出信号了。
可是,都梁山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也就预示着,厉延贞他们偷袭的计划,很有可能,将会失败了。
晨光再次将大地照耀,都梁山的情形,完全呈现在了苏孝祥面前。
从扬州叛乱发生开始,已经过去三旬左右。此时,依然是初冬时节,都梁山早已没有了盎然的绿意。
萧瑟的寒风吹过,让苏孝祥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抬头望向天空,随后长呼一口浊气,沉声对身后传令兵道:“传令,半个时辰后,发动进攻!强攻叛军壁垒!”
厉延贞他们,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苏孝祥却等不下去了,按照约定,他们必须在今日,首先对韦超所部发起进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根据魏思温等人的计策,韦超所部,定会向临淮的李敬猷所部求援。而主力大军,会在临淮前往都梁山的路上,伏击李敬猷大军。
这只是,对李敬猷发起全面进攻的一环,苏孝祥定然,不能够让计划,在自己这里,出现任何的意外。
即便是会有重大的伤亡,他也要准时,对都梁山叛军发起进攻。
咕隆隆……咕隆隆……
随着苏孝祥的命令传达下去,战鼓战鼓之声,很快就响彻都梁山。
数十天之前,尉迟昭在进攻盱眙失利之后,就进驻到了都梁山窟岰庄之中。韦超率众前来之后,两人命令手下士卒,利用窟岰庄的优势,在仅有的通道之上,建立起了鹿寨。
苏孝祥想要攻打窟岰庄,就必须从狭窄的通道,强行攻伐。
而韦超他们,已经在通道之上,设置了多重的阻碍。
这样狭窄的通道,骑兵根本无法展开。而用步卒强攻的话,每次直面叛军壁垒的,也只能不到千人而已。否则的话,反而会因为壅塞,窝了兵力。
苏孝祥不是没有考虑过,用投石车等攻伐器械,对叛军进行一次轰击。
可是,通往窟岰庄通道的两侧,皆为高地,投石车根本无法保证,能够将巨石,投入到窟岰庄之内。
而他们面前的叛军障碍,投石车同样,无法保证能够准确的命中。
咕隆隆……
随着战鼓之声,越来越急促的响起,大军开始向叛军路障逼近。
“传令,弩车平射,清除面前障碍!”
这是苏孝祥,此时唯一能够利用的器械。用车弩,试图将前面的叛军鹿寨轰开。
数辆弩车被推了出来,儿臂粗的弩箭,被装置在怒床之上。
“放!”
嗡……
随着校尉的一声令下,力士用木槌,敲击机括,弩箭如流星般,被激发出去。
嘭嘭嘭……
弩箭强大的冲击力,将叛军鹿寨刺穿,防守在后边的叛军士卒,更被弩箭直接贯穿。
不过,很快叛军从里边,推出几个高大的遮挡板。从远处看上去,应该是木质的挡板。
若是一般的木板,在强弩的贯穿下,根本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看到叛军推出这样的东西,苏孝祥还有些疑惑,难道叛军想要,用这样的木板,来抵挡弩箭的冲击。
真是可笑,若是能够挡住的话,那还要这些弩车做什么用?
可是,很快苏孝祥就笑不出来了,儿臂粗的弩箭,撞击到木板上之后,居然没有直接将挡板贯穿。
看到这样的情况,让苏孝祥很是震惊。如此一来,弩箭就失去了作用,除了发动步卒强攻之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是,苏孝祥此时有些犹豫了。
如此坚硬的挡板,即便是步卒强攻,又如何能够冲过去呢。
又经过了两轮弩箭的齐射之后,苏孝祥传令停止射击,命令步卒,发起一次试探的进攻。
五百步卒,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向叛军扑了过去。
让苏孝祥诧异不解的是,在面对他们进攻的情况下,对面的叛军,居然将他们那些坚硬的挡板,都给撤掉了。
难道,叛军是想要,和他们进行一场硬撼吗?
正在苏孝祥奇怪的时候,忽然,对面的叛军鹿寨后,出现了三两车弩,以及近百左右的弓弩手。
看到这种情况,苏孝祥就明白了叛军的意图。
只是,不等进攻的士卒,做出反应,对面的弩箭和箭视,就已经激发出来。
嗡……
一阵箭矢疾驰而出,将正在冲锋的士卒,瞬间撂倒了一片。有将近数十名,士卒被监视正面击中。
苏孝祥看到这种情况,心头忍不住一颤。
他们还未能够靠近鹿寨,就已经损失数十人,若是五百人攻入叛军鹿寨之中,恐怕也剩下不了多少人,最后也只能是徒增伤亡。
“命弓弩手上前,压制敌军弓箭!”
弓弩手上前,同样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由于通道的狭窄,弓弩手同样无法展开阵型,他们只能够抵近射击。
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前边的步卒,无法溃败下来的话,弓弩手就会第一受到冲击。同时,他们也将会,受到叛军步卒冲出斩杀的威胁。
不过,在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情况下,苏孝祥只能够冒险,让弓弩手上前射击。否则的话,步卒连接近叛军的机会都没有,还怎么谈起攻陷叛军大营。
五十名左右的弓弩手,奉命前出,紧跟在步卒的身后,为他们压制叛军的箭矢。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狭窄的通道,最多能够容下五十人,同时展开抛射。
有了弓弩手的压制,步卒终于能够再次前进。虽说,五十人的弓弩手抛射,无法完全将叛军箭矢压制下去,却也能够,给步卒减轻不少的压力。
在再次伤亡了近百人的情况下,步卒终于攻上了鹿寨。叛军的弓弩手,第一时间撤了回去。
双方的步卒,绞杀在了一起。此时,双方的弩箭,都已经失去了作用,只有步卒的拼杀,才能够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