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一审法院显然是采用了最机械、最保守的判法。而我们的机会,就在于向二审法院证明,这个判决,罚不当罪!它违背了刑法最基本的谦抑性原则!”
林默的这番话,虽然很多专业名词他们听不懂,但话语里那种强大的自信和为公义而战的激情,却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飞的父母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灯塔,他们激动地站起来,对着林默就要鞠躬:“林律师,求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
“叔叔阿姨,使不得。”林默赶紧扶住他们,“这个案子,我接了。但丑话说在前面,上诉的仗不好打,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有!我们有!”王父连连点头,“只要能让小飞少坐几年牢,我们做什么都愿意!”
“好。”林默点点头,转身看向已经进入工作状态的陈麦和孟佳。
“孟佳,准备委托合同和收费文件。陈麦,”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现在立刻去办一件事,把近五年来全国所有关于‘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判例,特别是涉及CITES公约附录二物种的,全部找出来!我要看看,别的法院,是怎么判这种‘鹦鹉案’的!”
“明白!”陈麦立刻领命,冲回了自己的工位。
胡涛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林默沉着指挥、运筹帷幄的样子,心中的慌乱和绝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他走到林默身边,千言万语,最后只汇成了一句话:
“默哥,谢了。”
林默没回头,他的目光依然锁定在那份薄薄的起诉书上,仿佛要把它看穿。
“先别说谢,”他淡淡地开口,“硬仗,才刚刚开始。”
“好了,都先冷静一下。”
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的力量。他站起身,先是对着王飞的父母温和地说道:“叔叔阿姨,你们先跟胡涛回去休息。这个案子急不得,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要保重身体,别小飞没出来,你们先垮了。那才是真正麻烦。”
王母还想说什么,被王父拉了一把。他看着林默那张年轻却无比沉稳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带着最后的嘱托:“林律师,小飞的命,就交到你手上了。”
“放心,我会尽我所能。”林默给出了郑重的承诺。
胡涛也知道自己在这里帮不上忙,反而会打扰林默的工作。他走过来,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默哥,大恩不言谢。需要我做什么,随时打电话。”
“嗯,路上开车慢点,把叔叔阿姨安全送到家。”林默嘱咐道。
送走了三人,办公室的门“咔哒”一声关上,仿佛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喧嚣和焦灼。刚才还充满着绝望和期盼的压抑空间,瞬间变得空旷而安静。
陈麦和孟佳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们能感觉到,老大已经进入了某种“战斗状态”。
“你们两个,也先去忙自己的事吧。”林默头也没抬,目光已经完全被桌上那堆凌乱的材料所吸引,“孟佳,把律所的咨询电话暂时转到语音信箱,就说我们正在处理紧急案件,有事请留言。对了,让韩清和刘辰准备招人的事吧,忙不过来了。”
整个88层,仿佛只剩下了林默一个人。
他没有立刻开始翻阅,而是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将刚才获得的所有信息在脑海中重新过滤了一遍。
王飞,喜爱动物的年轻人。
花鸟市场,公开的交易场所。
两千块钱,两只绿颊锥尾鹦鹉。
一审,认罪认罚,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几分钟后,林默睁开眼,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情绪波动,只剩下绝对的冷静和专注。
他伸出手,拿起了最上面那份一审律师写的辩护词。
只看了两页,林默就把它扔到了一边,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通篇都是在强调王飞“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不知道所购买的鹦鹉是保护动物”、“请求法庭念其初犯、不懂法而从轻判决”。
这些话,说得好听点叫“常规辩护”,说得难听点,就是毫无用处的废话。
在控方证据确凿、法律条文明确的情况下,这种辩护就像是面对着一堵墙在挠痒痒,根本触及不到案件的核心。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向法官证明,辩护律师已经黔驴技穷了。
“猪队友……”林默轻轻吐出三个字,将这份辩护词彻底打入了冷宫。
他的目光,转向了那份被王父捏得有些褶皱的,由西城区检察院出具的起诉书。
这份文件,才是控方的武器库。
林默一字一句地读着,每一个字都不放过。当事人的供述、花鸟市场老板的证词、交易记录……这些证据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证明了王飞“收购”这个行为的客观存在。
看到这里,林默的眉头微微皱起。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个案子确实很难办。
然而,当他的目光移动到证据列表的最后一项时,他的手指,停住了。
【证据六:帝都野生动物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一份,编号:JW-2023-0487。证明涉案两只鹦鹉系绿颊锥尾鹦鹉,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物种。】
就是它。
这份鉴定意见书,是整个案件的定罪基石。
没有它,就无法证明王飞买的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那整个罪名就无法成立。可以说,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王飞本人的口供。
林默将这份作为附件复印的鉴定意见书抽了出来,单独放在桌面上。
报告的格式很标准,前面是送检单位、送检样本的描述,后面是鉴定过程和结论。
他仔仔细细地看了第一遍,没有发现问题。鉴定机构有资质,鉴定人员有签名,鉴定方法也写得清清楚楚。
林默没有放弃,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了第二遍。
这一次,他的目光停留在了“送检样本描述”那一栏。